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创机械通气在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019-01-07王庆玺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3期
关键词:呼吸机通气重症

王庆玺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重症医学科,辽宁 抚顺 113008)

重症心力衰竭是ICU的常见疾病,有效纠正缺氧、迅速减轻心脏负荷是治疗的关键。笔者对本院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施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取得不错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将本院收治的114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到观察组(n=57例)和对照组(n=57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55~75岁,平均(63.59±5.51)岁;病因:冠心病38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急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左心衰1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55~75岁,平均(63.53±5.56)岁;病因:冠心病36例,风湿性心脏病9例,急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左心衰12例。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等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表示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首日予以美托洛尔(国药准字号为H31020783,由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5~5 mg静脉注射,每日3次。之后予以美托洛尔25~50 mg口服,每6~12小时1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采用EVITERXL,PB840呼吸机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通气模式选择呼气末正压(PEEP)+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IMV)模式或PEEP+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在保证SpO2≥90%的前提下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吸/呼比设置为1/(1.5~2.0),潮气量(VT)设置为6~8 mLkg,PEEP由低到高,FiO2由高到低进行调适,同时适当使用肌松剂、镇静剂等治疗以减轻人-机对抗反应,防止气道压过高。

待患者的血气分析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率<25次/min、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病情稳定后可考虑撤机,先撤机后予以气管插接T管吸氧观察2 h,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可考虑拔管,在拔管前10 min予以5~10 mg地塞米松静脉注射,避免痉挛、喉头水肿诱发窒息。

1.3 观察指标: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NT-proBNP水平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统计均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LVEF分别为(38.26±3.17)%、(38.30±3.19)%;NT-proBNP分别为(2826.48±25.53)pg/mL、(2823.36±25.42)pg/mL;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LVEF分别为(61.15±4.45)%、(50.16±3.42)%;NTproBNP分别为(1651.58±31.19)pg/mL、(1933.29±41.56)pg/mL;两组比较,P<0.05。

3 讨 论

当前关于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仍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案,常规的对症处置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治疗疗效却不是十分令人满意,且治疗后病情极易复发。近几年,机械通气在重症心力衰竭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NT-proBNP水平是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预后及治疗疗效的重要评价指标,NT-proBNP随机BNP的代谢产物,在血液中可存在约2 h,而BNP仅可在血液中存活22 min,因此NT-proBNP是临床常用的监测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相较于常规药物治疗,有创机械通气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选择直接或间断使用,从而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症状。有创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气道通畅程度,并能有效改善机体的氧合和通气,避免二氧化碳蓄积和缺氧现象[2]。笔者体会,在使用无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时,应注意严密监测患者的神志变化、呼吸频率变化等,并注意严密观察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根据患者呼吸节律及临床表现适当调整呼吸机的参数。此外,对于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其分解代谢能力大大增强,所消耗的能量大大增加,极易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因此在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应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如有必要可联合应用静脉营养和胃肠道营养[3]。

综上所述,在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施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猜你喜欢

呼吸机通气重症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重症不惑
不通气的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