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学具,演绎魅力数学课堂
——谈初中数学课堂学具使用的价值达成

2019-01-11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钟万明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等腰三角学具动手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钟万明

学具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工具,它成功地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简单,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合理地运用学具,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有效思考和动手实践,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一、巧用学具,燃起学生的热情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之一。由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注重自己教学策略的运用,更多地去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运用学具,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化抽象为形象,简化数学知识,丰富学生学识,更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探究。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们认识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自己准备一张白纸,然后自己动手拼一拼、折一折,看最后你能剪出怎样漂亮的图形。学生们在教师布置完任务后,都非常兴奋地进入动手操作中。很快就有学生剪出了一只漂亮的蝴蝶,有学生剪出了一个“囍”字,有学生剪出了一棵松树。随后,教师收取了部分学生的作品,并放在黑板上展示,让学生观察其中的共同特征。很快,学生们便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这些图形都能够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在一起。此时,教师随即引出了本节课题内容——轴对称图形。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运用学具,让学生能够借助手中的学具动手操作,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有了一个很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巧妙地利用学具解决了学习上的问题,还充分利用学具操作提升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二、活用学具,助推学生的学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的。作为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体验学习的机会,更好地促进学生有效发展。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运用学具,将学生更好地引到数学课堂中,激活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体验新知,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促使学生有效发展。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时,教师在和学生们一起学习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先让学生们自己准备了一张三角形纸片,随后,引导学生再动手制作一个三角形,要求和第一张三角形纸片的三条边长度相等。于是,学生们依据教师的指导开始运用自己手中的一些工具开始了动手操作。有学生比对着自己手中三角形纸片的三边长度,制作了三张小纸条,然后用这三张小纸条作边拼出一个三角形。在拼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自己最后拼出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纸片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而且只能拼出这一种三角形。于是,学生就猜想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完全相同。于是,学生开始了探究证明。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若两个三角形中对应的两个角相等及其夹边相等时,有着怎样的特征。学生们就这样利用自己手中的纸片、纸条,大胆地动手操作,无形中对全等三角形知识有了很深入的理解。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有效地运用学具,通过动手操作和分析,从而获取新知。活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了学生深入思考、探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此时,学生的思考是深刻的,探究是深入的,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者、生长者、受益者。

三、妙用学具,启迪学生的思维

数学知识抽象难懂,还有很强的枯燥性,如果教师一味地灌输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其内涵,更不用说高效掌握。由此,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学具,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高效发展。

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教师在和学生们一起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内容时,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首先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些等腰三角形纸片,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深入地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内容。有学生将自己手中的三角形纸片沿着底边的中线对折,发现两端恰好重合在一起,于是学生大胆地猜想这一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同时猜想它的两个底角也是完全相等的。随后,学生根据自己操作得出的结果,开始了进一步的思考探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有学生想到作出这一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在作出中线后,发现这条中线恰好分出了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大致”全等,于是,学生想通过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出两个底角相等。这时,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与猜想,主动地思考、分析。还有学生想到作出这一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高线,还有学生作出了顶角的平分线。通过学生主动地操作分析和深入探究,无形中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操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拓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学习能力都会得到有效而深入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总之,学具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它成功地化抽象为形象,将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趣味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深入体验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活跃了学生的探究思维,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等腰三角学具动手
我也来动手
怎样构造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两圆一线”巧算等腰三角形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潜伏”在平行四边形中的等腰三角形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如何提高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适用性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