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策略初探

2019-01-11张雅露

好家长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猪区域幼儿园

文 张雅露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程游戏化初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一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去,也能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所以加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室内课程辅之以户外游戏活动

书本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深入生活展开实践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跳脱教室之外,增加户外活动。在户外活动中让幼儿接触自然,体会生命的活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为幼儿配置专业的活动器材、道具材料等,与此同时,还可以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征,自制一些能满足幼儿需求的活动器材。比如中班的幼儿好奇心比较强,加上动手能力也有所发展,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利用旧物(比如易拉罐)制作梅花桩,用彩色羽毛制作毽子,用废旧布料制作沙包等。教师还要观察幼儿的兴趣点所在,比如发现幼儿喜欢玩跳绳,可以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开展跳绳运动,还可以立足于跳绳这一道具,开发新的游戏玩法:荡绳、钻绳、抛绳、踩绳等。再比如,教室里铺设的泡沫垫除了可用于常规的垫上运动外,还可以将垫子垒高叠放,玩出各种翻爬、跳的动作;或者相叠交叉形成山坡状,提高运动难度。在户外游戏中,教师要遵循幼儿动静结合的实际情况,控制幼儿的运动量,要发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幼儿不仅能够收获喜悦,还能在这样的户外运动中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在开发一物多玩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

二、开展集体游戏发挥幼儿主动性

当前的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幼儿园的教育更应该以幼儿为主。教师应该摒弃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将集体教育和游戏相结合,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比如在幼儿的画画课堂中,教师可以先运用生动有趣的谜语引出课堂内容,画“小猪”时,让幼儿猜猜看“大耳朵,小尾巴,睡觉打呼呼噜呼噜”说的是什么小动物,运用谜语不仅点出小猪的特征,而且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自教师引导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看法自由作画,可以与他人合作进一步了解绘画小猪的过程。最后可以让幼儿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相互评价,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感受集体的氛围。在幼儿具体的作画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取游戏方法进行教授,比如绘画“蝴蝶”,教师可以说“两个圆圈肩并肩,开朵小花变蝴蝶”;画“螃蟹”,教师可以说“上面一座桥,下面一座桥,牵起变成小房子。左边四条路,右边四条路。上面两个小门洞,加上两把大剪刀,变成螃蟹爬爬爬”。在生动语言的引导下,幼儿边念变画,不知不觉就完成了绘画过程。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进行游戏化建设,可以让教学变得生动而有意义,让幼儿在体会游戏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提高见识、获得技巧,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教学配套相应区域游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让游戏区域得到高效运用,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划分,如:美工区、生活区、益智区等,从而实现课程主题与游戏的高度契合。在这样的课程游戏化中给予幼儿更多可以选择的权利,让幼儿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区域完成课程教学目标,还能让幼儿在游戏区域中自由地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既能调动幼儿的思考能力,也能锻炼幼儿与人交流的能力。加上划分区域的游戏具有灵活性和可变化性,游戏类型丰富,幼儿不会对游戏感觉到厌倦,持续不断的新鲜感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与激情。在固定的游戏区域中也要不定时增加新的内容,如“销售区”,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可以是店主也可以是店员,或者是顾客。在这样的“销售”过程中,每个幼儿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职责,幼儿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展开游戏、处理问题、锻炼随机应变的能力。当然,幼儿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还不完全,生活经验和阅历都十分有限,教师要及时观察幼儿动向,提出指导和训练,让幼儿体会到游戏学习的快乐。

总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多种多样,这个过程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为了发挥课程游戏化的价值,关键还需要教师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灵活思考的思维,不断地在探索中发现并结合幼儿实际,只有这样,课程游戏化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价值,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能力提升。

猜你喜欢

小猪区域幼儿园
分割区域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可爱的小猪
爱“上”幼儿园
小猪家着火了
区域发展篇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