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禅宗思想引导下的苏轼书风

2019-01-03邵仲武石伟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苏轼

邵仲武 石伟

摘要:宋朝是中国古代文化与佛教融合的时期,佛教文化对诗歌书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时期的苏轼同样也深受佛教文化影响,苏轼将禅宗思想的“无念、无相、无住”融入书法艺术中,可以看出禅宗思想与书法艺术在苏轼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禅宗思想下的无法与无意;第二本心所至,尽在无意中;第三禅心所指,物我两忘。

关键词:苏轼;无法无意;禅宗思想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5312(2019)33-0007-01

一、苏轼简介

苏轼生于四川,成长于峨眉山与乐山大佛的佛教文化氛围中,苏轼成长生活的环境是其佛道趣向长成的沃土,从青年时代亲近、喜好佛道到晚年的热衷以及在宦海沉浮的人生经历,造就了苏轼在书法方面以禅悟书思想,不悲不喜,佛理慰藉,从而他的书法艺术成就达到“形神兼备,物我合一”,有形之法融于无形之意的至高境界。

二、禅宗思想下的无法与无意

唐朝书风崇尚法度,将法度推向了顶峰,苏轼一改前人法度之观念,提出了“无法之法”看似无法确实有“法”,这充分表现在其书法创作之中。

苏轼在《石苍舒醉墨堂》提出:“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主张以“意造”来写字,也带出了关于“法”的问题,苏轼认为他写字本意无法,烦于推敲,追求心声,意于法先,法在意中。故其书法是一种“无法之法”。

苏轼书法思想中的“无法”需要辩证的看待,看似无法,实则有法。在其《跋王荆公书》中提到:“荆公书得无法之法,然不可学,学之则无法。”从中可以看出无法是建立在有法的基础上,无法不是“乱”不可混淆。苏轼的无法之法是想打破定式,先破而后立。“无法之法”是法度于心中,由意带法,法融于意中,运用自如。

禅学讲破执,做到“无念、无相、无住”,东坡“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观念,就来源于禅学思想地导向,“不留意”亦不拘泥于物。其在《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中有诗言:“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在其画论中谈到“:烦君纸上影,照我胸中山。山中亦何有,木老土石顽。正赖天日光,涧谷纷斓斑。我心空无物,斯文定何间。君看古井水,万象自往还。”心中无一物的目的是为了胸中容纳万物,继而达到万物于胸中然后形之于纸的创作构思。

《评草书》里提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佳作往往多出自于无意之间。苏轼注重作书时“无意”心态,正是追求“忘我”与“禅境于心”,以达到一种“无意”的效果,若有意而为之反而适得其反。这正是苏轼书法中对禅宗思想的一种诠释。

三、本心所至,尽在无意中

蔡邕《笔论》指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诠释书法表情达意的本质属性,作为心灵的艺术,更是感情的独白。《梅花二首》是苏轼被贬黄州的途中创作,这位压抑已久的

诗人,在其被贬途中偶见几束梅花挺立于风雪中,便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亦是借景抒情即成《梅花诗帖》。此诗帖虽寥寥数行,却写得酣畅淋漓,开篇几个字未能放开,略显拘谨,随后倾泻而出,愈是豪放,从中不难看出苏轼被贬的心情急需宣泄。解开枷锁让心灵自由进出“无意”的境界,终成此佳作。这真正是“本心所至”的表现。

四、禅心所指,物我两忘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贬黄州,由于宦海沉浮使他由儒转佛,学佛参禅之心更是强烈。为使自己脱离不被重用的烦恼,便游历佛寺,拜访高僧,研读佛典,探寻佛理。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被贬第三年后的佳作,纵观此帖,通篇跌宕起伏,一气呵成,痛快淋漓。用笔粗壮丰满,沉稳雄健率真自然。线条随着心潮的激越而被赋予了佛韵的律动,正侧相间,笔断意连,浑然天成。字形刚开始比较沉稳,后逐渐由小变大,由细变粗,给人以雄强沉厚之感,这也是其逐渐进入佛道的体现,已经自然超脱,进入了“禅心所指,物我两忘”的境界。

詹景凤在评论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说道:“坡公纸书寒食诗二首,字大二寸许,英爽高迈,超入神妙。盖以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笔,笔无其笔。即坡亦不知其手之所以至。”此句深刻剖析了东坡笔法不为古人束缚,心无滞无碍的境界。

正是在禅宗思想的指引下,苏轼无意的创作心态,无法之法的创作方法,无拘无束的创作构思使其成为一代文学书法大家。

参考文献:

[1](宋)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宋)苏轼,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宋)苏轼.东坡题跋[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5]陈中浙.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儋州己卯年上元夜的“得失”之问
豪放之后益思量——论苏轼离别词对悲感的超越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