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校联系的作用和方法

2018-12-30李龙锁

关键词:家校联系合力家庭教育

李龙锁

摘要: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是连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桥梁。有效的家校联系可以向家长反映出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及时了解孩子出现的问题及表现出的优点,也可以让老师更全面的掌握孩子的家庭背景和需要关注的地方,从而共同帮助和促进孩子的提高。本文阐述了家校联系的作用,并提出了把握时间、改善语气、仔细倾听、指出希望和提供建议等家校联系的策略,以期为广大班主任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家长;家校联系;交流沟通;家庭教育;合力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992-7711(2018)19-010-1

对于学校的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如果缺失任何一方,我们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不健全的。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我们必须和家长联系、沟通,以便相互了解和理解,在教育孩子的理念、标高、实际操作方面达成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如何让学校和家庭两股绳拧成一股劲,成为所有班主任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与家长交流沟通的实践,总结出一些感悟,现阐述如下:

一、家校联系的作用

1.家校联系有利于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使家校教育产生合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2.家校联系有利于家长走出家教误区,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还要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等,既不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不要“包办代替”或“放任不管”。

3.家校联系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有利于老师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开展针对性教育。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爱好都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特点。家长可以把自己孩子哪方面不足,哪方面有优势,以及孩子的性格特点都一一告诉老师,并定期与老师沟通,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表现,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二、家校联系的方法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不断的将家长“拉”到教育体系中来,形成教育的合力。

1.把握时间。和家长的交流沟通不用非常刻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几种处理方法:如果不是什么特别重大的情况,最方便的时间是利用家长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的几分钟,简单描述下孩子近期的状况,让家长有个大致了解。如果情节严重,可以单独约到学校来,但也应该考虑家长的上下班时间,也可以提出来接孩子放学的时候,一般是家长下班之后的时候。总之,不能抱有“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思想,要尊重和珍惜家长的时间。

2.改善语气。教师要走近家长,平等交流。因此,在家长到来时,我们要表示出对家长的理解,比如“知道你们家长工作忙,还请你们到学校来,实在不好意思。不过您的孩子确实出现了比较让人操心的问题,我们希望可以共同解决”之类的客套词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家长表现出实际中的某些困难,可以试探的帮他想想办法,让家长感觉到老师是在帮自己的,是想帮自己为孩子好的,有着这样的思想基础,交流沟通起来就会比较轻松与方便的多。

3.仔细倾听。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尊重自己,而认真倾听家长的想法,就会让家长感觉到这种尊重,同时在这样的倾听中会让你更全面地了解家长,所以和家长交谈时,先不要急着表明你的观点,要给家长足够的时间,让家长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家庭教育情况。

4.指出希望。当一个家庭中有这样一个不受大家欢迎的孩子时,他的父母就只能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告状”,其实这些“告状”都如一把利刃,一点点把这些父母心中的自豪和信任割舍,到了最后他们也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无药可求了。所以,这时作为老师就必须明确的表明自己的态度,将孩子的优点在他的父母前挖掘出来,告诉家长你的孩子在进步,哪里进步了,让父母清楚地感受到他的孩子在老师眼中是有希望的,让这些父母忍痛割舍的心中亲情再次复燃。以激发家长继续关爱鼓励帮助孩子的信心。如果家长都失去了希望,那么缺少了家庭教育的孩子将无法健康成长。

5.提供建议。孩子发展成这个样子,与父母的教育一定有很大的关联,所以,这时需要做的就是找出症结,让家长知道自己教育的弊端在哪里,接下去一定要给家长提出具体的教育措施,这样才会真正帮助到这些家长,让他们走入教育。因此一定要给予家长一些专业的教育建议与指导。而且在建议的过程中,说的越具体越好,如果不确定孩子适合哪种教育方式,可以提供几种方法供家长去尝试选择。在这样不断的沟通交流中,既增强了家长的责任心,也加深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感情,此后的交谈中也会更加顺畅熟悉。

总之,只有学校家长一条心,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让我们用真诚架起一座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加强家校联系,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吧!

猜你喜欢

家校联系合力家庭教育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合力套纸杯
合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体育大课堂观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研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