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探析

2019-01-09唐日林冯晓旭张光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藿香舌质小便

唐日林,冯晓旭,张光荣

(1. 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南昌 330009; 2. 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 330006)

1 对“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理解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出自叶天士的《温热论》:“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1]”陈光淞明确指出“上第六节(本节)盖专为湿温而发。[2]”温病类型虽多,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冬温、温毒、温疫等,但就其病变性质而论,可概括为温热病与湿热病两类。“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即是针对湿热病而提出的治疗大法。陈光淞言:“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盖此语专属湿温,热处湿中,湿蕴热外,湿热交混,遂成蒙闭,斯时不开,则热不由达,开之以温,则又助其热。[2]”对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5个方面来理解这一治疗大法。

其一,通,即通达,畅通之意;通阳,即让阳气运行输布畅通顺达。之所以欲求“通阳”,是由湿热病“热湿相合”的病机所决定,湿邪致病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滞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致阳气不能正常输布运行至肢体各端,即可表现为人身局部或整体出现怯寒、肢厥、肌肤不仁、发凉(如背寒如掌大)等阳遏之象,故治疗应求“通阳”。

其二,“通阳不在温”是因为患者表现为全身或局部怯寒的同时伴见小便黄、舌质红、苔白厚腻或黄厚腻等症状,此时虽见怯寒、肢厥等症状,但观其舌质红、苔白(或黄)厚腻、小便黄等,可知热象之征亦显。综合分析可知,此怯寒、肢厥等“阳微”之象为假,乃因阳气为湿所困,不得布散,病机实为热湿相合,湿遏热蕴,故治疗不可妄用辛温之药,以免温药耗气伤阴而反助其湿热交蒸之势。

其三,“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即于临床治疗“湿热相合”之证,欲求阳气运行畅通时不可妄用辛温之药,因其湿与热合如油入面,难解难分,无形之热多以有形之湿为依附,知湿郁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据“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1]的思想,治其湿即为抓其要,即《内经》所云:“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利小便为治湿的大法,《医学正传》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3]”待湿邪得去,诸证便可随之而愈。诚如后世医家陈光淞所言:“通利小便,使三焦弥漫之湿,得达膀胱以去,而阴霾湿浊之气既消,则热自透,阳气得通矣。[2]”

其四,关于“利小便”,笔者认为非指只是“通利小便”或只着眼于“通利小便”。叶天士提出“而在利小便”只是给我们提示了一种治疗思路,一个治疗方向,中心思想在于要给邪以出路,“利小便”使湿邪随小便而出,只是湿邪的一种出路,并非惟一出路,汗、吐、下等法均可酌情应用于临床。如下法的应用,叶天士言:“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1]”关于湿热证用汗法,薛生白有云:“湿病发汗,昔贤有禁。此不微汗之,病必不除。盖既有不可汗之大戒,复有得汗始解之治法,临证者知所变通矣。[4]”故适当时微发其汗是治疗湿热郁表的有效之法。

其五,“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非指绝对不可用温药,只可清利小便。而是应着重考虑利小便去湿为宜,不要轻易使用温补阳气及辛温发散之品。但湿为阴邪,除易遏阳气外,亦易伤阳气,故临床多表现为“阳遏”“阳微”等错综并见。若辨证确有阳气不足的一面,则可于方中适当加入姜、桂、附等温阳之药以扶正祛邪,即在清利小便以祛湿的同时,酌加温补阳气之品,以达助阳通阳之效;如湿郁较重时可加入适量的苍术、藿香等辛温除湿之药,以达宣透清热利湿之功。

2 典型病案

刘某某,男,38岁,2016年3月29日初诊:主诉汗出反复发作5年余。患者于5年前开始出现易汗出,以头面、背部汗出为主,曾前往医院检查,自诉未见异常指标(未见报告单)。曾因盗汗医者以滋阴之药治之,又因怯寒、下肢冷而用温阳之品,不效。亦曾服用西药及行拔火罐等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易汗出反复发作至今。

症见易汗出,以头面、背部汗出为主,汗出不得下达,动则汗出,常午睡汗出,有时盗汗,夜睡汗出时喜掀开被子;有时自汗,汗出时无恶风,汗出或恶风寒后觉舒;汗出未换衣酸馊味明显,汗出内衣染黑,急躁时易汗出;患者自诉较常人怯寒明显,穿衣较常人厚且多,就诊时穿羊毛衫、羽绒服(当日气温12~17 ℃,常人身穿一件棉衣外套即可);独睡时下肢不得温,穿衣少时觉头昏沉、欲寐;无身重、无紧束感,感冒时易汗出;同房后次日易腰酸、感冒;健忘,早泄,遗精后阴痛;腰痛晨起明显,活动后缓解;有时口苦,无口干口黏,无阴囊潮湿,有脚气且瘙痒但无水泡。近1年体质量增加10 kg左右,纳食可,睡眠尚可,尿频,饮水较多,饮后即需解小便;晨起小便清长,时而色淡黄,无灼热感,臊味不重;大便成形或偏干如羊屎,臭味不重;舌质偏红,苔白略厚、唇红,脉略弦,沉取有力。张光荣辨证属湿邪郁遏、气机不畅、郁而化热,即成湿遏热伏之证,治法以透湿清热利小便、宣畅气机为主。方选麻杏薏甘汤、三仁汤加减:杏仁10 g,薏苡仁15 g,白豆蔻6 g(后下),姜厚朴10 g,法半夏10 g,通草6 g,滑石15 g(包煎),淡竹叶10 g,麻黄9 g,炒苍术10 g,炙甘草6 g,6剂水煎服,每日1剂。2016年4月6日二诊:服上药后又汗蒸1次,可全身汗出,汗出后觉舒;怕冷较前减轻,穿衣较前减少;夜睡盖被身觉热,及时去被子后未出汗、恶寒;运动后易觉热、汗出,无恶风;小便色转黄,大便转软、色黄、臭味不重,无挂厕,余症无明显变化;舌质偏红、苔白略厚,唇红,脉细略弦。初诊处方加藿香10 g,7剂水煎服。2016年4月14日三诊:服上药后诸症减轻,汗出可彻全身,汗出后觉舒,余无明显不适;舌质偏红、苔根部略厚以白为主,咽稍红,脉弦数略涩。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茵陈15 g,白豆蔻6 g(后下),藿香10 g,滑石15 g(包煎),通草6 g,石菖蒲6 g,浙贝母10 g,射干10 g,薄荷6 g(后下),黄柏10 g,绵萆薢10 g,7剂水煎服。2016年4月21日四诊:服上药后晨起腰痛大为减轻,余症较前继续减轻。服至第3剂时新发口疮,继续服药后口疮加重,停药后口疮缓解,余2剂药未服用;余无明显不适,舌质红、苔根部厚以白为主,脉弦、左脉偏浮。三诊处方去白豆蔻,滑石改用30 g,藿香改用12 g、绵萆薢改用15 g,加砂仁7 g、杏仁10 g,7剂水煎服。2016年5月31日五诊:服完上药后患者自行于当地药店购买上诊处方继续服药,诸症较前缓解,余无明显不适,后停药近1个月;舌质红,苔满布微微黄,脉弦、左尺略沉。守上诊处方10剂。另开处方2:茵陈15 g,车前草10 g,水煎代茶饮10剂,配合送服藿香正气丸。2016年7月26日六诊:服上药后汗出可彻全身,怯寒一症已除,余无明显不适;舌质红,根部苔略厚,脉弦略涩,左尺稍弱。上诊处方去黄柏、薄荷、砂仁、杏仁,藿香减为10 g,加淡竹叶10 g、生地15 g、甘草10 g、牡丹皮10 g,14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大补阴丸。半年后随访已服完最后六诊处方后易汗出、怯寒等症几除,已无不适,与常人无异,病未复发。

按:患者因感受湿邪,湿为阴邪,性黏滞重浊,湿邪侵及人体,致使寒湿内蕴、留滞于脏腑经络,阻滞脏腑气机,气机不畅郁而化热渐成湿热相搏之证,热迫津泄故出现身体局部易汗出之症,以头面、背部等局部汗出为主,腰以下为湿邪所遏而不得汗出。又因湿邪阻滞脏腑经络之气,影响气机的运转,阳气为湿邪所郁遏,不能正常输布顾护周身,故而患者出现较常人明显的怯寒“阳微”之象。遵叶天士“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1]之旨,治法以透湿清热利小便、宣畅气机为主,治疗先后使用麻杏薏甘汤、三仁汤、甘露消毒丹加减。方中生麻黄发汗解表以发卫阳之郁;杏仁宣利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5];薏苡仁、滑石甘淡性寒,清热利湿,疏导下焦,使湿从小便而去;白豆蔻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通草、淡竹叶甘淡寒,清热利湿,利小便以助利湿;法半夏、厚朴辛苦性温,行气散结,因其性温使甘寒之药不碍湿,湿去则热象有所抬头,治以甘露消毒丹加减以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为主,按其左尺脉弱,知阴为热所伤,故配以大补阴丸以救其阴,药后终使湿祛热清,阳通阴复,诸症即除。

猜你喜欢

藿香舌质小便
中暑后别乱喝藿香正气水
藿香
有口臭用藿香煎汤漱口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有口臭用藿香煎汤漱口
为什么人紧张的时候就想小便呢?等
大便便和小便便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中医舌象与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找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