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容性建筑环境的“预设计”*

2018-12-29邹广天刘书宇

残疾人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包容性使用者策划

张 斯 邹广天 刘书宇

前言

建设包容性城市是联合国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超过一半的发展目标都与城市的包容性发展有关。同时,建设包容性城市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发展目标之一。城市的包容性不仅反映了城市对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的人群的接纳程度,更反映了不同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分享城市发展成果的程度[1]。

在人居环境科学中,道萨迪亚斯将建筑视为人居环境的本质要素之一[2],吴良镛提出居住系统是人居环境包含的五个子系统之一[3]。在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建设包容性城市的重点是强调建设具有包容性的建成环境,即包括大型城市环境在内的为人类活动而提供的人造环境。在建筑学的研究语境下,这种包容性的建成环境特指包容性建筑环境。而在我国当前的建筑环境中,仍存在面向残疾人、老年人的无障碍设计不足,面向儿童的安全设计缺失,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健康设计匮乏等问题。在全球视野下,设计师与研究者对包容性设计有不同的理解与思考。在美国,这种设计思考发展为“无需进行特别适应性设计”的通用设计理念[4];在英国,这种设计思考侧重于“适应人不断变化的需求与能力”的包容性设计理念[5];在欧洲,这种设计思考则更加强调“设计应是满足人的多样性以方便所有人使用”的多样、包容与平等的设计理念[6]。尽管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对包容性设计有不同的解读,但其共同表达了——包容性设计是一种关注如何解决多样性、平等性与包容性问题,力求尽可能服务更多人的设计方法。

在我国,对建筑环境包容性设计的探讨还是一个新兴的主题。对建筑包容性更多的是进行了建筑文化包容性的解读,而对建筑环境包容性的研究寥寥。在设计实践中,由于缺少对建筑包容性需求、标准和实现途径的明确定义与描述,建筑师只能依据经验自行摸索,难以保证建筑环境的包容性。

鉴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将包容性设计理论与方法引入建筑设计领域,提出旨在创造包容性建筑环境的建筑设计前期过程——建筑包容性策划。本文对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提出、概念与特征、内容与方法、理论框架进行论述,以界定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研究问题及核心,进而为建筑包容性设计奠定基础,为创造包容性建筑环境提供可靠依据,以指导设计实践。

1.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提出

1.1 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

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是求解建筑设计问题的两个阶段,它们彼此区分却又紧密相连。建筑策划又常被称作建筑设计前期,它是发现并陈述设计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基本需求的过程。建筑设计则是通过具体的设计手段来解决设计问题的过程。建筑策划重在“分析”(图1-a),它将设计问题拆解与定义;建筑设计则重在“综合”(图1-b),它将离散的部分又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耦合的设计策略[7]。这个设计策略通过进一步的完善、优化与建造,最终以建筑环境的形式得以呈现。

图1 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分析”与“综合”

1.2 包容性设计

英国标准协会将包容性设计定义为“主流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能被尽可能多的人群方便使用,无需特别的适应或特殊的设计”[8]。相较于全民设计与通用设计将设计对象定义为所有人,包容性设计以服务尽可能多的人为设计目标。而同传统的无障碍设计相比,包容性设计不再将残疾人、老年人等看作应进行特殊设计的对象,而是将他们视为多样化人群的一部分[9]。包容性设计理论已从最初的产品设计向多维拓展,并形成了相应的设计程序(图2),包括筹划、发展、创造与评估几个阶段[10]。在产品设计领域,包容性设计的成果是包容性产品。那么相应地,在环境设计领域,包容性设计的成果则是包容性环境。

图2 包容性设计的程序

1.3 包容性建筑环境

建筑环境是通过建筑物所营造的人工建成环境,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建筑策划与设计最终成果的建筑环境,既包括建筑物周围的建筑外环境,也包括建筑物内部的建筑内环境。其中,可以为多样人群提供平等的功能空间,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基本行为、社交、文化与心理需求的建筑环境可称为包容性建筑环境。因此,包容性建筑环境是建筑环境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包容性环境的一部分。包容性环境是建筑学研究语境下建设包容性城市的落脚点。

1.4 建筑包容性策划与设计

以创造包容性建筑环境为目标的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合称为——建筑包容性策划与设计(图3)。建筑包容性策划与设计以传统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为基础,结合包容性设计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侧重于发现和解决建筑环境中的包容性问题,其最终成果通过包容性建筑环境得以表达。在时序上,发现包容性问题的建筑包容性策划发生于解决包容性问题的建筑包容性设计之前;在内容上,建筑包容性策划将包容性问题进行拆解与定义,而建筑包容性设计则通过包容性建筑环境的设计对相应问题进行解答。因此,建筑包容性策划又可被称为包容性建筑环境的“预设计”。

图3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提出

2.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概念与特征

2.1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概念

建筑包容性策划是发现并陈述建筑设计中包容问题及解决该问题基本需求的过程。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实质是建筑包容性环境策划,它是对包容性建筑环境的探索与构思,是一种建筑环境策划。其直接目的是明确建筑设计可能遇到的包容性问题,以指导建筑的包容性设计;其间接目的则是通过包容性建筑环境体现并最终增强社会包容性,促进包容性城市建设。

2.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特征

“包容性”是建筑包容性策划的价值判断与立足点。因此,与传统建筑策划相比,建筑包容性策划有着鲜明的包容性特征。

2.2.1 公平公正的人文价值导向。建筑包容性的人文之根是创造包容性建筑环境的基础。无论是在国际社会对包容性的持续关注中,还是在国内对经济、社会、政治包容的各类研讨中,包容性的价值核心都是首先要关注人,以人为本,追求公平[11]。物质与空间的包容性是个体机会均等、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实现手段。因此,建筑包容性策划的价值特征是公平公正的人文价值导向。公平公正具体指建筑使用者可以公平地使用建筑空间与设施,无差别、无障碍地进出与使用建筑;建筑师可以公正地看待有差异的各类使用者,不因其身体能力、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差异而区别对待。公平公正的人文价值导向使建筑包容性策划得以发现包容性问题,探求解析包容性问题的基本需求,引导创造包容性的建筑环境。

2.2.2 共享共融的空间使用方式。建筑空间的使用方式对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起决定性作用。良好的建筑空间使用方式可以使人获得积极的建筑空间体检,从而使人更加乐于融入建筑环境。人在由建筑营造的空间环境中既需要与他人接触、交流、合作的公共性空间,又需要相对私密的领域性空间。在包容性建筑环境中,多样的使用者不仅应享有平等的功能空间,还应能够于建筑环境中通过良好的建筑空间使用方式得以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因此,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目标特征是共享共融的空间使用方式。共享共融具体指建筑使用者可以共享建筑的使用空间,通过公共性空间与领域性空间的有机组合而实现共融。共享共融的空间使用方式使建筑包容性策划有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有利于包容性问题的求解,促进创造包容性建筑环境。

2.2.3 多元多维的问题求解途径。建筑策划是围绕建筑设计问题而展开的发现问题、陈述问题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基本需求的工作,其核心是搜寻问题与探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建筑设计中的包容性问题涉及多样性的建筑使用者、多样性的建筑空间、多样性的时间与社会环境,故而决定了建筑包容性策划问题求解的多样性。因此,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方法特征是多元多维的问题求解途径。多元多维具体指可以从多元视角解读建筑设计中的包容性问题,综合人的基本行为、社交、文化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与环境条件发现问题;在空间、时间、社会等多维度尝试破解问题,实现解决该问题基本需求的多样并置与融合重构。多元多维的问题求解途径使建筑包容性策划有法可依,创新性地发现与解决包容性问题,创造包容性建筑环境。

3.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内容与方法

建筑策划作为进行“正式设计”之前的“预设计”,将提出之后设计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探讨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与所需条件,以进行相应的筹划与准备。策划阶段的重点在于分析。在繁杂的条件、需求、偏好中抽丝剥茧,以进一步明确设计目标。因此,策划阶段的分析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策划成果的优劣。以实践为目的的建筑策划可分为:建筑环境策划、建筑结构策划、建筑经济策划及建筑项目运营策划。而建筑包容性策划主要是进行建筑环境策划,它将环境行为学作为理论基础,为建筑包容性设计探寻包容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基于克拉克森与科尔曼提出的包容性设计方法模型[10],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主要分析内容分为环境、行为与问题三个方面。

3.1 环境分析·初识建筑环境

创造包容性建筑环境是建筑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直接目的。因此,对建筑本体进行的环境分析是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第一项重要内容。对建筑环境的分析包括传统建筑策划中对建筑空间功能、规模、位置、布局、设施等的调查,还包括对建筑环境中与人的基本行为、社交、文化与心理等需求相关的空间条件的调查,并特别注意上述空间条件对不同人群产生的差异性影响,明确建筑环境的包容性特征。进行环境分析时,可采用田野调查、使用后评价、典例研究、案例比较等方法对设计对象建立初始的全局认识。同时,还应对分析结果进行图表式、文字式的梳理,制定相应的任务清单,对设计任务进行明确的规划,以利于后续策划工作的开展。初识建筑环境、明确其包容性特征,是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开端,通过学习总结类似建筑设计,评估其优劣得失以扬长避短,有利于建筑师构想目标建筑环境的雏形。

3.2 行为分析·拓展服务对象

服务尽可能多的人、满足多样人群的空间需求是包容性建筑环境的存在意义。因此,对建筑使用者的行为分析是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第二项重要内容,包括建筑使用者的身份确定、角色描述,以及不同使用者的行为特征与差异分析。首先,依据包容性设计中可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其服务对象的用户模型——包容性设计立方体(图4-a) 与 WINIT(Whole Ideal Negotiable Included Target,WINIT)使用者模型(图4-b)[12]确定建筑使用者(图4-c)。包容性设计立方体在行动、感知与认知三方面表示出设计成果对使用者的包容度。WINIT使用者模型则提供了一种从所有人中锁定目标使用者的方法,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拓展设计的服务对象。然后,根据已确定的使用者,采用观察、访谈、跟踪、影像等方法对其在建筑环境中的日常行为进行描述。在此过程中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使用者的行动、感知、认知能力进行测量,以及对使用者的基本行为、社交、文化与心理需求进行调查。而后,综合调查中不同使用者的行为、能力与需求,总结多样性使用群体的行为特征与差异。对建筑使用者的行为分析有助于建筑师理解尽可能多的用户群体,通过对使用者行为、能力与需求的角色描述,生动地拓展建筑环境的服务对象。在此基础上,对使用者群体多样性的关注、对其行为特征与差异的分析则有助于建筑师发现潜在的弱势群体,进而提出建筑设计中可能遇到的包容性问题。

图4 包容性设计立方体与WINIT使用者模型

3.3 问题分析·探索空间结构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核心是包容性问题搜寻与求解。因此,基于建筑环境与建筑使用者行为而进行的问题分析是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第三项重要内容,具体指将建筑环境与使用者行为相关联,发现包容性问题,分析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并以合理的建筑空间组织破解上述问题。

其一,综合前述对环境分析与行为分析的结果,总结已建成环境中使用者遇到的包容性问题。包容性问题的提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现有建筑环境是否满足了多样性使用者的空间需求?是否可为具体不同的行动、感知、认知能力的使用者提供相应的服务?是否只考虑了大多数主流使用者的需要而忽视了弱势群体的需要?是否存在多样性使用群体不能同时使用或相互影响的情况?

其二,从多空间尺度发现建筑环境与使用者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由于环境系统的相互嵌套与相互影响,在解析环境与行为关系时除了要考虑建筑环境本身,还需探讨大于建筑的区域环境以及小于建筑的身体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在区域环境方面,建筑与区块的有机联系是影响建筑使用者到达、识别与体验建筑空间的重要因素。在建筑环境方面,建筑室外环境、中介环境、室内环境都将极大地影响相关的使用者行为。在身体环境方面,以人的因素为主、环境因素为辅、面向多样性使用群体的环境与设施是直接影响使用者空间体验的另一重要因素。此外,建筑环境对多样性使用者行为影响的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可据此将多样性的使用者包容于同一建筑,促进多群体融合。

其三,以组构建筑空间为目的,发现解决上述包容性问题的基本需求。建筑包容性策划旨在发现并陈述包容性设计问题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基本需求,进一步明确设计目标,为建筑包容性设计提供依据。换言之,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结果应明确地表达出如何组构建筑空间,面向建筑的流线、功能、空间和设施设计等形成相应的包容性设计导则。

基于建筑环境与建筑使用者行为而进行的问题分析是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最主要内容与落脚点,前述的环境分析与行为分析都是为完成该工作而奠定的基础。经过提出问题、发现规律、形成设计导则等步骤,最终完成面向建筑使用者的包容性建筑环境的探索。

4.建筑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方法模型

依据建筑策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对应于包容性设计周期中的筹划、发展、创造与评估,分别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策划周期与设计周期,形成相应的方法模型(图5)。对应于设计周期,依据建筑包容性策划的主要内容,在策划周期中进一步提出进行包容性建筑环境“预设计”的三要素,即建筑环境、服务对象与空间结构。据此,通过建筑包容性策划与设计,将获得满足目标人群需求的、遵循包容性设计导则的包容性建筑,创造出包容性建筑环境。

图5 建筑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方法模型

结语

环境的高度包容性是国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体现,更是实现所有人权利平等的体现。联合国人居署于2000年首次提出包容性城市概念,随后发展至全球范围内的多个领域。而在建筑学的研究语境下,由于缺少对建筑包容性需求、标准和实现途径的明确定义与描述,建筑师只能依据经验自行摸索,难以保证建筑环境的包容性。本文将包容性设计理论与方法引入建筑设计领域,提出旨在创造包容性建筑环境的建筑设计前期过程——建筑包容性策划。

建筑包容性策划作为包容性建筑环境的“预设计”,是发现并陈述建筑设计中包容性问题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基本需求的过程,其主要特征为公平公正、共享共融以及多元多维。建筑包容性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分析、行为分析以及问题分析,通过以建筑环境、服务对象和空间结构为主体的三阶段策划流程,探讨建筑环境的包容性特征和多样性使用者需求,形成包容性设计策略。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提出对创造包容性建筑环境的设计实践与包容性城市的建设有积极意义,并有利于提高人居环境的包容性,促进社会融合。

“共享”理念下残疾人社会工作与融合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无锡召开

2018年11月7—9日,由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南京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无锡市残疾人联合会承办的“共享”理念下残疾人社会工作与融合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和残疾人工作者共100余人出席。本次大会从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两大维度深入探讨了新时代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取向与实务重点,分享了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与基层实践经验。

猜你喜欢

包容性使用者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抓拍神器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
本期策划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