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傅青主“下病上治”诊疗思路探析*

2019-01-10张智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男科小肠大肠

张智琳

(广州市中医医院,广州 510130)

傅山,字青主,是明末清初杰出的书画家、思想家、医学家,其传世医书主要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氏幼科》《大小诸症方论》等,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笔者在研读傅氏的医学著作时,发现其辨证详明、用药纯和,宗古贤之法但又不乏创新,他所提出的“病在下而求诸上”诊疗思路就是亮点之一。

其实,“下病上治”的治疗思路早在《内经》就被明确提出。《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说:“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灵枢·终始》亦说:“病在下者,高取之”。傅青主在著作中对此法有较多论述,并专开一章节《病在下而求诸上》归纳总结该观点。他所治的“下病”是指腰部以下的疾患,包括淋证、便秘、痔疮、各种男科病、下肢萎软或疮肿之疾,所取之“上”主要是指上焦的心肺。兹就傅青主“下病上治”的诊疗思路作一浅析。

1 “下病上治”在内科病中的应用

1.1 内科病与心的关系

心与小肠相表里,彼此络脉相通,脏腑之气互通,病理情况下心火移热小肠,可出现尿少、尿热赤、尿痛等症状。另一方面,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而“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本输》曰:“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可见,心、心包络的功能和小便通利与否有一定关系。

傅青主在《傅青主男科·浊淋门》中提到:“浊淋俱属热证”“浊多虚,淋多实”[1]。“如尿血用凉血利水药不效,宜清心莲子饮”。清心莲子饮中石莲子宁心安神,人参益气养心,“若清心不止,再加升柴”(《傅青主男科·病在下而求诸上》)。治疗膀胱之气化不行所致的小便不通,方用人参、茯苓、莲子、白果、甘草、肉桂、车前子、王不留等。“此方妙在用人参、肉桂,盖膀胱必得气化而出,气化何也?心包络之气也,既用参桂而气化行矣”。

1.2 内科病与肺的关系

肺与大肠相表里,历代医家都认为便秘与肺脏功能失司有密切关系。《中藏经》曰:“大肠者,肺之腑也……肺病久不已,则传入大肠……寒则泄,热则结”(《中藏经校注》)。朱丹溪指出:“余观古方,通大便皆用降气之品,盖肺气不降,则大便难传送,用杏仁、枳壳、沉香、栀子等是也。(《丹溪心法·论通大便禁忌》)”这与张仲景在麻子仁丸中使用杏仁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傅青主继承古贤的理念,认为“大便不通,此症人以为大肠燥也,谁知是肺气燥乎?盖肺燥则清肃之气,不能不行于大肠,而肾经之水,仅足自顾,又何能旁流以润涧哉!方用:熟地、元参、升麻、牛乳、火麻仁……一二剂必大便通。此方不在润大肠而在补肾及清肺,夫大肠居于下流,最难独治,必须从肾以润之,从肺以清之,启其上窍,则下窍自然流动通利矣,此下病上治之法也。(《傅青主男科·大小便门》)”此亦即叶天士所言:“天气降,斯云雾清,而诸窍皆为通利。(《临证指南医案·肠痹》)”而在治疗便血或兼泄泻时,则主张清肺热,并在《傅青主男科·病在下而求诸上》这一章节中写道:“如治便血用止涩之药不效或兼泄泻,须察其脉……右寸洪数,是实热在肺,宜清肺,麦冬、花粉、元参、枯芩、桔梗、五味子、枳壳等味”。

2 “下病上治”在男科病的应用

2.1 男科病与心的关系

傅青主认为,心肾不交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病理机制,其观点主要见于《傅青主男科·虚劳门》:“肾,水脏也。心,火脏也。是心肾二经,为仇敌矣,似不可牵连而合治之也,不知心肾相克而实相须。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并进一步举例:“如人惊惕不安,梦遗精泄,皆心肾不交之故。人以惊惕为心之病,我以为肾之病,人以梦泄为肾之病,我以为心之病,非颠倒也,实有至理焉。人果细心思之,自然明白。方用熟地、山茱萸、山药、人参、白术、芡实、茯神、石菖蒲、枣仁、远志、五味子、麦冬、柏子仁。此方之妙,治肾之药,少于治心之味。盖心君谧静,肾气自安,何至心动。此治肾正所以治心,治心即所以治肾也,所谓心肾相依。”其方是取六味地黄丸中的“三补”加上大队益气养心之品所组成,确如其所言“治肾之药,少于治心之味”,在其后所述的男科病方药中,很多都是以此方为基础方化裁。

如在治疗精滑梦遗时,他解释此病“不独肾病而心病也”,之所以要加用人参、茯苓、柏子仁、远志、枣仁等,是因为“盖肾火虚,由于心火虚也,使补肾火不补心火,则反增上焦枯渴,故欲补肾火则必须补心火,则水火相济也”;在治疗夜梦遗精时提出:“法当补肾而少佐以益心、肝、脾之品”,方中稍加黄连、茯神、生枣仁;在治疗遗精健忘时指出:“遗精,下病也。健忘,上病也。何以合治之而咸当乎?盖遗精虽是肾水之虚,而实本于君火之弱。今补其心君,玉关不必闭而自闭矣,所谓一举而两得也。”在基础方中加用当归以气血互生,莲须安神养心。

当今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常熬夜容易失眠,这些都会导致心失所养、心火偏亢、肾阴亏虚而致水火不济,诱发或加重阳痿、早泄、不育等男科疾病。高明等对112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早泄发病情况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发现心肾不交型占13.4%[2]。

2.2 男科病与肺的关系

肺朝百脉主治节,通调水道又主气,对全身气血精津的生成和输布都有很大作用。而且五行属金,克木生水,与肾为母子关系。另外,肺主肃降,肝主升发,为气机调畅的一个重要环节。《证治汇补》曰:“一身之气关于肺,肺清则气行,肺浊则气壅。”傅青主在治疗阳强不倒的经验中提到:“此虚火炎上,而肺气不能下行故耳,若用黄柏知母煎汤饮之,立时消散,然自倒之后,终年不能振起,亦非善治之法也。方用元参、麦冬、肉桂。此方妙在用元参以泻肾中之火,肉桂入其宅,麦冬助肺金之气,清肃下行,以生肾水,水足则火自息矣,不求倒而自倒矣。《傅青主男科·肾病门》)”

后世医家从肺论治男科病,也是强调肺气的宣降。张志聪治疗小便不利者:“用麻黄、杏子配八正散,内加二味,其应如响。盖外窍通而内窍通,上窍通而下窍即利矣”(《侣山堂类辨》)。赵绍琴善用宣肺展气法治疗下焦诸病,仅以苏叶、防风、杏仁治疗尿潴留效果斐然(《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笔者也曾就“从肺论治男科病”的古今治验作归纳总结,并在临床中体会到其确切疗效[3]。

3 “下病上治”在下肢疾患中应用

傅青主在《傅青主男科·病在下而求诸上》中指出:“凡治下焦病用本药不愈者,须从上治之。”并举例:“如足痛足肿,无力虚软,膝疮红肿,用木瓜、薏苡仁、牛膝、防己、黄柏、苍术之品,不效者定是中气下陷,湿热下注,用补中益气升提之”。

又云:“痿证。两足无力,不能起立而口健饭,少饥即头面皆热,咳嗽不已,此亦痿证,方用起痿至神汤:熟地、元参、山药、菊花、当归、白芍、人参、神曲、白芥子。”《素问·痿论篇》言:“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肺为水之上源”,朝百脉,主治节。现在肺受热灼,津液亏损,肺叶枯焦,不能布散阴津以濡养下肢筋脉,故足不任地。但《内经》中并未提出具体治法方药,后世《症因脉治》提出以导赤各半汤治疗。傅青主则明确指出,这种情况“宜清肺热”,故起痿至神汤用菊花、元参。

丁甘仁在《丁甘仁医案·痿痹案》中认同傅青主的观点,认为“肺热叶焦”是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主张“养肺阴,清阳明,下病治上,乃古之成法”。他喜用沙参、川贝母、石斛、麦冬等滋阴润肺之品。有学者以“下病上取”的方法,颈夹脊穴针灸,配合颈部艾灸治疗腰臀痛效果满意[4]。

4 “下病上治”的拓展

傅青主对“下病上治”的理解并不拘泥于上焦的心肺,而是拓展到凡是作用于人体上部或者引病上行者,均为上治之法。并在《青囊秘诀·痔漏论》中提到:“此症得于多饮烧酒,酿成热毒,走于直肠。”其中一条处方除用槐花、地榆等治痔主药外,还用了黄连。他认为“此方妙在以黄连解酒热之毒,所谓先清其源也。盖上游无病,而下流自安。”以黄连解困在脾胃(相对为“上”)的热毒,以治疗痔漏之疾(肛门相对为“下”)。

《青囊秘诀·脚疽论》又提到:“人有脚腿之上,忽然肿起一块,皮色如常又不痛,人以为痈疽也,谁知是气血大虚之故乎?”并力荐补中益气汤言“十剂而肿自消矣”。并沿用原方之升麻、柴胡等升提之品,而不用牛膝、独活等引药下行的药物,通过升补正气,使此“非消肿之神剂”却能使“肿即消”。

另外他认为小肠痈的病机是:“盖小肠之火盛者,起于肝木之郁也,木郁则火生,不敢犯心而犯小肠耳。夫火性炎上,今不上炎而反致下炽,拂其火之性矣,此小肠所以受害而作痛也”,用加味小柴胡汤治之。用小柴胡汤上扬郁于小肠之火,顺其性,“泄其火邪不必化毒,则痛自止而足自伸矣”(《青囊秘诀·小肠痈论》)。

5 结语

傅青主承先贤之法,运用“下病上治”的独特思路治疗下焦诸证,所列方药详尽,并每每点明用药之精妙所在,令后学者醍醐灌顶。除上述张志聪、丁甘仁、赵绍琴等大家外,叶天士、吴鞠通亦对此法有所发挥。如叶天士善于运用“上病上治”和“下病上治”并加以发挥,提出著名的“上下交病,治在中焦”的观点(《临证指南医案》),而《吴鞠通医案》中就记载了其用麻黄附子汤治愈臌胀的病案。现代应用“下病上治”法的经验更加丰富,如有学者采用针刺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等穴位,配合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非洲小儿原发性夜尿症疗效确切[5];安徽省名中医高尔鑫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常佐以藁本、白芷、细辛等走上中焦之药物,是其用药的一大特色[6]。

综上所述,傅青主所提出的“病在下而求诸上”的诊疗思路,是对《内经》相关理论的继承和发挥,方药详尽,治疗下焦的内科、外科、男科等疾病疗效甚佳,内容丰富,值得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猜你喜欢

男科小肠大肠
不同教学模式在中医泌尿男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和思考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世界中联男科专委会第十二届年学术会召开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一根小肠一头猪
肥美汆小肠
男科: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为男性健康保驾护航的男科“三部曲”
养好女人小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