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策略

2019-01-07蒋红军

赢未来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蒋红军

摘 要:本文在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梳理的前提下,总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便为提高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切实可靠的实践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利用“互联网+”思维实现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将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便于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切实提高高职毕业生素质。为职业教育另辟蹊径,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动力,推进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产教融合成为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充分发挥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优势,解决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到位、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课程内容设置较为落后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互联网+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新规律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教育”、“产业”双重属性,为社会生产培养大量的生产、管理、服务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取决于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关系。卡尔·波兰尼指出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之间密切关联,职业教育已经深深的嵌入到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当中,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产业得到了颠覆性的改变,服务水平、生产效率、产业融合都得到了有效革新,社会主体之间不再是横向、纵向交集,而是多维互动、联合共生的多元模式。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与政府、高职院校与企业和其他参与主体之间成为发展共同体,通过更为深度的合作来推动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 互联网+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困境

(一)培养目标单一化

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重视度不足。高职院校倡导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实际上综合素质培养并且没有落到实处,高职院校毕业生对未来到企业工作岗位后能否胜任产生质疑,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能保证学生“零距离”上岗,也不能实现职业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1]。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大多遵循政府有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性文件,并没有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没有考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人才输送的过程中,对于人才类型、学生主体情况没有完全掌控。

(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完全兼顾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具体需求,而实际上现行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并不健全,由于缺乏对企业岗位需求的相关调查,盲目的设置课程,导致“随波逐流”的方向下,学生在高职院校所接受的教育并不能满足其毕业后的岗位需求,既不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人才走向市场。

课程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高职院校课程内容较为陈旧,更新速度难以迎合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互联网+”背景下,知识、信息的传播速度均较快,“瞬息万变”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中缺乏现代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导致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和工作实际脱节,学生无法掌握最新的工作技能,进入企业后难以与企业发展步调相一致,也难以满足和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三)职业教育评价方式单一

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的主体,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分为成绩和实操两个部分,而大多数时候教师都忙于自身的工作事务,除了通过试卷测评的方式,并没有关注于学生的实操结果,尤其是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具体情况。企业和学生均没有机会参与到整个评价过程,由教师主导的结果性评价方式,并不能对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剖析。所评价的内容多为课程学习的内容,单一、片面的评价方式无法公平、公正的评价学生具体的学习效果,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

三 互联网+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策略

(一)培养目标复合化

高职教育是为企业发展输送专业人才的主体,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分支,其人才培养目标应遵循社会经济发展大方向,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最终目标,并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来进行调整。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因此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应迎合“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

政府、企业、学校应共同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在大量数据信息的支持下,调整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并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区域人才需求报告,为企业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积极的与高职院校进行有关人才培养的交流,包括自身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生产规模、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积极的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当中。学校层面应充分的考虑到“互联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在国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指引下,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企业人才需求等方面来制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凸显职业教育的职业性。

(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动态化

“互联网+”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对人才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的要求将会进一步提升。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亟待完善,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应迎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根据产业知识的更新来随时调整课程体系架构,便于适应经济新常态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课程体系的建构应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中心,高职院校应充分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来进一步整合、完善和加工企业用人需求,并将其与产业和行业的技术信息相结合,通过分类、集合分析来实现人才需求与行业发展的联动。

高校与企业应建立校企交流平台,保证产业结构发展与人才需求实时匹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更新紧跟产业发展步伐,通过产教融合来实现实时的甲流和互动,促进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高职教育课程评价综合化

“互联网+”为背景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步发展成熟,高职教育课程评价不应循规蹈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已经势在必行。高职教育兼顾教育性与职业性,产教融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方式,教师已经不再是课程评价的主体,而这一主体的构成应涵盖多个方面,包括企业、教师、学校和个人,并且评价的形式应包括外在评价、自我评价、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才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利用大数據处理技术实现高职教育课程评价数字化。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提供了更多可能,建立大数据处理为前提的课程评价系统,整合学校、企业、教师、个人等各个评价主体,在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公正的学习评价。

四 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提高人才质量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成为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成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林夕宝,余景波.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04):32-41.

[2]刘海明,谢志远,刘燕楠.高职教育人才转型的战略思考:推进产教融合,服务产业发展——兼谈高职院校“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2):182-188.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