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对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影响

2019-01-11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保健知识知晓率保健

谢 莉

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预防保健科,广东珠海 519020

健康教育是全面加强卫生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不可或缺内容,成为儿童保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1]。在婴儿时期,如何采取正确的卫生保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婴幼儿家长对保健知识的掌握度影响着婴幼儿生存质量,家长掌握越多的儿童保健知识对其健康发展有着越重要的价值[2]。健康教育对婴儿家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婴儿家长具备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之后,在之后的育儿过程中会显得更加从容。本文将综合分析健康教育及对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影响,为更好地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数据。现报道如下。

表1 两组家长干预前后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比较[n(%),n=1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社区(2015年10月~2017年8月)的200例家长(200例婴儿),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实验组(应用健康教育方法,100例)与对照组(应用社区常规制度方法,100例)。纳入标准:(1)均在知情下参与本次研究;(2)均为首次担任家长角色。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2)依从性极差者。实验组家长平均年龄为(27.6±3.4)岁,文化程度:36例本科以及本科以上、40例大专、24例高中以及高中以下。实验组(100例)婴儿中有男60例、女40例;32例0~2个月、22例3~5个月、28例6~8个月、18例9~11个月。对照组家长平均年龄为(27.5±3.4)岁,文化程度:38例本科以及本科以上、35例大专、27例高中以及高中以下。对照组(100例)婴儿中有男62例、女38例;30例0~2个月、28例3~5个月、26例6~8个月、16例9~11个月。两组家长的平均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婴儿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社区常规制度方法,在社区内张贴宣传画,发放小手册,制作儿童保健知识板报,利用接种日向婴儿家长常规讲授疫苗的用处以及接种疫苗前后的相关注意事项等。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方法,具体表现如下:(1)培训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实施健康教育需要由具备儿童保健知识的专业人员来讲解,因此在健康教育之前由儿童保健专家在社区服务站为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和指导,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其一,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其二,注意事项;其三,儿童保健的专业基础知识。(2)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对生长发育监测的基本意义加以了解,对母乳喂养和营养指导等加以了解,对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等加以了解,对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接种疫苗前后的注意事项等加以了解。(3)健康教育的基础形式。由于参与本次研究的家长文化程度不一,所以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性质等制定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形式,对文化程度较低者实施一对一指导,利用接种日向其进行专题讲座,在讲座过程中以播放短片形式向家长讲解儿童保健的基础知识,定期抽取已经讲解的知识向家长提问,再清楚了解家长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文化程度较高者,可以采取组建微信群、QQ群等方式在网上进行语音群发或者图片群发等,定时向儿童家长发问,及时向家长进行电话咨询,耐心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1.3 评价标准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两组家长干预前后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Ⅰ/Ⅱ类疫苗的接种、生长发育的监测、常见疾病的预防、母乳喂养与营养指导)、定期参与体检率(实际参与、应参与)、按时接种疫苗率(实际接种、应接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 (%)]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家长干预前后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2.2 两组婴儿的实际参与体检率比较

实验组实际参与体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2。

表2 两组婴儿的实际参与体检率比较[n(%),n=100]

2.3 两组婴儿的疫苗接种率比较

实验组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麻疹减毒疫苗实际接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乙脑减毒疫苗与流脑疫苗实际接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3。

表3 两组婴儿的疫苗接种率比较[n(%)]

3 讨论

婴儿阶段是人体生长发育最为快速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中,婴儿的活动能力非常强,而接触感染的机会也随着增加[3-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对Ⅰ/Ⅱ类疫苗的接种、生长发育的监测、常见疾病的预防、母乳喂养与营养指导等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对Ⅰ/Ⅱ类疫苗的接种、生长发育的监测、常见疾病的预防、母乳喂养与营养指导等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讲和专家基础知识讲座等形式能够在家长群体中迅速传播,从而不断克服缺乏信息及时性的缺陷,提高家长积极获取知识的效率[5-7]。除此之外,实验组建立了与家长的互动群,使得家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的保健基础学习中去,显著提高家长接受儿童保健的主动性,最终显著提高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基于此,不断提高家长对健康育儿的观念[8-11]。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实际参与体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研究数据不难看出,实验组家长在健康教育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体检对于儿童发育的重要性,从而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之处,意识到定期体检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百利而无一害。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幼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参与程度,最终降低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潜在危险[12-13]。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麻疹减毒疫苗实际接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乙脑减毒疫苗与流脑疫苗实际接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麻疹减毒疫苗等是较为常见的疫苗接种,所以家长普遍知晓[14-15]。而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乙脑减毒疫苗与流脑疫苗鲜为人知,所以通过相关健康教育才能够引起家长重视,相关工作人员采取一对一地咨询服务或者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等不断加强家长对于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程度。基于此,让家长能够充分掌握好疫苗接种的时间以及预防疫苗接种中的不良反应,主动携带幼儿接种疫苗[16]。

综上所述,对社区婴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其对婴儿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和婴儿定期体检参与率,促进婴儿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还能够培养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团队精神,加强合作意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保健知识知晓率保健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饮食干预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