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精神在信息智能时代的价值观

2019-01-09王永炎王燕平白卫国支英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人文精神文明

王永炎,王燕平,白卫国,支英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从事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研究需要重视国学哲理与临床实践的整合,前者是形上学的“道”,后者是形下学的“术”,道与术相辅相成而殊途同归。当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回归重振中医药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国医国药的始源是史前期河图洛书与负阴抱阳太极图一元和合的哲思贯穿的“气-阴阳五行”学说,古代哲学、科学指引着作为“人学”的中医药学的进化发展,进入今天信息智能两化融合的新时代,中医学人深化学习国学,强化人文精神,适应高概念大数据时代的需求,敞开仁德胸怀吸纳东西方文化的精髓,树立敬业求仁求道爱国富强的价值观,营造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和谐开放团结创新的学术氛围,重塑信仰,走出一条中医药学人自己的路。

我们是在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矛盾争斗的背景下,走进新时代的。生物科技克隆多利羊、人工智能机器人、5G智能手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引发社会学术界热议,甚而出现躁扰不安。个人所受的文化教育,超越了家庭、学校、社区甚至国家和地区,通过网络而变成全球性的。若如此名副其实的融合,人类可能合成为单一的大脑、个人、国家。地区、民族等变成其中一个复杂的神经元,光纤和天空将取代神经轴索。今日世界已出现这种大趋势,那么人的根本性、独立性、主体性将可能出现人类社会与东方人文精神的隔离。当然还需要时空的转换,会有漫长的过渡期,当今更重要的是人类文明信仰的重塑。不同时代的思想文化总是既有取代亦复交融的演变模式,我们确信人类的文明必须对自己负责任,我们的观点是继承儒道互补“仁德纯素”整合西方人本主义,包括认知、信息、智能,每一个体需要强化自觉去收获生命的智慧,坚持人文精神给科技文明赋予能量。历史常常在悖论中变革,世事总是乐观与悲观交叉进行的。

人文精神的对面是科技精神,科学理论以数学为基础,追求客观,从西方文化产生出来,发展至今已经脱胎换骨。有学者提出人类的进化,包括现代科技所出发的进化是不可遏制的,它必然会颠覆“人文精神”,也就是改变它们的本能、个性和基本欲望。华夏文明的内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道、自然一体;和而不同和谐社会的终极理想;自强不息的民族特质;厚德载物善于吸收容纳外来文化与科技成果。核心是敬业和诚信,“敬”“诚”两个字就能铸就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灵魂。求真与求异互融,储善与立命互动;富强、和谐、民主与自由、公正、法制结合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当我们走进新时代时,正是想走出一条中国人自己的路。过去的社会是互助的,今天更强调竞争,家族血缘和友善的淡化;享受自然,过分失去了人的自然化;文艺上你情我爱的作品充斥;教育上孩子从进入幼儿园始,家长就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西方的富人一方面拼命挣钱,一方面拼命节俭,祈望上天堂。我们面对挣钱花钱的世俗,亟需重塑信仰,譬如清代张謇儒士41岁才中状元,此后辞官创办大生纱厂,历经磨难建成当时第一大企业集团,并且重视教育创办师范大、中、小学。践行儒家“君子喻于义”求仁求道,生活俭朴艰苦创业是儒商典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未来。”重铸信仰,克服谄媚世俗化,现实是有些人只追求利益,缺少“魂”,魂就是文明。

学习哲学,确信历史常常总是在悖论中行进的。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均在战乱之后减轻赋税劳役予民休养生息而后强国富民;明清时期中国商品市场萌芽,晋商微商兴起,后因闭关锁国遭受列强侵略丧权辱国、民遭涂炭;中国革命从农村发动,穷则思变;改革开放四个现代化与韬光养晦并行,取得了伟大成就;联想到智能机械人普遍化将会对人类生存状态与社会结构发生剧烈的冲击震荡是肯定的,而从根本上否定人文精神无疑是悖论。回顾历史,人文精神与中国新儒学派和西方的文艺复兴相关,魏晋南北朝400年战乱之后迎来的盛唐文化;五代破损后出现宋代新儒学;文艺复兴重建以人为本的罗马希腊文明,人本主义对神本主义具有强大的根本性颠覆以及无穷的发展潜力。中国辛亥革命后于文化上有两条路:一是接受西方理念的新文化运动,另一是伸张传统文化的新儒家,以熊十力、梁漱溟等为代表的学者申明中国文化在现在世界仍有价值,甚至比西方赖以建立强势的科学技术还重要,传统文化绝大部分以“人”为中心,从人本位出发,离不开人生的最高渴望和追求。所以人文精神归结于传统文化是有深刻内在根源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本书是国学基础读本,我在一次中医药学术论坛上了解到,中青年中医学人鲜有读过者,更不要说《十三经注疏》。作为国医高层级人才,读过《论语》《孟子》《尔雅》《左传》的学者已是凤毛麟角了,我主张应补课,缘于国学,儒释道是古代哲学科学的根基,先选《千字文》一书做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本年度读书会的开端。《千字文》出于南北朝王羲之书法作品拓出1000个字,由周兴嗣撰成一篇内涵丰富的四言韵文。文中叙述“人”顺应自然的社会的变迁;重点讲述了人的修身处世的原则,遵循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的伦理道德,抵御社会世俗不良的影响洁身尚同,倡导景行崇贤、克制私欲,淡泊明志储善除恶敬惜时光,临深履薄,夙兴清温的治学敬业尽职尽责,效法甘棠友善和谐建设团队,母仪傅训,如诸姑伯叔向周围的人谦逊好学积淀学养,同气连枝,与学长学生切磋学问探讨研习增添技能,仁慈恻隐之情深化同理心的归属感,尊重病患者聆听疾苦感同身受,学习叙事医学重塑医学伦理,敞开胸怀吸纳东西方古今文明一切精华,崇尚国故惟道是从,做好本职工作。《千字文》还描述了都邑壮丽文治武功与治本于农的田园生活,赞美了那些不为纵权、纵财、纵众的人民甘于“守静笃”而“护正气”的孤独,坚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新时代与时俱进为国家民族有新作为。

互联网、块数据、区块链可带来人类生存系统的巨变,但大概只在发达国家出现,它还需要一个复杂的扩散过程。有专家估计,2050年可能成为人类开始大量应用的节点。先从几个先进经济体扩散到全球,却还要等待人类社会的全面和深度融合,所需过渡期有多长则难以估量,然而本世纪在中国可能进入过渡期,人文精神还将是非常积极的角色。我们今天面对的世界将是跟随人本主义向前进行。中华文明为什么从无断裂而延续,根本所在是西方的神本主义与中国的人本主义截然不同。多神论、一神论,导致焦尔达诺·布鲁诺反对地心说,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宗教裁判为“异端”被火烧死。我们民族的祖先崇拜充满了人本主义思想和人文情怀,孔子、老子的对话充满了仁爱信义,早于西方文艺复兴上千年。华夏文明“气脉相传”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东西方文明整合混成一体具有强大的优势和生命力,人类要为自己负责,相信浩瀚宇宙将共奏天籁之音,荡荡悠长致远。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人文精神文明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请文明演绎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漫说文明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对不文明说“不”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