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替卡韦联合乙肝疫苗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9-01-05林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4期
关键词:转换率表面抗原滴度

林彦

乙肝病毒(HBV)感染在现如今开始成为国际化的一种健康问题。有研究认为, 到2010年的时候已经存在有13%的人群出现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状况, 而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当中存在1/4的人群会随着病情迁移而表现出肝纤维化状况,会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 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危产生严重威胁[1]。抗病毒治疗是对慢性乙肝进行治疗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案, 现如今在已知的抗病毒药物当中主要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等相关药物。本文分析对慢性乙肝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乙肝疫苗进行治疗的效果, 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 每组25例。常规治疗组中男女比例为12∶13, 年龄26~71岁, 平均年龄(45.8±15.4)岁;联合治疗组中男女比例为13∶12, 年龄25~68岁, 平均年龄(44.7±13.2)岁。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慢性乙肝患者, 诊断符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中关于慢性乙肝的诊断标准。本文均排除入组2周之前存在干扰素或者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排除存在甲肝和丙肝等其他病毒性肝炎的患者, 排除肝硬化或代谢性肝病的患者, 排除存在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治疗组患者选择单纯恩替卡韦进行治疗,采用0.5 mg的恩替卡韦口服给药, 1次/d。联合治疗组患者选择恩替卡韦联合乙肝疫苗进行治疗, 恩替卡韦用法用量和常规治疗组相同, 同时为患者采用重组乙肝疫苗, 选择60 μg进行皮下注射, 每2周为患者进行1次治疗。

1.3 观察指标 选择采用荧光定量方法来检验两组患者的血清标志物(HBV-DNA), 主要以治疗后HBV-DNA≤300 Copies/ml定义为HBV-DNA下降, 对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eAg血清转换率进行检验, 并作出记录和比较;对于两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定量进行测验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进行检验, 主要包括HA、LN、CⅣ、PCⅢ。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 DNA下降率比较 治疗后, 联合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 DNA下降率分别为68.00%(17/25)、80.00%(20/25), 常规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 DNA下降率分别为36.00%(9/25)、52.00%(13/25), 联合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 DNA下降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HA、LN、CⅣ、PCⅢ水平分别为(109.5±15.4)、(106.6±13.7)、(100.6±9.3)、(37.4±5.5)μg/L, 常规治疗组 HA、LN、CⅣ、PCⅢ水平分别为(128.6±12.3)、(130.7±16.6)、(110.5±8.5)、(44.3±4.3)μg/L, 联合治疗组 HA、LN、C Ⅳ、PCⅢ水平均优于常规治疗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表面抗原滴度和表面抗体滴度比较 治疗后, 联合治疗组表面抗原滴度和表面抗体滴度分别为(0.3±0.1)ng/ml、(31.5±7.4)IU/ml, 常规治疗组表面抗原滴度和表面抗体滴度分别为(0.9±0.2)ng/ml、(26.5±4.0)IU/ml, 联合治疗组表面抗原滴度和表面抗体滴度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乙肝病症会表现出慢性进行性的进展, 因为乙肝病毒感染在全世界范围之中都具有较大的流行性, 所以慢性乙肝现在开始成为全世界严重的一种公共卫生问题[2-6]。恩替卡韦属于一种鸟嘌呤核苷类似物, 它是一种新一代的抗乙肝病毒类药物, 这种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基因屏障, 能够应用于乙肝病毒的反转录酶, 可以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前进组反转录负链形成, 也能够有效抑制病毒正链的合成, 这样就能够生成强效的抗病毒活性, 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这种药物联合乙肝疫苗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就能够发挥出必然的治疗价值。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联合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为68.00%(17/25)、HBV DNA下降率为80.00%(20/25), 常规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为36.00%(9/25)、HBV DNA下降率为52.00%(13/25)。联合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下降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联合治疗组HA、LN、CⅣ、PCⅢ水平分别为(109.5±15.4)、(106.6±13.7)、(100.6±9.3)、(37.4±5.5)μg/L, 常规治疗组HA、LN、C Ⅳ、PC Ⅲ水平分别为(128.6±12.3)、(130.7±16.6)、(110.5±8.5)、(44.3±4.3)μg/L。联合治疗组 HA、LN、CⅣ、PCⅢ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表面抗原滴度为(0.3±0.1)ng/ml、表面抗体滴度为(31.5±7.4)IU/ml, 常规治疗组表面抗原滴度为(0.9±0.2)ng/ml、表面抗体滴度为(26.5±4.0)IU/ml。联合治疗组表面抗原滴度及表面抗体滴度均小于常规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和临床的相关文献具有一致性, 能够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

综上所述, 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过程中为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乙肝疫苗进行治疗, 能够取得确切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指标, 帮助患者提升血清转换率, 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转换率表面抗原滴度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截短片段P165在酵母中表达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抗核抗体荧光模型与滴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分析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资源量储量转换规律
浅析天然气部分氧化法制乙炔的反应平衡
太阳能硅片表面损伤层与转换率的研究
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因素
双联金标试剂在无偿献血筛查中的应用
胶体金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效果对比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