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注射前列地尔对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结果影响分析

2019-01-03宋雪松

关键词:稳定型心电图心绞痛

宋雪松,胡 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院心内七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中,由于该病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因此患者的病情及其不稳定,十分容易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进展,甚至发生猝死现象,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故而临床需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本次研究以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对象,着重分析前列地尔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详情作出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组中分别包括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年龄65~79岁,平均(70.36±1.39)岁,其中男57例,女43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66~79岁,平均(70.41±1.25)岁,其中男女分别为58例和42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组间可实施对比。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选择鲁南欣康片指导患者口服,每天用药2次,每次用药20 mg,同时选择维生素E指导患者口服,每天用药2次,每次用药100 mg,此外按照患者情况使用β受体阻断剂和钙阻断剂等药物。

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前列地尔治疗,常规治疗方法和对照组相同,前列地尔用药剂量为10 ug,和100 mL的生理盐水混合后对患者静脉滴注给予,滴注速度控制在1小时之内,每天对患者用药1次,连续治疗15天[1]。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经过治疗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超过治疗前的80%,或者其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表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程度减轻,且发作次数减少在治疗前的50~80%表示有效;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无变化甚至有加重迹象表示无效。

观察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静息心电图的原有缺血性ST段恢复超过0.1mV、或者ST段基本正常表示显效;患者的心电图ST段恢复0.05-0.1mV、或者T波变浅超过50%表示有效;心电图改善情况无法达到有效或显效中标准表示无效;本组数据中有效率和显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统计,并使用x2实施检验;检验所得的P<0.05均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症状总有效率为96.00%,其中无效4例、有效32例、显效64例;对照组症状总有效率为65.00%,其中无效35例、有效21例、显效44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6,P<0.05)。

2.2 两组心电图有效率比较

心电图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63例、32例和5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分别为39例、25例和36例,总有效率为64.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1,P<0.05)。

3 讨 论

临床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主要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等干预为主,通过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患者病情[2]。由于常规治疗的疗效有限,因此临床主张对患者联合用药,本次研究则选择前列地尔对患者同时用药,结果显示:观察组症状有效率、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96.0%、95.0%,高于对照组的65.0%、64.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列地尔效果较好的机制在于:该药物能够松弛患者的血管平滑肌,帮助患者的外周动脉、静脉和冠状动脉得到扩张,同时可抑制患者血小板合成TXA2,稳定细胞溶酶体膜,使得患者心肌细胞得到保护,持续用药的情况下,则可使得患者的冠状动脉得到扩张,减少心肌耗氧量和心肌负荷,进而帮助患者得到有效恢复[3]。

综上所述,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治疗,可产生良好效果,因此该药物推广使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稳定型心电图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参松养心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慢性失眠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