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综合疗效和安全性

2019-01-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3期
关键词:温胆汤利胆胆囊炎

王 亮

(吉林省和龙市人民医院,吉林 延吉 133500)

慢性胆囊炎属于消化系统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很高的临床发病率,以中老年人为主要的发病群体。患者发生该疾病,主要是由于胆囊出现慢性的炎症病变,发病后表现出慢性、结石性的胆囊炎,且右上腹存在反复发作的疼痛,同时伴随恶心、呕吐以及腹胀等症状,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损伤其身体健康[1]。随着近些年来慢性胆囊炎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增加,人们对该疾病的治疗也越来越关注。为了分析温胆汤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组研究随机抽取了72例对象展开分析,并把治疗情况与结果作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借用数字随机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接收治疗的7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分作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6例。对照组有男患者20例、女患者16例;年龄23~77岁,平均(48.5±9.60)岁,采取消炎利胆片进行治疗。研究组有男患者19例、女患者17例;年龄22~78岁,平均(48.0±10.0)岁,采取自拟的温胆汤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对此次研究已经知情同意,并且资料已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确诊为慢性胆囊炎。排除急性发作、服用抗生素、合并有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疾病、合并严重的心脏及肝肾功能疾病患者,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结果表明了差异不明显,可采取进一步的对比,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3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均采取单纯的西药治疗,即口服消炎利胆片,每天口服3次,每次6片,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2.2 研究组:3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均接受自拟的温胆汤进行治疗,主要成分包括:半夏15 g、黄芪10 g、白芍10 g、陈皮12 g、甘草15 g、枳壳15 g、茯苓10 g、柴胡15 g。如果患者存在腹胀、腹痛的症状,则在上述汤药中添加青皮10 g、香附10 g;如果患者合并泥沙样的结石,则在主药方中添加金钱草15 g、鸡内金15 g;如果患者频繁嗳气则添加川楝子15 g、郁金15 g。上述汤药均以水煎煮,每天1剂,煎煮后留汁150 mL,每次取50 mL口服,1天3次,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评估标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其中临床治疗疗效根据《慢性胆囊炎诊断及其治疗方案》的标准进行评价,可以分作治愈、治疗有效以及治疗无效3个级别。其中治愈的评估标准为: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且通过B超检查后提示其胆囊壁已经完全恢复。治疗有效的评估标准为: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B超检查的结果提示胆囊壁厚度较治疗前显著减小,但依旧存在细微毛糙。治疗无效的评估标准为: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等均无显著改善,且胆囊壁的厚度、粗糙程度等也无明显好转,患者的病情加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治疗有效率。

1.4 数据统计处理:本次研究获得的数据均借助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运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来表示,选择χ2来进行检验,P<0.05提示差异显著,对比有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后,对照组36例患者中治愈10例、治疗有效12例、治疗无效14例,临床治疗有效率是61.11%;研究组36例患者中治愈20例、治疗有效11例、治疗无效5例,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6.11%;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安全性情况: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后,对照组36例患者中出现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33%;研究组36例患者中出现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7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一般情况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多与胆囊结石相关,发病后患者往往会存在嗳气、上腹饱胀等临床症状。从西医角度来看,慢性胆囊炎是一种由于受到细菌感染、刺激等所导致的胆囊炎症;而从祖国传统医学的角度来分析,该疾病属于“胆胀、胁痛、黄疸”范畴[2]。在中医学中,认为人体的胆属中清之腑,主要发挥胆汁的储存及输送功能,当患者出现饮食不当、情志消退,或者受到寒暑失调因素的影响时,发生慢性胆囊炎的概率非常高。发病后患者出现湿热内阻、疏泄、失胆气后导致肝气郁结而影响其消散。胆气一旦横逆犯胃就会引起肝胃不和,从而对机体的胆囊功能带来损伤。患者发生胆囊炎后,表现出右上腹疼痛,与此同时还会伴随一定的腹胀感,甚至部分患者合并有反酸、呕吐、恶心等症状,这些在中医学中,均属胃脘痛症状。所以,对慢性胆囊炎患者采取中药治疗的关键,在于疏肝、利胆、清热化湿等[3]。

消炎利胆片是治疗胆囊炎疾病的常用药物,对照组患者接受该药物治疗,能够获得一定效果,但疗效并不尽人意。研究组所运用的温胆汤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被运用,具备化痰清热、调畅气机和的功效。方中的柴胡作为君药,可发挥调理肝气、疏解胆部泄气之功效;黄芪味寒、苦,具备清热泻火、疏肝解郁之效,与柴胡联用共奏升清阳、降浊火之效。枳壳行气、消胀,半夏燥湿、化痰;陈皮行气消胀、理气宽中,搭配柴胡可提升理气、解郁的功效。而陈皮与枳壳配伍可强化行气、止痛之效。茯苓,味甘淡,可发挥健脾、利湿、化痰等诸多效果;甘草、白芍搭配使用可缓解急痛;上述诸药联合使用可发挥化痰祛湿、疏肝理气、止痛解痉等诸多功效。现代药理提示,柴胡能够提升机体免疫能力,黄芪能够保肝利胆、利尿、抗病毒、抗氧化,可促进胆汁的分泌[4]。本次研究的结果提示,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61.11%,显著低于研究组的86.11%,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对慢性胆囊炎患者采取温胆汤治疗的效果显著。与此同时,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8.33%,与研究组的2.78%相比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安全性较高。综上,对慢性胆囊炎患者积极采取温胆汤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疗效,与此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非常低,用药十分安全,该疗法值得广泛推广与使用。

猜你喜欢

温胆汤利胆胆囊炎
温胆汤在明清时期类方的衍化发展❋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乌梅绵茵陈蜜露利胆祛湿
The Mechanism of Regulating Leptin Resistance in Obesity and the In fluence of Adjusting Methylation of OB-R,POMC Gene Promoter of Wendan Decoction (温胆汤)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何泽教授从“邪伏散膏”论治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验案1则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40例临床观察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
利胆止痛片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