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片药物性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9-01-10孙少华高宏唐广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医证型相关因素

孙少华 高宏 唐广义

摘要:目的 探讨阿片药物性便秘的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年龄、性别、PS评分、BMI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90例阿片药物性便秘患者,观察其中医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及其与性别、年龄、PS评分、BMI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阿片药物性便秘主要有4个证型:气阴两虚证、气机阻滞证、湿热蕴组证、脾肾阳虚证。阿片药物性便秘的中医证型和BMI指数及PS评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气机阻滞证、气阴两虚证、湿热蕴阻证、脾肾阳虚证是阿片药物性便秘的主要证型,不同中医证型与BMI指数、PS评分的分布有一定关联。

关键词:阿片药物性便秘;中医证型;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12-0031-0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部分肿瘤患者都会伴有疼痛症状,给患者的身心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当前针对癌痛的治疗,主要是基于WHO推荐的“三阶梯”治疗方案,其中阿片类药物是整个治疗方案的基石[1]。便秘作为阿片药物的主要的副作用,其持续存在,给患者身心带有明显的痛苦,同时也是患者无法坚持用药的重要原因。在治疗阿片类药物性便秘的方面传统中医药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针对阿片药物性便秘的中医证候和一些相关的因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系统回顾90例阿片药物性便秘患者的病历资料,探究阿片药物性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年龄、性别、BMI指数、PS评分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治疗阿片药物性性便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90例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由病理或者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都伴有癌性痛且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出现便秘症状,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22~87岁,平均年龄(63.86 ±0.42)岁;其中肺癌36例;直肠癌11例;结肠癌4例;十二指肠癌1例;乳腺癌4例;胸腺恶性肿瘤2例;食管癌4例;眼癌1例;胰腺癌4例;鼻咽癌3例;舌癌1例;肝癌7例;子宫颈癌3例;胃癌6例;膀胱癌1例;甲状腺癌2例。

1.2 诊断标准 阿片药物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Ⅲ:功能性便秘”[2]。其诊断标准为:①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更多:>25%的排便存在排便费力;>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的梗阻或阻塞感;>25%的便秘需要借助手法辅助;每周排便少于3次。②不用通便药几乎没有松散的大便。③排除肠易激综合征。

1.3 纳入标准 通过病理检查或者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者;伴有中到重度疼痛并服用阿片类药物者;服药时间超过1周,服药后出现便秘症状者。

1.4 排除标准 排除慢性习惯性便秘者,诊断为肠梗阻患者,以及四诊资料和病历不全者。

1.5 研究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证型分布应用 K-均值聚类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组间差异用方差分析或K-W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聚类分析结果 将90例阿片药物性便秘患者症状体征行 K_均值聚类分析,具体结果见表 1。

由表1可见,阿片药物性便秘患者的主要证候类型可分为气机阻滞证、气阴两虚证、湿热蕴组证、脾肾阳虚证,其中气阴两虚证最多,气机阻滞证次之,湿热蕴组证最少。

2.2 阿片药物性便秘各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BMI指数的分布比较 其中各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重分析比较各中医证型与BMI指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性别及BMI指数的分布规律见表2。

由表2可知,气机阻滞证和湿热蕴阻证BMI指数较高,大多数在18.5以上,这两个证型的患者体型良好,无明显消瘦;气阴两虚证和脾肾阳虚证BMI指数较低,小18.5的人数明显多一些,提示这两个证型患者的体型普遍消瘦。

2.3 阿片药物性便秘各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PS评分的分布比较 各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重分析比较各中医证型与BMI指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性别及PS评分的分布规律,见表3。

由表3可知,脾肾阳虚证的PS评分分布普遍较高,且部分患者评分在4分以上,提示脾肾阳虚证身体状态较差;气阴两虚证次之,大多数患者集中在2到3分这个区间;湿热蕴阻证PS评分最低,这部分患者病情较轻,身体状态较好。

3 讨论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症状,主要由肿瘤细胞的转移、浸润、压迫、或扩散等引起,常见于恶性肿瘤晚期,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3]。在我国,综合医院肿瘤科和一些肿瘤专科医院里各个时期的肿瘤患者癌痛的发生比例高达51.1%-61.6%,中晚期患者癌痛更高,甚至高达75%以上[4]。目前应用阿片类药物是缓解患者癌痛的主要手段,随着国人思想观念的逐步解放以及医生的宣导教育,阿片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因此得到的明显的提高。与此同时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也带来了新的困扰。据报道,癌痛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便秘的发生率高达90%以上[5]。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便秘贯穿整个癌痛的治疗过程中,不会随着药物的使用时间延长而逐步耐受。便秘症状得到有不效的控制,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日常情绪,以及生活质量都来了严重的影响。现代临床针对阿片药物性便秘主要通过促动力药,润滑性泻药,刺激性泻药的使用及灌肠等手段来治疗,短期疗效尚可,长期效果欠佳。

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手段治疗阿片药物性便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中医药的介入不仅有效缓解了便秘的症状,而且对于癌痛的治疗也起到很好的协同效果。殷东风等[6]应用中医药抗肿瘤的同时兼顾癌痛等并发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中医在治疗便秘的过程中以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方法灵活多样。但是在治疗的获得肯定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7-8]。其中包括对阿片药物性便秘的中医辨证分型混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缺乏对临床实践的有效指导。本研究发现,阿片药物性便秘的中医证候类型主要有气机阻滞证,气阴两虚证,湿热蕴阻证及脾肾阳虚证。本研究的对象多为中晚期肿瘤患者,在手术及放化疗等因素的影响下患者大多处于阴阳气血俱虚的状态。中医学认为,阿片类药物辛香走窜,易耗散精气津液,进一步加重了气虚、阴虚、气滞的症状,其引发的便秘也以气虚、阴虚、气滞为主[9-10]。肿瘤患者阿片药物性便秘基本符合中医功能性便秘的范畴,但因为肿瘤患者本身体质因素及阿片类药物的影响,其相对普通便秘的病因病机更为复杂。由表2及表3可知,各中医证型中,气机阻滞证和湿热蕴阻证PS评分集中在0~3分这个区间,同时BMI指数大多數大于18.5,说明这两个证型的患者年龄相对较小,无明显消瘦,身体状态相对较好。这类患者在治疗便秘的时可攻补兼施,以泻下攻积配以益气滋阴之法。气阴两虚证和脾肾阳虚证患者BMI指数较小,小于18.5的人数居多,PS评分大多数在3分以上,这两个证型的患者由于形体消瘦明显身体状态相对较差故在治疗时以益气滋阴养血为主,配以行气导滞之法。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求阿片药物性便秘的中医证候分布与年龄、性别和BMI指数及PS评分的关系,为以后中医辨证治疗阿片药物性便秘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少,相关的因素不全面,今后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扩大相关因素的调查,细化相关指标,经过周密的统计学分析,更准确、全面、真实地把握阿片药物性便秘的中医证型规律和相关因素特点,为以后指导中医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Breivik H,Collett B,Ventafridda V,et al.Gallacher D.Survey of chronic pain in Europe:Prevalence,impact on daily life,and treatment[J].Eur J Pain,2006,10(4):287-333.

[2]罗马委员会.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J].胃肠病 学,2006,11(12):761 - 765.

[3]徐象威,李如雅.三种大剂量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疗效及安全性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师,2017,20(7):1236-1240.

[4]孙燕,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287.

[5]Holzer P.Treatment of opioid-induced gut dysfunction[J].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2007,16(2):181-194.

[6]殷东风,周立江,高宏,等.中医药初始介入联合强阿片类药双轨滚动互助-缓慢升阶癌痛治疗方案[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8,32(3):1-5.

[7]董明会,郭利华.中医治疗吗啡类药物所致便秘的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3):79-81.

[8]张平,王林娟,杨娅君.阿片类药物所致肿瘤患者便秘 的中医治疗[J].世界中医药,2015,(10):73-74.

[9]刘薇,刘仍海.从三焦论治便秘[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12):88-89.

[10]洪朝金,卢丽琴,钦志泉,等.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引发便秘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8):28-30+34.

(收稿日期:2019-09-09)

猜你喜欢

中医证型相关因素
基于扶阳思想对胃脘痛中医各证型分布的探讨
应用聚类分析法对小儿脱被征的中医证型研究
中医证型辨证治疗帕金森的临床分析
膝骨关节炎局部辨证体系的初步研究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