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窥冲洗引流管应用于脓胸的疗效观察

2018-12-27胡方勇李鹏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24期
关键词:脓胸脓腔脓肿

周 杰, 胡方勇, 李鹏飞

(1.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 胸心外科, 江苏 宿迁, 223600;2. 武警江苏总队医院 急诊科, 江苏 扬州, 225002)

脓胸是指脓性渗出液集聚于胸膜腔内的化脓性感染[1], 多由肺内外感染灶迁徙所致,多发于儿童、老年人等免疫功能低下者[2], 特点是迁延不愈,疾病周期长,容易复发,一次手术难以奏效,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创伤及经济负担。脓胸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脓肿切开引流、脓腔冲洗引流、胸腔镜下治疗等[3-4], 其中抗生素因局部使用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达不到有效浓度,常需要大剂量、长疗程应用; 脓腔的彻底引流治疗效果最佳,但往往需要手术切开后方可将脓腔低位暴露才能彻底引流,患者创伤大,治疗依从性差; 脓腔冲洗是通过对脓腔的机械清洗作用,清除脓腔内坏死组织、渗液、积血、脓液、异物等,为脓腔内的肉芽组织修复创造良好的局部条件,同样脓腔冲洗也需将引流管放至合适部位,但非直视下很难放对位置。为解决上述难题,本研究研制了内窥冲洗引流管,并与传统冲洗引流管对照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沭阳县人民医院胸心外科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3例急性脓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27例患者采用内窥冲洗引流管治疗,其中男14例,女13例,平均年龄(45.8±5.3)岁,平均动脉压(90.6±9.7) mmHg, 脉搏(97.6±13.1)次/min, 呼吸频率(16.5±2.7)次/min; 对照组26例采用普通引流管治疗,其中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46.1±4.8)岁,平均动脉压(93.5±7.1) mmHg, 脉搏(94.6±11.5)次/min,呼吸频率(16.8±1.9)次/min。2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压、呼吸、脉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 首次发病,原发病灶位于肺部,入院时尚无肺外转移,经临床确诊为急性肺脓肿。排除标准: ① 确诊肺部结核; ② 肺部肿瘤; ③ 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 ④ 免疫缺陷患者。

1.2 方法

2组患者均应用抗生素+冲洗引流法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引流管冲洗引流治疗,研究组采用内窥冲洗管冲洗引流治疗。内窥式冲洗引流管实施方案如下: 采用深部脓腔内窥引流管(专利申报号201721514 427.9), 包括引流管本体,本体内并列设有引流腔、冲洗腔,还并列设有内窥腔,内窥腔的前端设有透明的窥视口(位于引流管本体的前端中央),可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胆道镜经内窥腔观察脓腔内的病变情况,在冲洗腔的前端设有出水口(设于窥视口的上方),在引流腔的前端设有进水口(设在出水口下方),进水口沿窥视口的边缘外侧等距分布。窥视口设有凸透镜。引流腔靠近前端的外侧壁设有若干进水口。引流管本体前端为莲蓬状。内窥腔位于引流管本体中央,内窥腔与引流管本体之间的环形空间被两条与引流管本体中心线平行的连接筋分为引流腔、冲洗腔。引流管本体末端分别设有外接作用的引流导管、冲洗导管和内窥导管,分别与引流腔、冲洗腔和内窥腔连通。引流导管和冲洗导管上均设有流量计。流量计既可以监测从冲洗腔进入深部脓腔内的液体量,又可以监测从引流腔流出的液体量,防止有液体滞留在深部脓腔内。使用时,引流导管的末端连通负压引流设备,冲洗导管的末端连通液体输入设备,而内窥镜则从内窥导管伸入内窥腔。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第1天(T0)、治疗1周(T1)、治疗2周(T2)及治疗3周(T3)各时点的体温、白细胞计数、抗生素使用率、引流管带管时间、脓肿转移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在T2、T3时点,研究组患者的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T1、T2、T3时点,研究组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在T2、T3时点,研究组引流管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在T3时点,研究组抗生素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在T2、T3时点,研究组脓肿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T0: 治疗第1天; T1: 治疗1周; T2: 治疗2周; T3: 治疗3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3 讨 论

引流冲洗治疗是急性脓胸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但脓胸引流管的前端常常会因为位置不对以及血凝块、坏死组织、炎症肉芽组织包裹等原因造成堵塞,影响引流效果。临床上多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旋转引流管或拔出部分引流管的方法来解决堵塞的问题,但往往效果不理想,需重新定位置管,加重了患者的创伤、痛苦,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增加治疗费用,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近年来,胸腔镜被用于脓胸的治疗[5-8], 其可在直视下处理病灶及脓腔冲洗工作,改善了脓肿的治疗效果,但胸腔镜也有其局限性,如只能短时间使用,费用较高,对消毒条件要求较高等。另外,虽然引流管可以用于了解和观察脓腔流脓情况以及有无出血、消化道瘘等,但是这种观察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引流物来间接判断,有时就会因为引流管道的位置不佳或管道堵塞而影响判断,延误病情,延长脓肿愈合时间,甚至造成脓肿扩散,形成脓毒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 9]。由于脓肿引流多数是不可视的,操作者只能凭借经验将脓体从脓腔内吸出,操作准确性较差,易造成漏吸或吸引过度而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因此,临床需要具备内窥功能且能长时间在体内使用的冲洗引流管[10-14]。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引流管相比,内窥冲洗引流管在控制脓胸患者炎症反应、控制体温、降低白细胞水平、减少抗生素使用、缩短引流管使用周期、避免脓肿转移方面具有相应优势,究其原因,内窥冲洗引流管可用于急性脓胸、复杂性脓胸的内窥冲洗引流,不仅可以冲洗,也可以引流,二者均能在可视条件下实施,两者结合,可针对性地对脓腔及炎症反应最明显处进行冲洗引流,从而减少脓腔内细菌数量,去除腐蚀性液体,减少化脓性炎症扩散,预防新脓肿形成,防止组织和血管被侵蚀,降低感染和出血的风险,控制疾病进展,促进健康组织再生,还可以将药物在病变局部喷洒,提高了治疗精确度,减轻了炎症反应,缩短了治疗周期[15-16]。此外,内窥冲洗引流管因为可在直视下进行操作,能变动方向对脓液集聚处进行引流冲洗,减少了脓腔内的脓液潴留,因而也可以降低脓肿的转移率,同时降低手术治疗的概率,减轻了患者肉体、精神、经济的三重负担,提高了脓胸的治愈率。

猜你喜欢

脓胸脓腔脓肿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结核性脓胸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分析
胸腔镜下脓胸清除术治疗急性脓胸的临床效果观察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