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阿片类镇痛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9-01-03唐波任维玲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可待因羟考酮阿片类

唐波 任维玲

疼痛给人们的生存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疼痛指的是人体实质性、官能性的一种感受,同时也是生命第五体征,除此之外,长时间的疼痛也是一种疾病[1]。临床对于疼痛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微创介入疗法、药物治疗以及物理因子与针刺疗法等非药物治疗等措施[2]。尤其是药物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而且价格实惠、患者容易接受,故而成为了临床治疗疼痛的基础措施,但药物治疗必须遵循安全、有效、个体化等原则,对疼痛患者实施规范化治疗,不仅要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不适感,而且还要降低不良反应率,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3]。目前使用最多的镇痛药物为复方镇痛药,这种药物在很多疾病治疗中都有阴影,和单纯的用药相比较,复方药物中的各个成分用量要少于单纯镇痛药物的用量,将多种药物结合起来使用增加了药物的协同性,提高的镇痛的临床效果,而副作用也随着剂量的减少而降低,具有更高的使用安全性[4]。

1 镇痛药物应用现状

药物是临床治疗疼痛最常用、最基础的一种疗法,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抗惊厥药、抗抑郁药等,都能够对疼痛患者的治疗发挥出显著的作用,但依然难以完全满足临床所需。一方面是因为不良反应,比如阿片类药物有可能会成瘾、抑制患者呼吸,非甾体抗炎药有可能会引起过敏、呕吐恶心、肝脏受损等,故而临床应用受限,用药量过大又会加重不良反应[5]。另一方面,因为用药局限,单纯一种镇痛药物很难控制患者的疼痛情况,导致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疼痛机制十分复杂,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围绕患者具体情况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镇痛药物进行镇痛,比如阿片类与非甾体抗炎药联合应用,为提高临床疗效,可适当增加用药次数、减少用药量,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安全性[6]。故而本文就基于“复方”这一理念,对阿片类镇痛药的应用进行了如下探讨。

2 复方阿片类镇痛药物

2.1 氨酚曲马多 氨酚曲马多属于一种复方制剂,由盐酸曲马多、乙酰氨基酚所组而成,包含37.5 mg曲马多、325 mg乙酰氨基酚。曲马多属于一种非阿片类镇痛药,μ受体激动薄弱,可以微弱的抑制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7]。与其他阿片类镇痛药物相比较,曲马多止痛效果略微薄弱,而且安全性这一优势也并不突出,故而临床并不将其作为一线镇痛药[8]。乙酰氨基酚属于非水杨酸类、非阿片类药,存在多重作用机制,主要有NMDA抑制、抑制释放前列腺素、抑制NO合成,乙酰氨基酚并不会影响机体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适合用于血友病、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不耐受阿司匹林)。氨酚曲马多对于急慢性中重度疼痛者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比如外伤后、癌肿疼痛、骨性关节炎、术后疼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慢性腰部疼痛以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9-10]。临床不良反应以呕吐恶心、排便不畅、嗜睡、头晕等症状比较多见。

2.2 氨酚待因 氨酚待因包括磷酸可待因、对乙酰氨基酚,即8.4 mg磷酸可待因/500 mg对乙酰氨基酚、15 mg磷酸可待因/300 mg对乙酰氨基酚。磷酸可待因属于一种中枢性阿片类镇痛药,为吗啡甲基衍生物,其止痛效果占吗啡10.00%,其止咳效果占吗啡1/4,但是相较于普通止痛解热药物而言,其止痛作用更强,通过对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来减少下丘脑前列腺素合成,阻碍痛感信号传导[11]。氨酚待因镇痛强度中等,特别适用于咳嗽、高热合并创伤性疼痛患者,在术后疼痛、骨关节疼痛、牙痛、骨折、软组织受损中比较常用。常规剂量氨酚待因有可能会引起患者恶心、头昏、出汗、嗜睡、便秘。磷酸可待因有可能会促使胃肠道以及括约肌张力进一步提高,影响胃肠道蠕动;抑制胰液、胆汁分泌,使得胃排空时间延长,这样一来,胃内容物就会越来越干燥,而不利于患者排便。磷酸可待因可抑制中枢,减弱排便反射能力而导致患者排便不畅[12]。故而对于习惯性便秘、高龄者,需谨慎使用。氨酚待因有可能会导致患者肾衰、急性溶血、肝脏受损。

2.3 洛芬待因 洛芬待因包含磷酸可待因、布洛芬,即13 mg磷酸可待因/200 mg布洛芬、12.5 mg磷酸可待因/200 mg布洛芬。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在我国应用范围比较广,且安全性较高,通过抑制环氧合酶,以免前列腺素合成过多,最终达到抗风湿、抗炎、止痛效果[13-14]。可待因通过外周以及中枢阿片受体,来帮助患者减轻痛感,而且止咳作用也比较突出。对于诸多原因所致的急慢性中等疼痛具有确切的效果,比如骨质增生、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不良反应以呕吐恶心、头昏、皮疹、排便不畅等症状为主[15]。

2.4 氨酚氢可酮 氨酚氢可酮内含5 mg氢可酮、500 mg对乙酰氨基酚,氢可酮属于一种中效、半合成的阿片类止咳止痛药物,对平滑肌、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作用,止痛效果略微高于吗啡,不良反应类似于可待因。氨酚氢可酮是临床治疗非癌症的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的一线药,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见效快,对于创伤性疼痛、术后疼痛、骨骼关节疼痛的治疗比较适用[16]。不良反应主要有镇静、头晕、呕吐恶心,更甚至还会抑制呼吸。

2.5 氨酚羟考酮 氨酚羟考酮包含5 mg盐酸羟考酮、325 mg对乙酰氨基酚。提取于生物碱蒂巴因中的羟考酮,属于一种半合成的阿片类激动剂,主要对平滑肌、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作用,此药的止痛机制,与受体激动活性具有密切的关系[17-18]。氨酚羟考酮可以发挥双重镇痛作用,即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而且低剂量对乙酰氨基酚、羟考酮所组成的复方制剂,还可以降低相关肝脏发生毒性的概率[19]。

氨酚羟考酮对于诸多原因所致的急慢性中重度疼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患者,可加快其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氨酚羟考酮也可以发挥显著的止痛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20]。对于爆发痛、轻中度癌痛患者疼痛控制,临床应用也比较广泛。氨酚羟考酮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眩晕、头晕、呕吐恶心、嗜睡、皮疹、排便不畅等等,临床应用时需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循环减弱、呼吸抑制、休克、低血压等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3 结论

疼痛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严重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快速的发展以及老龄化的加剧,疼痛发生率也随之攀升,疼痛治疗越来越备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临床治疗疼痛患者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用药治疗需贯彻落实有效、安全、个体化原则,合理规范用药,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提高用药疗效,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探索的目标。但疼痛治疗不仅仅局限于药物治疗,当用药效果欠佳时,需及时进行微创介入疗法,尽量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而疼痛治疗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在选择疼痛治疗的药物时,需要严格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来选择,不要盲目的进行用药,一旦选择的药物不正确或者是用药剂量不正确会导致并发症产生,例如恶心呕吐、头晕、肠胃不适、便秘等,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使得患者出现休克、低血压、溶血的情况,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再次损伤。因此,我们在进行疼痛治疗的同时,需要严格按照主治医生的要求来进行,尽可能在缓解患者疼痛的情况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可待因羟考酮阿片类
针灸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Meta分析
2021年欧洲《阿片类药物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的临床实践建议》解读
羟考酮自控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
阿片类药物的围术期应用:当前的关注和争议
羟考酮在妇产科手术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盐酸羟考酮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
盐酸羟考酮负调控LncRNA LINC01857抑制宫颈癌细胞Siha增殖、迁移及侵袭
跟踪导练(3)
18岁以下禁用含可待因感冒药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