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及培养

2019-01-06李迎春

新一代 2019年2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当代大学生培养

李迎春

摘 要:当前,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创新创业环境不佳,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创新创业能力不足。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科技成果,校企共建,创建创新创业教育平臺,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育体系,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特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培养

“创新创业”是指通过学习创造,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获得应有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活动。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综合国力日益提升,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温家宝总理曾提出“应加快建设见效快、投资少的大学城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以便进一步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李克强总理进一步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下,高等院校更应培养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助力大学生就业。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持续沿着“一带一路”走向全球,当代大学生也迎来了创新创业的全新的春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政府扶持和高等院校的指导及支持下加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行列。当代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鲜血液和生机活力,肩负着继承和创新民族复兴大业的伟大使命,拥有相对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信息,但在实际的创新创业过程中,却不尽人意,情况不容乐观。

(一)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和渗透,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愿望普遍有所增强,但依旧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总体较低,特别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相对匮乏,创新创业活动相对滞后。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国家的创新创业政策缺乏全面了解,对国家扶持的创新创业基金项目更是知之甚少。

另外,“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氛围不浓,社会创新创业的土壤欠肥沃,政府对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难以落实到位,高等院校对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短缺,当代大学生对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的认识匮乏,积极性相对不高。总体来说,国家、社会、高等院校和大学生个人在创新创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水平不尽人意,亟待提高。

(二)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特质亟待增强

当代大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自身的特质和能力对创新创业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特质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普遍不高,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和认识匮乏,创新创业规划缺乏前瞻性,决策欠科学性,团队合作精神不强,处理和解决突发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其自主学习能力明显表现匮乏与不足。同时,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特质所表现的知识储备、创新思维、创业准备、创业成果及其创业风险等较为薄弱,创新创业参与度和积极性明显疲乏。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当代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整体认识和理解匮乏,自我学习能力不够,自我约束力低下,创新创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高。

(三)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环境亟待优化

新时期,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大力提倡和鼓励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对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缺乏创新创业的土壤,也没有良好畅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这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难度,增加了他们创新创业的支出成本,削弱了他们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我国相当一部分行业企业的领头羊们大都缺乏长远的投资眼光,更多地注重短平快的经济收益。现有的政策社会环境几乎难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轻松的创新创业环境,加之大学生自身所面临的巨大家庭生活压力及就业压力限制和消减了他们创新创业的想法,阻碍了他们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国家、社会、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应四位一体加大对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和指导,打造良好畅通的创新创业环境,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让当代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

二、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一)完善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育体系

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成果,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为当代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把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他们的创新创业素养;配套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内实践基地,聘请一些综合素养高、创新创业经验丰富的专家带领和指导大学生开展科研工作,充分挖掘和积极发挥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并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资金扶持力度并真正落实到位,全方位地锻炼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增强校企合作,寻求企业行业深度支持

行业企业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学习的平台,锻炼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支柱。高等院校要加强与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依托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一带一路”发展,强化行业企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利用“互联网+”创建校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通过“众创空间”“创业产业园”“创业孵化园”等平台积极寻求企业行业深度支持,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实践、协作及沟通能力,助力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

(三)提升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特质

当代大学生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起继承和创新民族复兴大业的伟大使命,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鲜血液和发展动力。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特质,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长远策略,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特质,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以便积极有效地应对社会的变化,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同时,当代大学生在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实地调研论证,准确把握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理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抓住与自己相匹配的创新创业机遇,积极主动投身于创新创业。

总之,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依托“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大背景,国家、社会、行业企业,高校四位一体,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特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助力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徐丹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提升[J].亚太教育,2019(7).

[2]孟丽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素质拓展,2019(8).

[3]熊韦锐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及培养途径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6).

[4]刘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J].读与写杂志,2019(6).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当代大学生培养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