APP下载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威县种植业成本分析

2019-01-13李慧涛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6期
关键词:威县结构性供给

李慧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面对“新常态”和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是降成本。通过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介绍,结合威县的种植业成本情况,进一步提出推进威县种植业成本降低的建议。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要解决导致成本过高的短板问题(罗必良,2017)。邢台市威县是农业大县,农业用地占总土地面积近80%,威县近年来大力推进“三带三园”建设,设施蔬菜和梨产业发展较好。受人工成本上涨影响,种植粮食和棉花的收入不容乐观。通过收集数据与《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对比发现成本近似,采用《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数据对成本构成进行分析,并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业经营主体间合作等方式降成本。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出口难以发挥其主要动力作用;而消费需求,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呈现出对国内消费需求抑制,境外消费高烧持续不退的现象;4万亿投资计划亦未起到抑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脚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受到冲击。[5]产品质量不能满足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同时低收入者没有购买能力,不能形成消费需求。而我国长期的体制因素导致农民的低购买力。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被过度、单向地向城市转移,“回波效应”下农业农村没能获得工业化和城市发展所产生的红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3%,2018年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40.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69倍。

农民收入的增加,必然通过农业的发展来实现。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主要矛盾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向结构性矛盾,人们的消费需求在满足温饱之后,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农业生产面临着生产成本“地板”不斷抬升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下移的挤压,的局面。

中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2015年年底会议强调,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进入公众视野。

二、邢台市威县种植业现状与问题

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黑龙港流域,典型的平原县。土地面积151万亩,其中农业用地121万亩,占到土地面积80.13%。主要种植蔬菜、粮食、棉花和水果。

1、粮食减少、蔬菜和水果大幅增加

进入21世纪以来,威县的种植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由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向蔬菜、园林水果种植转变。新世纪之初威县以粮食为主要作物,蔬菜次之,棉花、油料和园林水果产量近似,产量较少。随着种植结构变化,粮食产量下降,蔬菜产量迅速上涨并成为主要种植作物,棉花产量上涨速度较慢,园林水果近几年上涨较快,油料作物减少。2005年时,蔬菜已经成为主要作物,而粮食产量较2000年减少61.12%。

威县种植结构变化受种植作物盈利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影响的双重影响。近年来粮食的净利润相对较低,其他经济作物盈利情况较好。2015年粮食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2016年净利润仅21.77元/亩;棉花的盈利情况也不容乐观,2014-2016年连续3年净利润为负;鸭梨的盈利情况较好,净利润明显高于粮食和棉花。在产业发展方面,当地推进“三带三园”建设,主要种植水果和蔬菜:种植AA级梨近10万亩,优质葡萄7万亩;蔬菜近10万亩。另外种植棉花约40万亩。[8]农业用地总面积减去以上水果、蔬菜和棉花用地,剩余粮食和其他作物用地面积54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1、人工成本上涨为主要成本

如图所示,粮食的生产成本呈上升趋势,其中人工成本上涨速度较快,在成本构成中所占比重亦较快上涨。2004-2014年物质与服务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最大,其次为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人工成本自2007年开始加快上涨,2014年之后成为主要成本,上涨幅度明显高于物质与服务费用和土地成本,尤以2015年人工成本上涨幅度最大,达到18.16%。土地成本在2004-2011年上涨较快,于2012年之后上涨幅度放缓。

棉花用工较多,因此种植成本构成中人工成本一直是主要成本。2007年之前人工成本相对较稳定,自2007年起人工成本急剧上升,2016年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达到69%。物质与服务费用趋于稳定。土地成本有一定幅度的上涨,2016年较2006年上涨135.03%。

在鸭梨的种植成本构成中,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占有较大比重。人工成本在2007年开始较快上涨,并于2010年超过物质与服务费用,成为主要成本,2013-2015年出现大幅上涨。土地成本在2006-2011年平稳上升,2011年与2012年出现较大跃升,2012年之后相对平稳。

注:人工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使用折线主坐标表示,土地成本使用簇状柱形次坐标表示

总体来看,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均呈上升趋势。2007年开始人工成本快速上升,现在成本构成中人工成本占比最大,成为主要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上涨相对平稳、缓慢。土地成本于2012年之前缓慢上涨,之后相对稳定。

2、超一半乡村户数放弃农业生产,务农人员老龄化

威县下辖11镇5乡1个省级高新区,522个行政村。2016年总人口64.32万,乡村从业人员298431人。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153200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51.33%,高于河北省6.64个百分点,乡村的主要产业仍为农业。抽查高公庄乡28个村子人口数据分析发现,纯农户、兼业户、非农户占乡村家庭户数的比例分别达45.4%、2.7%和51.9%。有10个村子的务农户数率达到50%以上,18个村子的务农户数率低于50%。通过走访发现农户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为50岁以上人员,以农户为单位的农业经营主体老龄化严重。

3、销售中间环节交易成本较高

威县农户生产的粮食等初级产品主要通过商贩上门收购、当地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等途径销售,销售中间环节较多,销售价格较低。威县在农产品深加工环节,逐步形成了农产品精加工和副产品深加工两大集群,其中农产品精加工领域包括茶饮料、速冻食品、服装、粗布产品、棉纱、棉布等;副产品深加工领域,主要产品有秸秆生物肥、碳肥、棉短绒、棉籽油、食用菌培养基等。

威县的农产品深加工环节与原材料的生产环节距离相近,形成了地理上的优势,但收购环节依然通过中间商来进行,这不仅会增加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与农户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交易成本,而且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虽有农民购买保险的情况,但大多为防范自然灾害的保险,不足以应对市场风险。而对企业来说会增加寻找原料和谈判的成本。

三、深化威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1、在农业产业布局基础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在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中,劳动生产率提高将促使“短缺点”与“商业化点”反向运动,逐渐靠拢,防止“短缺点”的出现,加快“商业化点”到来。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高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威县已经完成了农业产业布局,引进了先进的蔬菜育种企业和农资企业。双环种业、以色列海泽拉育苗试验站、荷兰瑞克斯旺育苗试验站为蔬菜育苗提供了基础;根力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肥料的研制。当地应充分利用这些企业的先进生产资料,同时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此外,按照产业需要重点培育相关产业人员。针对有可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新生代农民、回流农民工和涉农专业学生,按照自愿原则适当引导,按照分类培育、分型发展的原则进行培育,更新农业从业人员队伍。

2、增强农业经营主体间合作,提升利润空间

农户与农户之间在农资购进及农产品销售方面可以合作,建立供销合作社,争取到话语权,降低物质费用,提高销售价格,进而提高利润。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在新型农业机械使用中通过购买服务、托管等形式推进农业机械化。机械设备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降低了人工成本。但在机械使用中土地难以集中连片、机械利用率低等问题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成本偏高。通过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提高机械利用率,形成规模经济来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利润。

3、加强信息平台建设,降低交易成本

着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平台建设,降低交易成本。搭建农户与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等之间便捷、高效、低成本的信息渠道,减少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启动“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农民”、“互联网+农村”工程,加快农村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提供实时数据进而選择出售时机和方式。

(作者单位:050031河北地质大学)

猜你喜欢

威县结构性供给
威县饼卷肉
威县人大常委会 集中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走访调研”活动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浅谈河北威县新农村建设示范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