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浅部肛周脓肿的疗效探讨

2019-01-11欧阳卓静黄锦辉梁伟兵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脓腔肛瘘肛周

臧 芳 欧阳卓静 黄锦辉 梁伟兵

广东省开平市中医院,广东开平 529300

肛周脓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绝大部分是由肛腺感染引起的,男性多见,多数为20~40岁的青壮年[1]。在发生肛周脓肿后如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致使肛门与其周围组织长时间处于炎症感染的状态,则增加了发生肛瘘的几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影响,严重时甚至影响行走[2]。临床中治疗肛周脓肿通常采取手术切开引流的方式,然而手术切开引流具有切口大、恢复慢等特点,若护理不当对肛门括约肌或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增加了发生肛瘘的几率[3]。此次研究的目的是讨论高频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负压引流对浅部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纳入的患者均是在2016年10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根据硬币分组的方式将此次研究的85例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纳入标准:(1)入组前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2)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对肛周脓肿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不适宜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5例患者组成Ⅰ组,男34例,女11例,年龄25~65岁,平均(35.5±5.1)岁,临床症状有肛门疼痛、发热等;40例患者组成Ⅱ组,男32例,女8例,年龄25~61岁,平均(34.5±4.8)岁。肛周脓肿以往主要依据症状,体征,探针探查,造影及实验室检查做出临床诊断。其特点是起病急,疼痛剧烈、脓肿破溃或切开后常形成肛瘘[4]。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发现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超声表现 经超声检查发现,皮下出现混合回声团且大小各不相同,边界较为模糊,内部回声呈现出不均匀的状态,清晰可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在一部分液性暗区中可见大量点状回声,且发现不均匀增厚的脓肿壁。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在脓肿壁及其周边,脓肿内部分隔血流信号比较丰富,脓腔内因有液化现象因此没有血流信号。

1.2.2 治疗方法

1.2.2.1 Ⅰ组 此组患者采取超声定位穿刺置管负压引流治疗。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均常规的进行有关检查,如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利用高频线阵探头对肛周进行探查,探头直接在患部进行检查,超声图像上能够清晰地分辨肛管直肠各层次结构及显示肛管直肠及周围正常组织和异常病变。以确定脓肿的大小及部位,同时确认是不是出现液化的症状,同时也要确定是否为合并肛瘘的脓肿。针对液化的患者来说,应采取俯卧位,同时将臀部垫高,将肛门彻底暴露出来,对肛周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其浓度为1%,利用高频超声探头引导下进行穿刺。对探头进行调整,对脓肿的深度与位置进行扫描,以多切面的形式将脓腔的解剖位置显示出来,同时也要显示出内部回声的情况、范围、走向、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1.2.2.2 Ⅱ组 此组患者采取手术切开引流进行治疗。切口应位于脓肿波动较为明显的部位,脓肿的大小决定了切口的长度,在对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后,将脓腔打开,对脓腔间隔进行分离,将脓腔排出后,对脓腔进行冲洗,可选择双氧水、生理盐水及碘伏,在冲洗完成后对伤口引流。在术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服用抗生素,每天对创口进行换药处理,直至创面愈合。

1.3 评估指标

(1)判定指标[6]: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灶彻底消失不见,切口愈合良好,没有出现感染的症状,经超声复查发现脓腔彻底消失;进步: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灶有所改善,切口愈合较好,有轻微感染迹象,经超声复查发现脓腔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病灶没有变化,创面愈合较差,出现后遗肛瘘且切口出现感染,经超声复查发现脓腔没有变化。(2)评估指标:采取程度分级法[7]对两组患者不同程度疼痛发生率进行比较。0度:患者没有疼痛感;Ⅰ度:患者出现轻微疼痛感,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及睡眠;Ⅱ度:患者出现疼痛感,需要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Ⅲ度:患者疼痛感较为严重,需要使用杜冷丁缓解疼痛。

1.4 统计学处理

将此次研究得到的数据归纳到SPSS19.0软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Ⅰ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与Ⅱ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同程度疼痛发生率比较

Ⅰ组患者不同程度疼痛发生率与Ⅱ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程度疼痛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肛周脓肿具有发病急的特点,且疾病的发展速度较快[8],需进行治疗,在发病后若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那么肛门及其周围组织就会长时间处在炎症的状态下,最终形成肛瘘,严重的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9-10]。经此次研究证实,高频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浅部肛周脓肿具有理想的效果,且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手术切开引流虽然其治疗效果不错,但是却具有以下缺点:(1)针对多分隔脓腔患者来说极易出现引流不彻底的现象[11];(2)术后发生后遗肛瘘及复发几率比较高;(3)手术创伤较大,需每天换药增加了患者的疼痛感[12];(4)治疗时间比较长,因此增加了住院的时间,花费较大;(5)术后对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可能会影响肛门正常的功能。高频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浅部肛周脓肿有效的缓解的患者的疼痛感,具有以下优势:(1)常规手术采取的是全身、骶管或是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而高频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采取的则是局部麻醉的方式,避免了患者发生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13];(2)高频超声探头操作比较简单,同时详细的显示出脓肿的位置、形态、大小等基础情况,可以选择最短的进针路径进入到脓腔,对进针的方向及深度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对治疗多间隔脓腔具有较大的优势[14];(3)手术切口较小,降低了因换药带来的疼痛感;(4)不会对肛门括约肌造成伤害[15];(5)治疗时间短、花费少;高频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具有效果好、无创、疼痛感低等特点,因此受到临床医生的推广,也更利于患者的接受。同时在采取高频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之后更是降低了因手术对对机体带来的应激反应,从而利于患者的预后,对其正常生活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高频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具有微创的优势,降低了手术创伤对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以最小的切口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且疼痛感较低,有效的降低了因手术创伤对机体带来的危害,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且受到患者的认可[16]。两种治疗措施效果均较为理想,且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度,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总而言之,浅部肛周脓肿患者采取高频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具有效果好、创伤小、花费少等优势,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脓腔肛瘘肛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游离股外侧肌皮瓣治疗合并巨大脓腔的慢性脓胸疗效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手术可以根治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肛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分析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