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提问与大智慧

2019-01-11福建省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翁淑云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倒数数学知识思维

福建省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 翁淑云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如何设计出好的问题,提高课堂的条理性,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当前教学中数学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所以还需教师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实现促进学生掌握及理解知识的目的。

一、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指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学生不再只是单方面地获取知识,而是将教育的固化模式、渠道开放化。小学是小学生学习的启发阶段,是整个教育时期最为关键、最为基础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不但肩负着传授学生知识能力的责任,同时也要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数学对学生智力的开发非常重要,所以教师需要正确地指导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知识层次,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着重针对的问题,而想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关键还在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及启发方式。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提问式教学,这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同时,我们会发现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在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下,课堂氛围往往十分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十分牢固,在这样的学习状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非常高。因此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二、提升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1.注重问题的开放性

想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首先,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注重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与成熟,再加上好奇心理较强,比较关注新鲜事物,所以对于问题的解答,教师可以运用新鲜感较强的解法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最好以开放性和多元化的解题形式为基础,拒绝单一,如“3乘8等于几”这种答案“独一无二”的问题。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着手,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实际情况,设计出更为新颖、更有价值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的。

2.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选择合理的提问角度

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理促进了他们探索新鲜事物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刺激思维动力的途径,能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打开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再加工处理,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空白点合理取舍,提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问题,同时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并将这一欲望与新知识联合在一起。如在讲解《倒数的认识》这一节知识时,当学生已经掌握了倒数的求法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出一些题目,如“1,87,0,”,教师不必让学生立刻进行求解,而是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再进行提问:大家看一看这些数字中有哪些是你们喜欢求的倒数呢?哪些是不喜欢求的呢?为什么?学生们听到教师的提问后会十分兴奋,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教师可以顺利地完成0的倒数及1的倒数的教学,课堂也会十分轻松愉快,效果也会明显提升。

3.注重课堂拓展,加强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

知识取之于生活,也用之于生活。小学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较强,所以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去解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

例如,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春游活动,教师就可以利用数学知识来与学生进行春游活动有关问题的讨论:我们春游的目的地与我们学校的距离是多少呢?我们坐的大巴车的时速是多少?到达目的地需要多少时间?几点出发最为合适?我们班中有45名同学,如果带30个苹果,每人能够分多少个苹果?这30个苹果分别给5个同学来背,每个同学要背几个呢?出发的时间、午餐的时间、回学校的时间在钟表上该怎样表示呢?这些知识都可以在春游活动的开展中展现出来,并让学生运用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够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实践中,加强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些合理的方法、手段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同时也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对课堂进行优化创新,提高课堂提问的智慧性、有效性,从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小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找到知识学习中的乐趣。

猜你喜欢

倒数数学知识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惊喜倒数日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