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分析

2019-01-11杨慧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巩膜

宣 瑾 杨慧英

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眼科,福建邵武 354000

翼状胬肉是一种肉质的翅膀状生长,从结膜穿过角膜缘进入角膜的眼科常见的结膜退行性变,表现为角膜纤维血管组织的翼状生长,多见于鼻侧睑裂区[1]。有研究认为,紫外线和炎症被是导致翼状胬肉发展的因素,翼状胬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造成视觉障碍或导致严重散光及美容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3]。目前,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首先有效方法,但通过简单的切除技术(即切除翼状胬肉并留下裸眼巩膜),复发的风险高,一般人群中翼状胬肉的总患病率约为10%,特别是在低地理纬度地区和老年人中[4-5]。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其中结膜上皮细胞增生修复在维持正常眼表与损伤修复中具有关键作用,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和增殖分化能力。本研究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与行游离结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旨在探讨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措施,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月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0只眼),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34~76岁,平均(48.2±2.4)岁,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眼科疾病科学会制定的翼状胬肉的诊断标准[6]。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翼状胬肉侵入角膜边缘内≥2mm;有严重的眼动障碍、视觉障碍或者外观问题的;随访时间≥6个月。排除标准:(1)确诊或疑似青光眼患者;(2)在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中未给予配合的;(3)假翼状胬肉,一种继发损伤的纤维血管结膜增生;(4)有严重的眼表疾病,如睑炎,是眼表感染的;(5)被诊断有可能是眼科手术禁忌症的全身疾病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游离结膜移植术,常规铺巾消毒,局部麻醉,在显微镜下行常规切除胬肉[7],于术眼上方球结膜区取结膜瓣(不带筋膜),将植片平铺于缺损区巩膜表面,上皮面朝下,用10-0尼龙线在巩膜浅层间断缝合固定植片。联合组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同对照组在显微镜下行常规切除胬肉,巩膜面留有3mm×4mm的裸露区。于术眼上方取前端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球结膜移植片约3mm×4mm,将其平移至巩膜裸露区植片角膜缘与胬肉切除处对合,用10-0显微线在浅层巩膜缝合固定植片2侧,并将植片球结膜与创面球结膜连续缝合。术后患眼抗生素眼膏加压包盖,根据患者病情留院观察3~5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如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术后半年至一年进行复查,检查术眼结膜下纤维组织充血情况、增生情况。复发:结膜充血明显,局部增厚,角膜创面有新生血管及胬肉增生[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的恢复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切口明显缩小、出血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的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的比较(±s)

组别 n 出血量(mL) 切口大小(mm) 手术时间(min) 恢复时间(d)联合组 50 40.3±3.6 3.0±0.3 20.4±1.5 4.5±1.1对照组 50 65.4±5.9 5.1±1.5 43.6±2.6 7.3±1.6 t 18.687 8.420 22.336 9.601 P 0.004 0.041 0.003 0.032

2.2 两组术后疗效及复发率比较

术后随访6个月、1年,联合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随访时间疗效及复发率比较[n(%)]

3 讨论

翼状胬肉是我国常见的眼表疾病,手术切除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主要方法,如单纯胬肉切除术。有研究结果显示,单纯结膜移植术复发率高[8]。近年来,各种辅助治疗方法,如羊膜移植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药物或丝裂霉素C的使用,已被用来降低翼状胬肉切除后的复发率[9-14]。降低术后复发率对于翼状胬肉治疗至关重要,Sharma等[15]对34例接受自体结膜移植的翼状胬肉切除患者进行前瞻性干预研究,随访20个月,结果显示,2例(5.88%)发生移植物移位,3例(8.82%)复发。本研究显示,术后随访6个月、1年,联合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复发[16-1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的恢复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切口明显缩小、出血量明显降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过程中,将筋膜组织和结膜组织的切开大小尽量缩小,将胬肉组织和筋膜牵拉出后剪除,新修复角膜缘上皮组织,恢复干细胞的数量及功能,阻止结膜上皮和新生血管侵入角膜,同时缩小了植片的面积,达到了降低书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手术时间[18]。

综上所述,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明显缩短恢复时间和手术时间、缩小手术切口大小、降低出血量,却术后复发率低,安全有效,适合临床应用及推广。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研究时间短,样本量少,有待扩大样本量,多中心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巩膜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
飞入眼睛里的“翅膀”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