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教育“工匠精神”培养路径探究

2019-01-13李颖王勇

魅力中国 2019年9期
关键词:职校工匠精神工匠

李颖 王勇

(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河南 南阳 474550)

“工匠精神”,近年来已成为职教人耳熟能详的名词,“工匠精神”之所以被广泛关注并探讨,因为它不仅是一种职业追求,也是引领职业教育的教改方向,更是解决职业教育有效对接“创新驱动”中职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发展战略的突破点。“工匠精神”有效培养路径也是我国目前解决中职教育尴尬处境的立足点,为贯彻强化落实工匠精神,加强中职生工匠精神的渗透培育。笔者针对中职教育教学实践中“工匠精神”现状,探索反思总结了基于新时期工匠精神引领下的中职生培养路径。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工匠”又被称为手艺人,指的是精通某一技艺,并以该技艺作为生存手段的人。新时期的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一种对职业道德的遵守,一种精益求精的品质,一种追求完美的动力,一种向往卓越的创造力。工匠精神也体现和诠释了劳动至上劳动关荣,劳动中创造发挥自我价值,并造福社会的价值观。当然它还具有特殊中国精神的意义,也有利于“中国制造”更注重内质,“中国质造”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工匠精神又是一种道德和宏观思维的内在体现,工匠精神注重细节的完善,成就感的取得,在这个渐进积淀的过程中,道德力量和精神坚持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又成为一种道德信念,它影响指引着大众。总体说来,工匠精神代表着中国新时代的蓬勃发展、脚踏实地,沉稳积淀,精益求精的精神气质。信念信仰,道德操守,耐得住寂寞的奋斗,精益求精是其内涵的核心。工匠精神契合了中国经济发展开拓创新的新时期,有助于中国梦的推进实现。

二、工匠精神在中职学校的现状

职业学校承担着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在工匠精神大力提倡的今天,职校教育大有发挥领地,用武之地。但现实情况却是一方面现今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增多,另一方面中职教育的发展却面临生存危机。目前社会大环境的急功近利,技能工作者社会地位的不被重视,中职招生的困难都是制约因素。就工匠精神的培养来说,没有系统的培育机制和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学严重脱节,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对接不及时,职业目标的功利性和目光短视导致中职生无法理解和轻视工匠精神。面对社会环境因素中崇尚学历轻视技能,中职教育发展处于尴尬境地,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顺应时代潮流,职教人应该积极探究传承“工匠精神”,发扬光大工匠精神,充分挖掘其内涵,贯彻中央提出的工匠精神的培养,这也是解决中职学校生存问题的关键点。

工匠精神代表着新时代的气质,中职教育担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使命,知行合一、敬业乐业、德艺并举这种价值取向对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有重大作用,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中职学校只有不断领会贯彻,发扬光大“工匠精神”,才能在危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精神也是西方匠心精神对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职教人面对急功近利的不利环境,面对社会风气日益浮躁,解决中职招生困难和为当地企业输送合格人才的长远之计。

三、新时期中职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

健全的教育管理机制是落实工匠精神的保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要求各中职学校根据教学大纲安排,自2016年开始,将《工匠精神读本》纳入新生入学德育必修课程。根据相关意见和政策,中职学校应该根据当地实际和培养目标,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现实,对学校有整体改革和计划,在此基础上拟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在处理学校整体课程教学计划,实习教学,文化课和专业课融合教学,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德育教学渗透工匠精神等方面做出总体设计布局。要具有工匠精神培养的长效性,落实强化工匠精神和就业能力的指导。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工匠精神领导小组,细化强化责任,在推进过程中不断反馈反思总结改进。教务处做好在教学常规工作中建立完善的教师考评体系,学生考评体系,专业课教学的日常考评,定期考评,不定期考评,企业实习的考评紧密结合,文化课教学的专业特色等,抓典型大表彰促进步。学生管理处注重学生学习实习的过程化管理,在领导小组的监管下,各个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加强合作。

中职文化课教学要服务于专业课,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要以普高的语文标准,语文重难点要求学生,要求上出专业特色。例如机电专业有机电的语文特色,会计有会计的语文特色。一位语文教师在讲授莫言《卖白菜》时渗透的专业特点,让同行敬佩,深受学生欢迎,专业完美地融进文化课教学中。语文课教学中不仅教会学生知识,阅读能力,也要注重文以载道,语文教师通过课文内容拓展延伸渗透工匠精神,通过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体悟思考工匠精神,“听话说话”课可由学生主持辩论工匠精神,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内课外阅读课,渗透践行工匠精神。在潜移默化中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会受益匪浅。中职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可以通过理论指引,政策解读,榜样故事等让中职学生感受工匠精神的成就感和价值所在,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演讲等各种形式,领会工匠精神,并自觉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生涯规划。

(二)专业课堂教学和技能大赛是孕育工匠精神的土壤

技能大赛日益受到职校的重视,无论参赛的学生和老师都认识到参赛者需要具备综合的能力。职校生通过技能大赛提高专业素养,其实职校可以把工匠精神与技能大赛融合,在学校定时定期开展所有专业的技能大赛比拼并表彰鼓励,让职校生有一种专业带来的“优越感”,并在专业中找到信心和对未来的展望。师生把技能大赛作为提升机会,作为一定时期的奋斗目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贯彻技能大赛于日常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成为传授职校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使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大有可为,使专业课教师成为工匠精神的代言人,成为职校的明星教师,职校可建立考核制度,奖惩机制,让真正有技能有品德,能教会学生技能的教师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中发挥作用,真正贯彻工匠精神于专业课课堂教学中。

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工作中甘于寂寞,摒弃骄躁,不为片面的私利忘记初心,需要精神信仰信念,这与技能大赛不谋而合。融入了工匠精神的教学,学生和老师会更加为专业努力,并享受坚持带来的喜悦。

基于工匠精神引领下的西峡职专数控专业,就根据中职学生的学情与特点,整合了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体现了极强的专业性,又让学生具备强烈的专业追求,并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通过课前系统分析数控专业学生必需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总结专业知识和职业精神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吸收消化数控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培养出专注、专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社会和当地企业反响良好。

(三)校园文化氛围是培育工匠精神的载体

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更注重将职业精神内涵融进学生学习成长中,强化渗透工匠精神,通过学生社团,手抄报,黑板报,展板,校园广播,校园报纸,主题班会学校公众号等介绍传播工匠精神,同时通过谈心得,演讲辩论使之成为学生的内驱力。另外通过先进工匠精神视频,工匠人物交流会,企业劳动模范讲座,校园建造工匠人物雕塑,校园条幅标语,使学生耳濡目染,进一步提升对工匠精神内涵的认知。再通过日常行为规范传达工匠精神,在学生日常管理方面,学生处约束其不文明行为,使之养成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习惯,从小事做起,养成一丝不苟,专心致志,每一件小事做好,这也是工匠精神的行为训练。

(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强化工匠精神的阵地

工匠精神的培育养成不能只靠课堂教学,必须在实际工作中职业精神才有升华为职业素养的契机,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到"工匠精神"的内涵。西峡职专首先建立各专业实习基地,让学生实际动手开展专业训练,教师通过模拟环境,以布置任务或者项目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为目标,老师现场指导教学潜移默化中把严谨细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递给学生。其次不断拓展思路,着眼点放在推动校企结合模式和实效的创新上,将校企结合和培养职校生的工匠精神紧密联系,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近年来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在学习领会工匠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反思总结,创新校企合作理念,完善校企合作体系,大力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建立网络视频课堂,使校企结合更便捷及时。二是校企文化融合,把它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渠道和策略使企业文化进校园,和校园文化促进融合。职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渗透是培养职校学生专业素养,综合能力的结合点,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会有精神和魅力根源,通过文化融合这个纽带,企业的文化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广泛用于校企合作。例如引进当地一家大型企业的《弟子规与企业发展》,职业导师制等,对职校生有专业引领作用,使学习就业对接,通过专业教育的熏陶,培育工匠精神。再者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职校生工匠精神。这种以"师带徒"的形式,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完全以社会人社会角色进入,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在师傅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下,在徒弟学习技能过程中,更会认同"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总而言之,工匠精神对中职学校的生存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工匠精神契合我国社会发展经济转型的时代特点,职校在培育学生过程中应当与社会发展结合,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为核心,积极探索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途径,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职校工匠精神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工匠神形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配合学校做好职校生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