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联结能力的研究

2019-01-11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解题数学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 闻 琳

什么是数学联结能力?简单地讲就是以数学为核心,将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联结起来。通过联结,让数学知识延伸拓展,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加强相似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联结能力是每一个高中数学老师应该思考并解决的一个难题。

一、在教学中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数学的发展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但是现在的数学教学普遍轻视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让数学与生活脱节。这样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无法提高数学联结能力;另一方面会让学生误以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作用不大,产生“数学无用”这样的错误思想。老师在课堂的数学教学中将所要传授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地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结起来。在数学中感受到生活气息,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乐趣。如在学习“空间几何”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的空间结构,有哪些线是两两平行或者相互垂直的?投影仪与墙壁之间所成的角度是多少?在学习三角形的正弦、余弦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们根据旗杆在太阳下的投影长度来计算旗杆的长度。在数学教学中将实际生活与数学之间相联系起来,不仅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实物化,便于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的性质,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联结能力。数学联结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相关的数学联系,在感受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时,加强了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数学的解题能力。数学联结能力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喜爱数学,将会主动地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接受水平,遵循着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并且数学知识的排列顺序有着极强的规律性和联系性。研究和实际早已表明,人在学习过程中是会不断地遗忘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所以学习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联结能力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并学好数学知识。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联结能力,老师应在教授完一章的数学知识后,花时间给学生梳理一章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知识导图,而且老师要让学生将以前所学习的知识与新知识相串联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明白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意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让学生养成知识联系的学习习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不只局限于数学知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如在物理的天体运动中就涉及大量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技巧,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能够加强数学的应用性以及体现数学联结能力。

三、在解题过程中培养数学联结能力

数学知识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主要方面: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性和思维性要求很高的学科。数学的学习是需要学生有着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这也是大部分人觉得数学难以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数学能否学好,将直接关系到高中生能否学好其他理科。因为数学是理科之母,任何理科的学习都要涉及数学。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不仅能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能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长期以来,我国高中的数学教学只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这也是我国大部分高中生数学成绩不太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大部分高中生以及老师看来,要提高数学成绩无疑就是用题海战术这种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巨大的,但是效果也是明显的。通过做大量的数学题来熟悉数学题型。其实从根本上来说,通过做大量的数学题,了解数学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准解题的切入点,这锻炼和提高的便是数学联结能力。做大量的数学题,是培养数学联结能力的一种方法,只是效率较低。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在向学生讲解习题时,不要只向学生讲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这样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有限的,而且不利于数学联结能力的培养;老师应着重介绍习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讲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做典型的数学例题好题教同学如何联系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联结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数学联结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学生条件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数学联结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好处,因而,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联结能力,让学生热爱数学。通过数学联结能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使知识相互联系起来,进而做到学以致用,将构建一个动态的知识体系。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解题数学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用“同样多”解题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解题勿忘我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