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艺复兴褶皱的构成特点与现代设计应用

2019-01-08石淑文金红淑

丝绸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艺复兴

石淑文 金红淑

摘要: 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褶皱形式多样且工艺复杂,是现代服装设计中常用的复古元素。文章以提高褶皱在现代服装局部造型表现上的可操作性为目的,首先,将文艺复兴褶皱分为自然褶皱、人工褶皱和复合褶皱3个类型;其次,结合不同类型褶皱的造型特点,从结构、加工方式、材质的利用等阐述现代设计中文艺复兴褶皱形式的传承与变异;最后,归纳并整理文艺复兴褶皱作为复古元素在现代服装局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与文艺复兴褶皱比较,现代褶皱造型简化,功能性减弱,装饰性增强,突出了服装局部造型设计表现力。

关键词: 文艺复兴;自然褶皱;人工褶皱;复合褶皱;复古元素;局部造型

中图分类号: TS941.6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7003(2019)05-0066-07   引用页码: 051202

Abstract: The forms of clothing folds in the Renaissance Period were varied, with complex handicrafts, which are widely used as retro decorative elements in modern fashion desig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mprove the operability of decorative folds in local modeling of modern fashion. Firstly, the decorative folds in Renaissance Period were divided into 3 types: natural folds, artificial folds and composite folds. Secondly, by combining the modeling features of different fold types, the inheritance and variation of Renaissance fold forms in modern design were expound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structure, processing method and material utilization.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modes of Renaissance folds as retro elements in local modeling of modern clothing were concluded and collated induced. Compared with Renaissance folds, modern folds are simplified, the functions decrease and decorative property is enhanced, which highlights the expressive force of local modeling design.

Key words: renaissance; natural folds; artificial folds; composite folds; retro elements; local modeling

文藝复兴是欧洲14—17世纪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运动,唤起了人们对人性的表现和形体的关注。在服装造型上采用上下分裁的方法,形成了与东方服装造型截然区分的“窄衣文化”[1],成为近世纪西洋服装文化的开端。服装的面料精致奢华,服饰褶皱形式多样且工艺复杂,强调表现两性自然特征,使男女服装在性别上彻底分化[2],贯穿并影响了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服饰的发展变化。

本文以文艺复兴时期特有的服饰文化为背景,从造型、材质和工艺等明晰各类型褶皱的构成形式与特点,分析现代服装中褶皱形态的演变,提高复古元素在细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性。

1 文艺复兴褶皱的构成特点

褶皱是将平面造型转化为立体造型的常用手段[3],文艺复兴褶皱造型华丽多样,主要包括自然褶皱、人工褶皱,以及组合了自然褶皱和人工褶皱形态的复合褶皱。其中,自然褶皱以“皱”为形态表现重点[4],通过抽缩、堆积等手法使面料呈现出丰富的褶纹效果;人工褶皱以折叠、层叠及上浆等手法,结合熨烫定型工艺形成具有一定规则和节奏的造型。在视觉效果上,自然褶皱更为活泼灵动,规律褶皱则表现松紧有秩之感[5],复合褶皱则表现了多重视觉层次效果,造型新奇独特。

2 文艺复兴时期的褶皱类型

文艺复兴褶皱主要有悬垂褶、系带褶、普利兹褶、斯拉修裂口褶和拉夫领褶5个类型,常见于女装裙身、男装衣身、领口及袖子等部位。悬垂褶和系带褶属于自然褶皱,分别由面料自重自然下垂,系带抽缩而成形;普利兹褶和拉夫领褶是按一定的尺寸和间距进行折叠、熨烫加工成型的人工褶皱,也称为规律褶皱;斯拉修裂口褶属于复合褶皱。

3 文艺复兴时期褶皱结构特点与现代应用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外观造型的多样化主要由以上褶皱形式对面料进行不同方式的重叠堆积而实现。在各类现代服装中,文艺复兴褶皱作为设计元素被设计师反复使用与诠释。根据文艺复兴褶皱分类,结合其形态特点,本文分析文艺复兴褶皱和现代褶皱在表现形式上的关联与变异。

3.1 自然褶皱结构特点与现代应用

3.1.1 悬垂褶皱结构特点与现代应用

悬垂褶皱主要用于女装的裙身及男装的装饰,通常使用厚重且垂感较好的面料。在结构上,与古希腊时期几乎不经过裁剪,直接将宽大面料包裹人体,通过披挂、缠绕和系带扎结形成形态丰富的衣褶[6]不同,此时的悬垂褶皱根据衣身结构运用了少量的裁剪。

图1(a)[7]227为主教长袍,前侧开口,便于手臂伸出,宽大袍服直至地面形成悬垂褶皱;图1(b)[7]217为圣玛德琳大师的外套,衣身前中心开口,下摆和袖子形成悬垂褶皱。图1(c)[7]214的少女裙采用上下分裁,将外层宽大面料提起固定在裙腰处,不同走向的悬垂褶皱突出了腰臀造型;图1(d)[7]258是日常女装罗布裙,上下分裁,裙腰抽缩,裙身形成蓬松宽大的自然垂褶,裙身的体积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大。

悬垂褶皱在各类现代女装设计中较为常见,主要应用于衣裙下摆,倾向于采用轻薄柔软的面料,与文艺复兴悬垂褶皱所使用的厚重面料形成对比。Naeem Khan(图2(a))和Giambattista Valli(图2(b))的婚纱造型与文艺复兴悬垂褶皱最为相似,借助轻薄且挺括的面料多层重叠形成悬垂褶皱;Vera Wang(图2(c))的连衣裙重叠多层轻透柔软的面料,形成裙摆轻柔飘逸的效果。另外,褶量的大小也展现不同的外观风格,Marchesa(图2(d))和Chloé(图2(e))的连衣裙利用面料性能产生的少量褶皱,表现简洁的造型风格;Rhié(图2(f))的套裙采用轻薄面料,施以大量自然碎褶塑造柔美清新的女性特点。在裙摆的处理上,图2(b)(d)的礼服均采用了前短后长的造型,形成错落有致的自然悬垂褶皱。

3.1.2 系带褶皱结構特点与现代应用

系带褶皱是文艺复兴时期在袖子上常用的褶皱形式。此时的女性外衣多用质地较厚且华丽的织锦类面料,为了满足肩部和肘部的活动需求,袖子采用独立剪裁形式,利用系带将衣身和袖子进行简易的“缝合”,再将前后袖片一段一段地捆绑连接,保持袖子造型合体度及其可穿性。从图3(a)[7]215(b)[7]213文艺复兴初期威尼斯女性的装束中可以看出,内衣修米兹在肩部和肘部露出形成面料的垂吊,巧妙地提升了合体袖子造型的活动性能,与袖子的材质和色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褶皱装饰效果。

现代设计中,系带褶皱不再以提升服装功能为表现重点,而是强调了系带的装饰性及对比效果,增加服装的亮点。图4(a)的上衣在袖山处拼接薄透面料,形成材质的对比和重叠;图4(b)采用衣身同种面料的系带捆绑袖子,形成了材质和色彩的双重对比装饰效果,是Valentino对文艺复兴系带褶皱的复古设计。另外,在服装结构上,利用不对称或对称结构线分割衣片,以穿绳、系带、金属环连接等方式连接相应的衣身部位,是系带褶皱形式的变通形式。图4中Alexander McQueen(c)、Antonio Berardi(d)、MASHA MA(e)品牌的服装在袖子侧缝、前面、背部、腰线等部位做了结构分割,其中,图4(c)在袖子、身前做了结构分割和系带装饰,形成设计元素的呼应与统一;图4 (d)在背部进行分割串带,造型简洁,提高了局部表现力;图4(e)在衣身前中心、公主线以及侧缝等进行结构分割,再以系带形式连接各衣片,凸显个性。

3.2 人工褶皱结构特点与现代应用

3.2.1 普利兹褶结构特点与现代应用

文艺复兴中期以后服装造型逐渐向横宽发展,男服主要突出上半身的宽大,女装则强调下半身丰满的造型。普利兹褶在男装和女装上均有体现,包括单向褶、箱型褶和多层箱型褶。

图5(a)[7]220是施以单向普利兹褶的女性裙装和男性外套,分别凸显了女装下半身和男性上半身的体积感;图5(b)[7]235中的男性裙装同样施以单向普利兹褶,宽松且便于活动,与合体上衣搭配组合成“茄肯”,是文艺复兴德意志风时代常见的男装形式。图5(c)为单向普利兹褶的成形方式,将面料沿着同一方向按相同的量和间距折叠,压烫定型后缝合压褶上端,下端自然下垂,形成规律的褶皱,与现代百褶裙上的压褶近似。

图6(a)[7]217为15世纪末男女裙装中常出现的单层箱型褶,除了增加局部的体积感之外,行走时褶皱的一开一合增强了局部动态效果和视觉层次对比。图6(b)为单层箱型普利兹褶的成形示意,将面料双向向内折叠一部分的量,两侧以单向普利兹褶相结合。

多层箱型普利兹褶主要出现在女装背部,图7(a)[7]236为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女性日间家庭便服,衣身背部后领窝下是量很大的箱型普利兹褶,腰部系腰带,凸显人体的背部曲线。后作为白天常服流行于奥尔良公爵摄政时代(图7(b)),背部的瓦托·普利兹由多层箱型普利兹褶的拖地斗篷构成,背部宽松。多层箱型普利兹褶的结构形成如图7(c)所示,将面料反复折叠成多层压褶,固定上端,下摆形成自然褶皱。

单向和箱型普利兹褶饰在现代设计中被普遍应用,而多层箱型褶较文艺复兴时期的压褶方式有所简化。近10年的秀场作品中,Chloé(图8(a))和Rebecca Taylor(图8(b))设计的裙装利用轻薄柔软的面料制作了较细密的单向褶,有纵向拉长的视觉效果,清爽飘逸。从细部造型设计看,单向普利兹褶和单层箱型普利兹褶多应用在领口、袖口、衣摆、裙摆等部位,提升了服装局部的立体装饰性和设计感。Givenchy(图8(c))在裙子裙摆上用普利兹褶作为局部装饰与背部的抽褶形成呼应;Chloé(图8(d))的上衣从肩部到上臂设有褶饰,从视觉上增加了上半身的量感,形成了特殊的创意造型。

箱型普利兹褶在裙装及其边饰中较为常见,Christian Dior(图8(e))的连衣裙腰部以下施以箱型褶,裙摆散开,自然飘逸;Dice Kayek(图8(f))的连衣裙胸前设计的箱型褶短而有层次感,塑造了胸部丰满的立体造型。Giambattista Valli(图8(g))将多层箱型褶运用在连衣裙裙腰增加了裙子的体积,显得活泼轻快。

3.2.2 拉夫领褶饰结构特点与现代应用

拉夫领是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领造型,起源于德意志风时代德国男女服上带有细小褶饰的立领,如图9(a)[7]232所示。西班牙风时代服装造型不断夸大,衣领逐渐发展成如图9(b)[7]245所示的大褶饰领,成为独立于衣身之外的一个服装部件,通常称作拉夫领[8]。拉夫领由特殊的“8”字形连续波浪环状立体结构形成,细麻布上浆后变硬挺,头部活动极为不便。图9(c)[7]237中的伊丽莎白领在前中心设开口,使后颈高耸呈现前窄后宽的扇形,改善了前期拉夫领在穿戴上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图9(d)[7]232为亨利三世(1551—1589年)时期男女服装上车轮状拉夫领与伊丽莎白领并存的人物群像。

拉夫领多采用细亚麻或细棉布,成品需要3~4m面料,工艺繁琐复杂,其制作流程如图9(e)所示。首先确定用料长度后用浆糊上浆,使面料变得硬挺;其次,确定折痕位置和标记点,按标记点折叠面料,确定领宽与领围布,缝合领围布与褶皱部分;最后,用圆锥形熨斗将褶上下折痕处熨烫成圆弧,固定连接褶的接点(红点),形成规则的“8字”几何立体造型。

拉夫领造型作为复古元素,是现代设计师创造服装立体空间造型的手法之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Alexander McQueen(图10(a))将多层“8字形”褶皱重叠固定,边缘饰以珍珠,精致华丽;Gareth Pugh(图10(b))将夸张的拉夫领固定于衣身,塑造出强烈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Giambattista Valli(图10(c))进一步将不同大小的拉夫领多层堆砌,类似抽象的建筑空间造型;Junya Watanabe(图10(d))利用轻薄且硬挺的纱质面料以“8字”造型为元素反复堆积,形成了材质特有的柔和立体效果。

时装中,拉夫领褶饰化繁为简,表现为波浪褶、抽褶等简化形式,也可以看作是文艺复兴早期小褶饰领的一种回归。Valentino(图10(e))的时装领造型营造出简洁轻快的文艺复兴气息,或独立于衣身单独存在,或单独制作后与衣身连接,或与衣身本就是一體,富有精致的女性韵味。

3.3 复合褶皱结构特点与现代应用

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复合褶皱是斯拉修褶皱。关于斯拉修装饰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瑞士佣兵将敌军的帐篷、旗帜等丝织物撕成条缝补军服,形成质料色彩的有趣对比[9];另一种是来自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划痕,德国士兵为炫耀作战勇武而创造的装饰。由此,斯拉修(slash)裂口装饰作为佣兵文化的衍生物,与大上身配合,是男性与英雄主义的体现。

图11(a)[7]228(b)[7]236的男装分别在袖子和裤子上装饰了斯拉修,单个剪口里的内衣因堆叠形成自然褶皱,人为设置的斯拉修形成了规律性褶皱切口,图11(c)为单个裂口中内衣所形成的褶皱形态。斯拉修褶饰的成型方式类似中国剪纸艺术中的镂空手法,剪开方向包括横向、纵向及斜向,并在裂口两端装饰珠宝增加华美观感。

在现代设计中,斯拉修褶饰通常被定义为“破坏性”设计的一种,主要有撕裂、磨损、剪破、烂花、抽纱、镂空、磨损、腐蚀等手法,除去部分面料或破坏原有面料的组织结构[10],改变原有面料的特性与风格,使服装外观更具层次感和装饰感,形成一种新视觉美感。20世纪70年代的“破烂装”及80年代盛行的“乞丐服”,以“疯狂”“原始”为时尚概念,与优雅的传统审美观念背道而驰。韦斯特伍德与川久保玲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前者善于利用不对称的剪裁,撕扯出破洞和破条,留出未处理的下摆,打造反传统的视觉冲击效果[11];后者多通过破洞和切割的手法,干净利落地表现材质的空间感和层次感,隐约而有趣味性。Valentino(图12(a))以细密的切割、镂空的手法,形成别致的图案,使肌肤时隐时现,优雅迷人;Balmain(图12(b))在棕色合体衣身上采用大面积剪切,性感神秘而帅气;Iris van Herpen(图12(c))采用在较挺括的面料切割立体图案的方法,塑造类似折纸的立体空间造型,视觉效果强烈。One More(图12(d))将牛仔裤以磨损、抽丝的手法把服装做旧做破,是着装者展现个性与复古时尚品味的常用单品。Ottolinger(图12(e))以灼烧的手法将衬衣烧出若干大小不同的破洞,创造出个性前卫的着装风格。

4 结 语

本文将文艺复兴褶皱形式划分为自然褶皱、规律褶皱、复合褶皱3类,从结构、工艺、材料等角度对其造型特点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

1)自然褶皱包括悬垂褶皱和系带褶皱。在现代设计中,悬垂褶皱由于面料的物理性能展现多样的风格,在各类服装中易于应用;系带褶皱的功能性减弱,强调局部的装饰性,提升服装的设计感。

2)人工褶皱包括普利兹褶和拉夫领褶。普利兹褶的三种形式在裙装中使用广泛,长度、褶量、折叠方法及面料性能是塑造不同造型风格的要素;拉夫领褶以夸张、反复等形式塑造创意造型,而在成衣中多为波浪褶、抽褶等简化形式。

3)斯拉修褶为复合褶皱,是文艺复兴时期大体量服饰审美背景下出现的装饰褶皱,归于现代的“破坏性”设计,主要用于表现设计师或着装者的创意和个性。

综上,在文艺复兴时期,褶皱装饰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一种功能性结构;现代服装中的褶饰延续并简化了文艺复兴褶皱的造型手法与工艺,有利于设计元素的提炼,提高服装局部设计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李当岐. 中西方服饰文化比较[J]. 装饰, 2005(10): 22-25.

LI Dangqi. A comparison of dress adornm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J].ZHUANGSHI, 2005(10): 22-25.

[2]刘静轩. 论文艺复兴时期服饰艺术的现代性及其影响[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6(2): 168-172.

LIU Jingxuan. Modernity of renaissance apparel and its influence [J].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3, 46(2): 168-172.

[3]祝佳. 褶皱的历史演变及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借鉴意义[J]. 纺织导报, 2013(12): 71-72.

ZHU Jia.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garment drape and it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in contemporary fashion design [J]. China Textile Leader, 2013(12): 71-72.

[4]赵敏, 吴圆圆, 潘黎晨. 褶裥对服装非常规造型的塑造[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7, 46(1): 35-38.

ZHAO Min, WU Yuanyuan, PAN Lichen. The shaping of unconventional clothing by pleats [J]. Qingfang Gongye Yu Jishu, 2017, 46(1): 35-38.

[5]李飞跃, 胡小燕. 丝绸面料组织与褶皱结构在时装设计中的应用[J]. 丝绸, 2016, 53(11): 41-46.

LI Feiyue, HU Xiaoyan. The application of silk fabrics weave and wrinkle structure in fashion design [J]. Journal of Silk, 2016, 53(11): 41-46.

[6]蒋红英. 服装褶纹元素的演变与立体构成方法探析[J]. 纺织学报, 2011, 32(11): 100-105.

JIANG Hongyi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garment pleats and three-dimensional shaping [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2011, 32(11): 100-105.

[7]ROSS J. A History of Costume in the West[M]. United Kingdom: Thames & Hudson Ltd, 2004.

[8]丁洁雯. 拉夫领的骄傲与传奇[J]. 文明, 2017(1): 114-125.

DING Jiewen. Pride and legend of Ralph [J]. Civilization, 2017(1): 114-125.

[9]李清芳, 李敏. 切口装饰风格在现代时装中的运用[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7, 24(5): 541-544.

LI Qingfang, LI Min. The application of slash decoration style in modern fashion[J]. 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2007, 24(5): 541-544.

[10]罗桂兰. 服装面料再造设计及其艺术表现形式的研究[J]. 毛纺科技, 2017, 45(11): 62-64.

LUO Guilan. Research of design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forms of fabric reconstruction [J]. Wool Textile Journal, 2017, 45(11): 62-64.

[11]姚安琪. 論破坏性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 美术教育研究, 2013(22): 57.

YAO Anqi. On the application of destructive fabrics in fashion design [J]. Art Education Research, 2013(22): 57.

猜你喜欢

文艺复兴
行走在城市的边缘
文艺复兴视角下的同时期中国绘画解读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贵族缘何热衷赞助艺术事业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心沐光影次第绽放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及时行乐”主题
文学作品阅读中不可忽视的背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