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夷岩茶采制之感官经验分析与判断

2019-01-04刘宝顺占仕力周建王慧

中国茶叶 2019年9期
关键词:青叶岩茶武夷

刘宝顺,占仕力,周建,王慧

1.福建武夷山市茶业局,354300;2.福建武夷山市幔亭岩茶研究所,354301

要成为一位武夷岩茶采制能手,不光要持之以恒学习理论知识、接受经验丰富制茶师傅的传习,还要不辞劳苦地参与生产、采制、加工等实践工作。在制作加工的过程中,掌握各个工序合适的工艺,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从而获得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采制经验。这是每个制茶行家必须经历的成长之路。

武夷岩茶的加工制作,目前尚无法使用数控技术来完成,仍需通过制茶师傅的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感官来判断青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判断每道工序与工艺是否达到要求。在武夷岩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初焙、晾索、复焙各工序中,对青叶的颜色、含水量、气味、形态等变化进行判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为了准确判定青叶变化程度,制茶人员必须不断提高和锻炼自己的判别能力,掌握制作要点,结合做青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等条件,灵活掌握工艺参数,才能使成茶最大限度地突出武夷岩茶独特的品质。

1.采摘

在春茶开采前一周,每日须至茶园巡视观察新梢生长情况,如驻芽是否形成、开面程度等。如果有80%的新梢驻芽形成开面,顶叶开展用拇指和食指轻捏,感觉有一定的厚实度,就可决定采摘日期。

2.萎凋

萎凋是武夷岩茶制作中的第一道工序,主要看叶态的变化来掌握萎凋适度。刚采摘下来的青叶表面富有光泽、鲜绿色,经萎凋后逐渐转为暗绿,失去原有的光泽;嗅之由青臭气及夹杂水气变为略显清香;用手摸青叶由硬变稍软、手持茶梢基部第二叶会自然下垂为适度。强阳光下气温过高不宜晒青,如用手背触地面有烫手感,此时晒青易晒伤青叶,被晒伤的萎凋叶闻上去会有青臭气,在晾青过程中,可看到大面积红变坏死的叶片,嗅之是死青气味。

3.做青

做青前期,茶青梗中水分较多,颜色鲜绿。摇青时茶青间相互摩擦碰撞,叶缘与部分凸出的叶表受损伤,水分散发加快,促使茶梗中的水分通过叶脉向叶肉与叶缘输送,叶片光泽由暗转绿,俗称“还阳”;在晾青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叶片水分散发,叶面又由绿转暗,俗称“退青”。用鼻嗅青叶由青气逐渐转化为清香,看叶色由绿转为黄绿,叶缘锯齿红变,叶缘带红点。如果前期摇青偏重,造成青叶走水不完全,茶梗因积水颜色较绿,叶缘过早红变干枯,茶梗的水分不走向叶肉,嗅青叶有积水和死青的沉闷气味,不清爽。做青中、后期,随着茶梗中的水分向叶肉输送,梗色转暗并起皱,说明茶梗走水达到一定的程度,青叶含水量降低,可塑性增强,粘度变大,不易损伤折断,就可以重摇。摇青出现较强烈的青气,叶缘开始有红边,并逐渐往叶中间转红,俗称“摇红”。以叶缘红边明显,达三红七绿(俗称为绿叶红镶边)为适度。在晾青过程中,由于叶片失水速度大于梗脉的水向叶肉输送的速度,叶片变得萎软,出现“退青”现象,同时青气消退,香气显露为晾青适度,即可进入下一次的摇青。摇青和晾青交替反复进行。如果摇得偏轻,达不到摇青的效果,会拖延做青时间。如果摇得太重,晾青时青叶软塌贴筛,闻到有死青气味,叶片大面积红变,而且颜色暗(死色)、不艳。做青前期摇青宁轻勿重,摇得轻后面可以补,如果摇重了则无法补救。

4.杀青

杀青时温度的把控可以用手背感受,将手伸进炒锅的上方或滚筒杀青机筒口处,手背感到灼热但又能承受得住,这时锅温已达到杀青温度要求。如果看到锅壁发红,说明锅温超高,则要退火,或开启杀青机的排气扇,进行散热。在超高温下即行炒青,能听见节奏极快且声音很大的“啪啪”声,很快就能闻到有炒焦的气味,看叶面或叶背呈现大小不同的黑斑或黑点。如果温度过低炒青时听不到“噼啪”声,只听见有“沙沙”的响声,产生水汽慢而少,则炒青叶发黄,闻之有闷气味。锅温高,投叶量宜多;锅温低,投叶量宜少。在正常温度220~280℃下炒青,可听见节奏分明的轻微“噼啪”响声,能较快产生水汽,听到炒青叶的“沙沙”声变为“啪啪”声,看筒内的杀青叶由生绿逐渐转为暗绿;手捏挤茶团时有较多的水挤出,说明杀青叶水分多,杀青时间需延长;闻之有熟香无青气,手捏茶团有粘手感,茶团不易散开,即达杀青适度。

5.揉捻

搓揉力适度时,揉苈或揉盘上的揉捻叶基本能随时收紧茶团。如果看到揉盘上有很多断碎梗叶,说明杀青叶偏干或加压偏重;如果看到揉盘上很多茶汁,甚至流落地面,说明做青叶的水分偏高,或杀青时间短,散发水分不够充分。揉捻达到适度时,看到揉盘上的茶条紧结,充分揉挤出茶汁凝于叶表,即可下机。

6.初焙

在适宜的温度(120~130℃)下初焙,揉捻叶会在短时内,由黄绿变为黄褐或褐色,手抓初焙叶有刺手感,但不粘手,闻之花果香明显,无青气。如果温度偏高(>140℃),则茶条色泽暗褐,闻有急火或老火甚至焦味,需要及时降低温度。如果温度(<120℃)偏低,则部分初焙叶黄绿色,手握有粘手感,闻之有生青气味,需要及时提高温度。

7.晾索

初焙叶经过一段时间(5~6 h)的摊凉,梗叶水分重新分布而达到均匀,这时晾索叶的色泽变得油亮,手握变软,闻之有熟化的果香。

8.复焙

晾索叶经复焙(110~120℃)后达到烘干的要求。将茶梗架在食指和中指上,用拇指顶端折梗即断,表明已达到毛茶干度,此时毛茶色泽油润,条索紧结,闻之果香浓郁。

猜你喜欢

青叶岩茶武夷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
从岩茶看客家茶文化
武夷岩茶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仓山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仓山
仓山
武夷听涛
午夜地铁里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