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射病的死亡病例分析和预防措施

2019-01-07陈惠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9期
关键词:热射病性反应预防措施

李 纯 陈惠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 100050)

热射病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热伤害性疾病。2018年北京市夏季持续高温天气,我院出现多例高温中暑及热射病报告病例,1例重症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高温下劳作,昏迷13 h,伴呕吐,间断出现四肢抽搐,伴心率加快,体温42 ℃,于急诊查化验显示代谢性酸中毒,乳酸升高,心肌酶升高,肝功能异常,肌酐升高,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下降。考虑热射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查体:血压87/59 mm Hg心率145次/分,呼吸20次/分,双瞳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球结膜水肿。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率145次/分,率齐。

1.2 辅助检查。血气:pH 7.375,PCO2 22.7 mm Hg,PO2 47.0 mm Hg,电解质:Na+126.7 mmol/L,K+5.92 mmol/L,Ca2+1.05 mmol/L,LAC 5.55 mmol/L。心肌酶:TnT0.097 ng/mL,TnI 0.717 ng/mL,MYO>1000 ng/mL,CK-MB 5.78 ng/mL,血生化:ALT 104 U/L,AST 187.7 U/L,BUN 10.27 mmol/L,Cr 169.5μmol/L,LDH 535 U/L。凝血功能PT(s)13.70 s,PT(A)76.40%,FDP 64.50 mg/L,D-二聚体20.10 mg/L。血常规:WBC 11.55×109/L,PLT 35×109/L。

1.3 诊疗经过:入院后进行抢救,立即对患者以冰毯进行物理降温,立即快速静脉补液扩容,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以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心率、生命体征平稳。立刻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吸氧,镇静,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纠正酸中毒,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患者突然出现血压下降,脉氧下降,考虑不除外消化道出血引起的气体栓塞,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插管可见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考虑心功能不全,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泵入维持血压。补充凝血物质,血小板,关注消化道出血情况,行床旁血滤治疗。改善循环,保肝,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

2 结 果

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病程中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难以纠正的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剂量升压药物不能维持循环,家属放弃进一步有创抢救,患者死亡。

3 讨 论

热射病(heat stroke,HS)又称重症中暑,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热伤害性疾病。在高温,高相对湿度环境下,露点温度升高,机体汗液的分泌量大于蒸发量,但起不到应有的蒸发散热效果作用,热量在体内进一步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功能失调引起蛋白质变性与细胞损伤[1,4]。临床上表现为高体核温度(40 ℃及以上),皮肤干热,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如意识障碍、谵妄、惊厥、昏迷等,进一步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和凝血异常(DIC),全身感染,全身炎性反应(SIRS)[2]。热射病分为典型热射病(CHS)和劳力性热射病(EHS)。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和反常气候现象的频发,有研究显示自2018年~2022年,已经和将会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显著提高[3]。为此梳理热射病的预防措施是必要且有意义的。

2.1 致病机制与预防措施:在传统认识上,热射病患者的高温反应程度被认为是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决定因素,然而近年的临床和实验证据表明,热细胞毒性、凝血功能、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综合征随后会对肠道和其他器官造成损伤更为重要[5-6]。所以要求临床医师的诊断治疗应把握时机,切中要害。

2.2 温度、湿度、通风、介质的关系:认识温度与湿度的关系以及介质与通风对热射病预防尤为重要。

2.3 热习服训练:对高温作业人群可以热习服训练,“热习服”是机体对热环境刺激的保护性生理反应,表现为反复的热环境刺激下机体对高温的热适应能力加强。进行“热习服”的训练可有效降低热射病的发生。Li等的研究显示:高温湿环境高强度训练前,进行“热习服”训练可以有效地降低EHS的炎性反应程度,保护机体的生理功能,减少MODS的发生率[7]。

2.4 体弱人群的预防措施:老年体弱者,婴幼儿及慢性疾病患者是CHS多发人群,疾病导致产热量增加,散热障碍,汗腺功能障碍,疾病引发的脱水,低钾等人群,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硬化症,肥胖人群等均需加强预防措施,保持在炎热环境下的空气流通,补充水分等。

猜你喜欢

热射病性反应预防措施
热射病是什么?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热射病是种什么病?
房建过程中电气安装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纤维支气管镜下氨溴索肺泡灌洗对非出血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ICU重症监护室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热射病的护理效果评价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