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养殖问答(16)

2019-01-05高光明陈昌福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5期
关键词:菱角茭白水坑

高光明 陈昌福

79.怎样在茭白田中养殖小龙虾?

(1)池塘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保水力强、耕层深厚、肥力中上等、面积在一亩以上的池塘均可用于种植茭白并养殖小龙虾。

(2)水坑修建。沿堤埂内四周开挖宽1.5~2m、深0.5~0.8m的环形水坑,池塘较大的中间还要适当地开挖中间沟,中间沟宽0.5~1m,深0.5m,环形水坑和中间沟内投放用轮叶黑藻、眼子菜、苦草、菹草等沉水性植物制作的草堆,塘边角还要用竹子固定浮植少量漂浮性植物如水葫芦、浮萍等。水坑开挖的时间为冬春茭白移栽结束后,总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8%,每个水坑面积最大不超过200m2,可均匀地多开挖几个水坑,开挖深度为1.2~1.5m,开挖位置选择在池塘中部或进水口处,水坑的一边要靠近池埂,以便于投喂和管理。开挖水坑的目的是在于施用化肥、农药时,让小龙虾集中在水坑避害,在夏季水温较高时,小龙虾可在水坑中避暑;方便定点在水坑中投喂饲料,饲料投入水坑中,也便于检查小龙虾的摄食、活动及虾病情况;水坑亦可作为防旱蓄水等。在放养小龙虾前,要将池塘进、排水口安装网栏设施。

(3)防逃设施。防逃设施简单,用硬质塑料薄膜埋入土中20cm,土上露出50cm即可。

(4)施肥。每年的2-3月种植茭白前施底肥,按照每亩面积用腐熟的猪、牛粪和绿肥1500kg,钙镁磷肥20kg,复合肥30kg。翻入土层内,耙平耙细,肥泥整合,即可移栽茭白苗。

(5)选好茭白种苗。在9月中旬至10月初,于秋茭采收时进行选种,以浙茭2号、浙茭911、浙茭991、大苗茭、软尾茭、中介壳、一点红、象牙茭、寒头茭、梭子茭、小腊茭、中腊台、两头早为主。选择植株健壮,高度中等,茎秆扁平,纯度高的优质茭株作为留种植株。

(6)适时移栽茭白。茭白用无性繁殖方法种植,长江流域于4-5月间选择那些生长整齐,茭白粗壮、洁白,分蘖多的植株作为种株。用根茎分蘖苗切墩移栽,母墩萌芽高33~40cm时,茭白有3~4片真叶。将茭墩挖起,用利刃顺分蘖处劈开成数小墩,每墩带匍匐茎和健壮分蘖芽4~6个,剪去叶片,保留叶鞘长16~26cm,减少蒸发,以利提早成活,随挖、随分、随栽。株行距按栽植时期,分墩苗数和采收次数而定。双季茭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行距1m,小行80cm,穴距50~65cm,每亩1000~1200穴,每穴6~7株苗。栽植方式以45°斜插为好,深度以根茎和分蘖基部入土,而分蘖苗芽稍露出水面为度,定植3~4天后检查一次。如栽植过深的苗,稍提高使之浅些。如栽植过浅的苗,宜再压下使之深些,并做好补苗工作,以确保全苗。

(7)放养小龙虾。在茭白苗移栽前10天,对水坑进行消毒处理。新建的水坑,一定要先用清水浸泡7~10天后,再换新鲜的水继续浸泡7天后才能放虾,每亩面积可放养2~3cm的小龙虾虾种0.5~1万尾,应将小龙虾种投放在浅水及水葫芦浮植区;在小龙虾种投放时,用3%~5%的食盐水浸浴鱼种5分钟,以防疾病的发生。同时每亩水面放养鲢、鳙鱼各50尾,每天投喂精料1次,投料1~2.5kg。

(8)科学管理。①水质管理。茭白池塘的水位应根据茭白生长发育特性灵活掌握,以“浅-深-浅”为原则。萌芽前灌浅水30cm,以提高土温,促进萌发;栽后促进成活,保持水深50~80cm;分蘖前仍宜浅水80cm,促进分蘖和发根;至分蘖后期,水深加深至1~1.2m,控制无效分蘖。7-8月高温期,宜保持水深1.3~1.5m,并做到经常换水降温,以减少病虫危害。雨季宜注意排水,在每次追肥前后几天,需放干或保持浅水,待肥吸收入土后再恢复到原来水位。每半个月投放一次水草,沿田边环形沟和田间沟多点堆放。②饲料投喂。根据季节辅喂精料,如菜饼、豆渣、麦麸皮、米糠、蚯蚓、蝇蛆、渔用颗粒饲料和其他水生动物等。可投喂自制混合饲料或者购买鱼类专用饲料,也可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如螺蚌肉、鱼肉、蚯蚓或捞取的枝角类、桡足类以及动物屠宰厂的下脚料等,沿田边四周浅水区定点多点投喂。投喂量一般为虾体重的5%~10%。采取“四定”投喂法,傍晚投料要占全日量的70%。每天投喂两次饲料,早8-9时投喂一次,傍晚18-19时投喂一次。③合理施肥。茭白植株高大,需肥量大,应重施有机肥作基肥。基肥常用人畜粪、绿肥,追肥多用化肥,宜少量多次,可选用尿素、复合肥、钾肥等,禁用碳酸氢铵;有机肥应占总肥量的70%;基肥在茭白移植前深施;追肥应采用“重-轻-重”的原则,具体施肥可分四个步骤:在栽植后10天左右,茭株已长出新根成活,第一次追肥按照每亩施人粪尿肥500kg,称为提苗肥;第二次追肥在分蘖初期每亩施人粪尿肥1000kg,以促进生长和分蘖,称为分蘖肥;第三次追肥在分蘖盛期,如植株长势旺盛,可免施追肥;第四次追肥在孕茭始期,每亩的面积施腐熟粪肥1500~2000kg,称为催茭肥。④茭白用药。应对症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混养的虾没有影响的农药,如杀虫双、叶蝉散、乐果、敌百虫、井冈霉素、多菌灵等。禁用除草剂及毒性较大的呋喃丹、杀螟松、三唑磷、毒杀酚、波尔多液、五氯酚钠等,慎用稻瘟净、马拉硫磷。粉剂农药在露水未干前使用,水剂农药在露水干后喷洒。施药后及时换注新水,严禁在中午高温时喷药。

孕茭期有大螟、二化螟、长绿飞虱,应在害虫幼龄期,按照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100g加水75~100kg泼浇或用90%敌百虫和40%乐果1000倍液在剥除老叶后,逐棵用药灌心。立秋后发生蚜虫、叶蝉和蓟马,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200~300g加水50~75kg喷洒,茭白锈病可用1∶800倍敌锈钠喷洒,效果良好。

(9)茭白采收。茭白按采收季节可分为一熟茭和两熟茭。一熟茭,又称单季茭,在秋季日照变短后才能孕茭,每年只在秋季采收一次。春种的一熟茭栽培早,每墩苗数多,采收期也早,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采收。夏种的一熟茭一般在9月下旬开始采收,11月下旬采收结束。茭白成熟采收的标准是:随着基部老叶逐渐枯黄,心叶逐渐缩短,叶色转淡,假茎中部逐渐膨大和变扁,叶鞘被挤向左右,当假茎露出1~2cm的洁白茭肉时,称为“露白”,为采收最适宜时期。夏茭孕茭时,气温较高,假茎膨大速度较快,从开始孕茭至可采收,一般需7~10天。秋茭孕茭时,气温较低,假茎膨大速度较慢,从开始孕茭至可采收,一般需要14~18天。不同品种孕茭至采收期所经历的时间不同。茭白一般采取分批采收,每隔3~4天采收一次。每次采收都要将老叶剥掉。采收茭白后,应该用手把墩内的烂泥培上植株茎部,既可促进分蘖和生长,又可使茭白幼嫩而洁白。

(10)收虾。5月开始可用地笼、小龙虾笼开始对小龙虾捕捞收获,将地笼固定放置在茭白塘中,每天早晨将进入地笼的小龙虾收取上市。直至6月底可放干茭白塘的水,彻底收获。有条件的可实行小龙虾的两季饲养。

80.怎样在菱角田里养殖小龙虾?

菱角又称菱、水栗等,是一年生浮叶水生草本植物,菱肉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嫩果可生食,老熟果含淀粉多,或熟食或加工制成菱粉。收菱后,菱盘还可当作饲料或肥料。

(1)菱塘的选择和建设。菱塘应选择在地势低洼、水源条件好、灌排方便的地方。菱塘的面积一般以0.5~1公顷为宜,水深不超过150cm、风浪不大、底土松软肥沃的河湾、湖荡、沟渠、池塘适宜种植菱。

(2)菱角的品种选择。菱角的品种较多,有四角菱、两角菱、无角菱等。从外皮的颜色上又可分为青菱、红菱、淡红菱三种。四角菱类有馄饨菱、小白菱、水红菱、沙角菱、大青菱、邵伯菱等;两角菱类有扒菱、蝙蝠菱、五月菱、七月菱等;无角菱仅有南湖菱一种。最好选用果形大、肉质鲜嫩的水红菱、南湖菱、大青菱等作为种植品种。

(3)菱角栽培。①直播栽培菱角。在2m以内的浅水中塘中种菱,多用直播。一般在温度稳定在12℃以上时播种,例如长江流域宜在清明前后7天内播种,而京、津地区可在谷雨前后播种。播前先催芽,芽长不要超过1.5cm。播时先清池,清除野菱、水草、青苔等。播种方式以条播为宜,条播时,根据菱池地形,划成纵行,行距2.6~3m,每亩用种量为20~25kg。②育苗移栽菱角。在水深3~5m地方,直播出苗比较困难,即使出苗,苗也纤细瘦弱,产量不高,此时可采取育苗移栽的方法。一般可选用向阳、水位浅、土质肥、排灌方便的池塘作为苗地,实施条播。育苗时,将种菱放在5~6cm浅水池中利用阳光保温催芽,5~7天换一次水。发芽后移至繁殖田,等茎叶长满后再进行幼苗定植,每8~10株菱盘为一束,用草绳结扎,用长柄铁叉叉住菱束绳头,栽植水底泥土中,栽植密度按株行距1m×2m或1.3m×1.3m定穴,每穴种3~4株苗。

(4)小龙虾苗种的放养。在菱塘里放养小龙虾苗种,方法与茭白塘放养小龙虾苗种基本上是一致的。在菱塘苗移栽前10天,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在虾种投放时,用3%~5%的食盐水浸浴虾种5分钟,以防小龙虾的疾病发生。同时配养规格为15cm左右的鲢、鳙或7~10cm的鲫30尾。

在菱角和小龙虾的生长过程中,菱塘管理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①建菱垄。等直播的菱苗出水后,或菱苗移栽后,就要立即建菱垄,以防风浪冲击和杂草漂入菱群。方法是在菱塘外围,打下木桩,木桩长度依据水的深浅而定,通常要求入土30~60cm,出水1m,木桩之间围捆草绳,绳直径1.5cm,绳上系水花生,每隔33cm系一段。②除杂草。要及时清除菱塘中的槐叶萍、水鳖草、水绵、野菱等,由于菱角对除草剂敏感,必要时进行手工除草。③水质管理。移栽前对水域进行清理,清除杂草水苔,捕捞草食性鱼类。为提高产品质量,灌溉水一定要清洁无污染。生长过程中,水层不宜大起大落,否则影响分支成苗率。移栽后到6月底,保持菱塘水深20~30cm,增温促蘖,每隔15天换水一次。7月份后随着气温升高,菱塘水深逐步增加到45~50cm。在盛夏可将水逐渐加深到1.5m,最深不超过2m。采收时,为方便操作,水深降到35cm左右。从7月开始,要求每隔7天换水一次,确保菱塘水质清洁,在红菱开花至幼果期,更要注意水质。④施肥。菱苗栽后15天已基本活棵,按照每亩洒施5kg尿素提苗,1个月后猛施促花肥,施磷酸二铵10kg,促早开花,争取前期产量。初花期可进行叶面喷施磷、钾肥,方法是在50kg水中加0.5~1kg过磷酸钙和草木灰,浸泡一夜,取其澄清液,每隔7天喷洒一次,共喷洒2~3次。以上午8-9时,下午16-17时喷肥为宜。等全田90%以上的菱盘结有3~4个果角时,再施入三元复合肥15kg,称为结果肥。以后每采摘一次即施入复合肥10kg左右,连施三次,以防早衰。⑤病虫害防治。菱角的虫害主要有菱叶甲、菱金花虫等,特别是初夏雾雨天后,虫害增多,一般农药防治用80%杀虫单400倍液、18%杀虫双500倍液,如发现蚜虫,用10%吡虫啉2000倍液进行喷杀。

菱角的病害主要有菱瘟、白烂病等,在闷热湿度大时易发生。防治方法:一是采用农业防治,就是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洁;二是在初发时,应及时摘除,晒干烧毁或深埋病叶;三是化学防治,发病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或50%多菌灵600~800倍液喷雾,从始花期开始,每隔7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

(5)加强投喂。根据季节辅喂精料,如菜饼、豆渣、麦麸皮、米糠、蚯蚓、蝇蛆、颗粒饲料和其他水生动物等。可投喂自制混合饲料或者购买鱼饲料,定时定量进行投喂。投喂量一般为鱼虾体重的5%~10%,采取“四定”投喂法,傍晚投料要占全日量的70%。

(6)菱角采收。菱角采收,自处暑、白露开始,到霜降为止,每隔5~7天采1次,共采收6~7次。采菱时,要做到“三轻”和“三防”。所谓“三轻”,即提盘轻,摘菱轻,放盘轻;所谓“三防”,即一防猛拉菱盘,植株受伤,老菱落水;二防采菱速度不一,老菱漏采,被船挤落水中;三防老嫩一起抓。总之,要老嫩分清,将老菱采摘干净。

猜你喜欢

菱角茭白水坑
太湖茭白
拍拍城市里的小水坑
螃蟹和菱角
难以忘怀的江南味
给“菱角”洗澡
“黑心”茭白
采菱角
长了黑点的茭白就不能食用?
跳水坑
I Like Rainy 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