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影响土地“沙化”自然历史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因素及其防止“沙化”的对策

2019-01-13张海博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6期
关键词:沙漠化流沙沙化

张海博

保护国土资源刻不容缓,而防止土地沙化是确保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有力措施之一。沙地植被如果被破坏,就可能使有生产能力的草原或农田变成流动沙丘,并由于风沙流的作用扩展到周围地区,如此一来我们把它简称为“沙化”。这一概念与国际上所采取的“沙漠化”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后者除土地沙化外,还包括干旱气候地带的变迁问题。应该看到植被的变化和气候變化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两者相互制约,紧密相关的。

就“沙化”函义的两个方面,即就地起沙和风沙流的外侵两方面,防止流沙再起是重点。因为它不仅是外侵沙的根源,而且直接把有生产力的土地变成有害的土地。因此,从治沙来说是防胜于治,固沙胜于防沙。但从防止沙害来说,却应首先从流沙地边缘开始采取防沙措施,尽快消除沙害。

1、“沙化”"的原因,有气候因素,也有人类经济活动的因素。特殊的气候干早年份,往往助长由不合理的经济利用沙地所造成的破坏。我国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等地干旱受灾的频率要比湿润地区的华北和华南部频繁。据统计华北和华南地区年降雨相对变率为30%,西北和东北地区的内陆地区则超过50%。但是在我国年降雨量在400mm~200mm的草原地带和半荒漠地带,即使年降雨量降低至50%,即降低到200mm~100mm,虽然可能使农作物毫无收成,但并不会完全消灭那些沙地的旱生植物。因此单单纯的气候因素,不可能使草原变成流沙地。导致“沙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的不合理滥垦、滥伐、滥牧而造成的植被和表土的破坏,在干旱的年份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这种破坏的程度。

2、根据我们国家沙漠研究所的研究,位于我国中东部的毛乌素沙漠就是人为破坏植被而引起的一个典型例子。毛鸟素沙漠年降雨量为250mm~400mm,原是一片草原,洼地和低缓坡地上直到现在还部分存有“草原地区沼泽丛林”的外貌。据历史记载:直至公元407年~428年,匈奴族的赫连夏还在现在的靖边县北白城子修建的统万城,记载着当时河滩广大,河水十分澄清。直到8世纪(唐长庆二年)城下始有积沙,而到了10世纪宋毁城时,已称其地“深在沙漠”。再后来,由于明朝之修边墙,清朝之“开放蒙荒”以及近代帝国主义的传统立寨占地滥伐、滥垦等等情况的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才造成了陕北沿长城一带60km多宽的“人造沙漠”。

3、“沙化”的过程,草原牧场的破坏,大多数是由过度放牧引起的。牧场牲畜的数量超过牧收场的载畜量,优良的牧草被大量采食,留下料价值低劣牧草,牧地质量恶化,数量减少。由于性畜的践踏,沙地表面被破坏,面积逐渐扩大连成一片。草原开垦变为农田,初期能得一定的收成,如果经营不合理,作物生长不良,产量逐年降低。在无植被保护的农地上土壤受到风蚀,原来平坦的地势又重新出现大大小小的沙堆。

4、其他经济活动,如采樵、利用沙地植物做肥料、收沙米、挖药材(如甘草)、挖沙竹等无节制、集中而频繁的人类活动,都可能使沙地植物破坏,形成大面积流沙。国外也有许多开垦造成“沙漠化”的例子。比如美国30年代大旱灾袭击大平原,在滥垦滥砍滥伐的基础上导致了310万hm2的土地“沙漠化”。哈萨克斯坦就曾经开荒3200hm2,把早作区推进到150mm等雨线,结果土地“沙化”形成滚滚流沙。因此,在沙地上不合理地盲目地进行生产活动,导致“沙化”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5、由草原变成流沙,首先要导致地方性气候变坏。据测定草原的反射率为0.20~0.25,沙漠为0.35。这个反射率还仅指可见光谱部分(0.35~0.7m),近红外(0.7~3m)的数值则更大。而反射率如果增加0.01,温度则上升1.2℃。沙漠地表反射率的增大,使其上空大气对流减弱,从而减少风暴的频数。温度的变化又会影响到气压和气流的流动,这就增加了一个地区的干旱多风的因素,不利于农业生产。沙化”直接丧失生产性的表土,使有生产价值的牧场、农田变成荒废地。据统计全世界由于“沙漠化”,而损失500万hm2~700万hm2的可耕地,估计到本世纪末将损失总耕地面积的1/3。

6、“沙化”的后果之一,是大气中微尘的迁移引起空气污染。例如在加勒比海的巴多斯岛观测(1965年建站),用飞机对大气尘采样分析证明,尘云来自西非,经过一星期的行程,越过大西洋。计算结果仅1969年夏季,风力携到该岛的大气尘达2500~3700万t。尘埃的影响是跨大陆的,所以说沙漠化是全球的问题。

7、查明“沙化”的原因,便于我们采取防止“沙化”的对策,如果我们认识到在许多地区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是“沙化”的主导因素,因而在我们西北和东北地区有数千万各族人民居住的万里风沙线一带采取禁止利用沙地的办法,看来既不实现也是办不到的。因此我们的方针应该是积极改造流沙,善于利用沙地和合理地利用沙地消极的防御,在遇到干旱的年份,仍然抵抗不了自然灾害;只有在流沙上固沙造林种草,使牧场在防护林保护下分区轮牧,既可以防止“沙化”又可扩大牧业生产。沙区的农田也应该在防护林的保护下,以防旱灾和暴风雨对农田的破坏。风沙干旱地区应试验和推广免耕法及草田轮作制度,并充分利用农田附近的流沙地营造饲料林、肥料林、燃料林,以满足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抗旱能力和人民生活需要。在万里风沙线上,按着国家的计划,营造起以大型基干防沙林带为主体的由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固沙林等各林种构成的防护林体系,这样一来不仅消除了“沙化”的危险,同时也发展了沙区的农林牧业生产。

(作者单位:137200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包拉温都乡国土资源所)

猜你喜欢

沙漠化流沙沙化
2009-2017年阿拉善左旗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
Kubuqi Desert: an Afforestation Miracle
Ant Forest Users Plant 55m Trees in 507 Square Kilometers
流沙说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流沙!流沙!不要怕
五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一千多万公顷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
风华是一指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