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品种结构调整 支撑茶产业升级
——谈秦巴山区茶树良种化工作

2019-01-04曾建明杨亚军王新超陈丽

中国茶叶 2019年9期
关键词:秦巴山区种苗茶树

曾建明,杨亚军,王新超,陈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10008

秦巴山区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水上游的秦岭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地跨甘肃、四川、陕西、重庆、河南、湖北六省市,包括76个县(市、区)。秦岭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和南北气候划分标志线的主要组成部分,岭南、岭北无论是地理风貌、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条件迥异。

秦巴山区总体表现为区域内峰谷纵横、地形复杂、山高坡陡海拔落差大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总体较温和,四季分明,降雨量较充沛,雨热同季特点较明显,但是局部小气候特征明显。秦岭南侧属亚热带范围,适宜茶树生长,秦巴山区内产茶县(区)达到50个,跨江北和西南两大茶区。

秦巴山区种茶历史悠久,早在3 000多年前就有产茶的记载,是我国最早利用茶叶的地方之一。唐朝陆羽《茶经》中记载的“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中的巴山峡川即今四川东部、重庆和湖北西部一带,是秦巴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世纪初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崛起和茶产业的全面复兴,茶产业在山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突显。秦巴山区各宜茶县纷纷将茶产业列为地方农业支柱产业和脱贫攻坚的产业抓手予以大力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到2018年,秦巴山区的茶园总面积达到45万hm2,占全国的15.4%。

一、秦巴山区茶树良种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传统产业发展思路、生态环境条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制约,秦巴山区茶树良种化起步较晚,并且推进速度较慢。到2018年末,秦巴山区茶树良种化整体水平仅为30%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0%左右)。

秦巴山区栽培的茶树品种无论是群体种还是无性系品种,来源较为复杂,既有茶区长期栽培过程中通过自然和人工选择保留下来的群体种如紫阳群体种、南江大叶种,也有从区域外引进的四川中小叶种、湖南中小叶种和福鼎大白茶;既有从本区域种质资源中选育的无性系品种如陕茶1号、云顶早、云顶绿,也有引种于长江中下游的育成品种;既有经过严格育种程序由正规育种单位育成、经过审(认、鉴)定或国家登记的品种,也有未对品种特征、特性进行科学鉴定的新发现的育种材料。

相比国内一些茶叶主产区,秦巴山区茶树良种化过程中既有个性化问题,也有一些共性问题[1],总体来说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品种与良种概念混淆,栽培品种参差不齐

品种是指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性状和特性相对一致而稳定,且已有生产栽培的茶树群体。品种命名一般综合产地(育成单位)、品种特征、适制性、抗逆性等多方面因素,我国作为茶树原产地和栽培历史悠久的国家,茶树品种繁多。品种按来源划分为地方品种(如福鼎大白茶、云南大叶等)和人工育成品种(如龙井43、中茶系列、浙农系列等);按繁育方式可以分为有性系(即种子繁殖)和无性系;按树型可以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按叶片大小可以为大叶类、中叶类和小叶类;按物候期可以分为特早生、早生、中生、晚生等;按适制性可分为适制绿茶、适制红茶、红绿兼制和适制青茶(乌龙茶)品种。

良种则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其内涵会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求而发展,良种的具体指标是与时俱进的。一般而言,良种是指在一定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和栽培、采制制度下,相对当地原有栽培品种能够达到高产稳产,制茶品质优良,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病虫害和自然灾害抵抗能力较强的品种[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良种的基本要求从群体种提高到了无性系,农业农村部统计良种化率时仅限于无性系品种比例。同时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不同茶类、同一茶类不同品类、同一品类不同生产企业对良种的认识也不断细分,形成各自对良种内涵的要求。

当前秦巴山区良种化过程中,部分地区对良种时效性、区域性、适制性的认识不够,品种引进推广过程中出现不加选择区分,盲信各级审(认、鉴)定或国家登记品种,盲目跟风新、奇、特品种,不加试验盲从一些育种或育苗者的“建议”,从而导致区域内栽培品种良莠不齐。

2.对无性系良种的价值认识不足,良种化工作积极性不高

无论是国内茶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江南、华南和部分西南茶区,还是国外的一些产茶强国的经验均已证明,无性系良种对茶产业健康发展具有支撑性和基础性作用。相对于群体种,无性系良种的选育程序严格,需要对育种材料进行长期的多年多点的重复鉴定,育种者对品种特性具有清晰的认知。同时,同一品种的无性系茶苗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在相同的生产栽培条件下,在生育特性、物候期、芽叶性状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为开展茶园管理、采摘和加工的标准化、机械化提供了基础,使得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

秦巴山区在推进无性系良种化过程中对无性系良种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本地群体种已很好地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过分强调群体种的优势,看不到群体种的缺点和无性系良种的优势,固步自封不愿意推陈出新;二是虽然接受无性系良种的优点,但简单地认为无性系良种就是采用短穗扦插繁育的种苗,将历史上认定为国家级或省级群体种进行养穗扦插育成的就是无性系种苗。但以此种苗建立的茶园其实质仍然是群体种茶园,未能有效解决群体种茶园存在的发芽不整齐、芽叶颜色花杂、芽叶长度和肥壮度不一致等突出问题。

3.“引、选、繁、推”脱节,主栽品种不明确

本世纪以来,秦巴山区各产茶省、市、县均花了较大工夫从外地引进品种,据不完全统计,整个秦巴山区栽培的无性系茶树品种不少于40个(已剔除各地区重复引种状况)。这些品种既有本区域育成的无性系品种,如四川省育成的名山131、特早213,湖北省育成的鄂茶1号、鄂茶10号,重庆市育成的巴渝特早,陕西育成的“陕茶1号”等;也有大量从外地引进的品种,如中茶108、中茶302、龙井43、龙井长叶、平阳特早茶、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云6号、白叶1号、中黄1号、中黄2号、乌牛早等,以及其他新、奇、特品种。但是品种引进后的后续工作存在脱节现象,有的地方未组织开展适宜推广的主栽品种鉴定筛选工作,有的筛选出了适宜的推广品种但未能建立足够的种苗繁育体系,不能形成有效供给,有的地方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未能建立与之匹配的政策制约了适宜品种的推广应用。

“引、选、繁、推”的脱节,导致各地区品种数量虽多,但除个别品种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一定的栽培面积外,绝大部分品种的累计栽培面积不到340 hm2,未能实现规模效应。

4.区域内良种种苗繁育供应能力严重不足

秦巴茶区近年产业规模扩张和改种换植规划所需种苗量较大,但种苗供应主要来源于区域外。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良种繁育能力建设滞后,由于良种繁育能力形成周期较长,从引种试验到形成规模育苗能力一般需要3~5年,业主对良种繁育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二是近年来区域内产业发展的种苗投入主要依靠政府,部分地方在种苗招标过程中实行低价中标的一刀切管理,而忽视了品种、种苗质量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常常出现中标种苗品种落后、质量差的现象;三是秦巴山区相对周边的川西等其他雨水充沛、气候温暖地区而言,育苗出圃率较低,单位成本高,即使本地繁育的种苗就地移栽成活率高也难以进入本地种苗供应体系而抑制了本地企业育苗的积极性。

5.注重引进品种,不重视配套技术

近年来,各地在推进良种化过程中,良种不高效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3种类型:一是新建无性系茶园成园周期长,部分茶园甚至5年不能正常投产;二是茶树生长势弱,不能形成健壮骨干枝和生产蓬面;三是引进品种与产品定位或加工工艺存在偏差。

产生良种不高效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建园工作不扎实,建园过程中未能做到深翻土壤、开沟重施底肥强根系;二是幼龄期的标准定剪塑骨干、间作抑草勤追肥培壮苗工作不到位;三是引种调研不扎实,引进品种不能满足引种目标或不能根据品种特性研发新产品或调整生产工艺,导致引进品种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

二、推进秦巴山区茶树品种结构调整路径

1.统一思想,树立品种结构调整事关茶产业成败的意识

当前我国茶产业无论是产业规模、效益,还是社会对产业的认可均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茶产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当前我国茶产业转型的压力来源是多方面的:一是新兴市场带来的新增供给需求,二是传统茶产品结构性过剩带来的供给侧改革,三是关键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等供应短缺引起的生产方式变革,四是科技发展和资金投入提升带来的创新驱动和资本驱动的生产变革。品种作为产业基础性和支撑性的要素,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性环节。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要充分发挥产业发展的规划者、引导者的作用,思想上要牢牢树立加速品种结构调整事关秦巴山区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事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山区茶农的稳定脱贫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识,要自觉主动推进良种化工作。

2.多方合作,建立完善良种繁育体系

当前整个秦巴山区范围内茶产业科研创新能力薄弱,整个区域内仅有一个市级农科院(所)有茶叶方面的专业研究团队。利用秦巴山区区域种质资源育成的茶树品种仅有南江1号、南江5号、陕茶1号、云顶早、云顶绿等5个,但除了陕茶1号已实现规模化育苗外,云顶早、云顶绿每年的供苗量仅500多万株。

下一步秦巴山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在政府引导下与国家、省级科研院校、企业联合建立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良种繁育体系,形成种质资源发掘、新品种选育、引种试验、配套技术中试熟化、种苗繁育推广相结合的“育繁推”一体化良种繁育体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解决秦巴山区良种化过程中的技术瓶颈。

3.针对产业发展趋势,加强主推品种引进筛选

到2017年,通过审(认)定的国家级无性系品种117个,省级无性系良种超过200个,获得登记的无性系近10个[3],但秦巴山区自主育成品种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需通过引种筛选适合秦巴茶区产业特色和升级发展所需品种。建议引种试验中可以重点关注以下5个方面的品种:一是适宜机械化采摘的茶树品种,品种是实现鲜叶机采的关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2009年开始机采茶树品种的研究,目前已育成了中茶501、中茶502等系列机采新品种和新品系;二是适宜加工区域内传统品质特点的新品种,秦巴山区传统上是一个高香优质茶区,大部分茶区所产茶叶以栗香为主,部分区域以清香或特殊花香为主,因此可根据不同县(区)的品质特点选择品种进行引种试验;三是引进专用或特异品种,如高氨基酸品种,叶色白化、黄化或紫色品种,筛选适宜在秦巴山区种植的品种;四是养分高效品种,秦巴山区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存在大量砂壤、砾石砂壤等保水保肥能力较差的土壤,选择适应性强、养分利用率高、耐贫瘠能力强的品种不仅可提高产量,同时也可为有机茶生产提供种源;五是引进筛选高聚硒茶树品种,秦巴山区是我国重要的富硒土壤分布区,其中陕西安康、川东北是全国有名的富硒带,高硒茶是当地茶产业重要特色之一。

4.改进短穗扦插育苗技术,推广设施基质育苗

秦巴山区受秦岭南北分界线和大陆季风的双重影响,全年雨热同季性强,绝大部分地区冬、春干旱明显,夏、秋常出现伏旱。传统露地育苗按种苗生育期一般最适移栽期为秋末冬初或春初,但秦巴山区在此阶段移栽常常因为干旱导致成活率较低,并且夏季易受伏旱影响。

改进育苗技术,提高移栽成活率是秦巴山区良种化必须解决的“卡脖子”技术之一。21世纪初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率先开展茶树种苗的设施化基质育苗技术研究[4],提出了从温室结构到光、温、水、肥、气等五大环境调控系统和智能化管控的成套技术,成功将茶树育苗周期从传统的14~18个月缩短到6个月,并建立示范生产线;其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二段法育苗技术[5]。

经过不断改进,目前设施化基质育苗技术体系已较为完善并开始产业化应用。湖北省是设施化基质育苗产业化应用最成功的省份,秦巴山区的陕南、鄂西北也开始出现设施化育苗基地。设施化基质苗采用带基质无损伤出圃,移栽前一次性浇透水后基质在较长时间内可以为茶苗提供水分。 生产实践证明,应用基质苗可有效克服冬、春移栽面临的干旱问题,种苗成活率高,大幅降低了用苗量,同时苗期管理相对容易,成园快。设施化基质育苗的缺点是建设育苗设施一次性投资较大,育苗成本为传统露地育苗的2~3倍,但综合考量移栽成活率和幼龄期管护成本,采用设施基质苗建园的比较优势仍较明显。

5.良种与配套技术推广并重

良种与配套技术是良种化成功的左右手,两手都要硬。配套技术重点解决机械化建园、幼龄茶园早成园、健壮丰产树冠培育、优质鲜叶生产和配套茶叶产品生产等五大关键环节,最终实现鲜叶高产、产品优质、产业增效、茶农增收的综合目标。

猜你喜欢

秦巴山区种苗茶树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平和白芽奇兰的修剪技术要点
茶树工厂化育苗的关键影响因子探析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秦巴山区野生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
秦巴山区黑木耳黑色素的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