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文滔:影响华人家庭的3种独特文化

2018-12-26付洋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体贴孝顺动力

付洋

温文尔雅的赵文滔教授

采访对象:

赵文滔,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咨商学系教授,亚洲家庭研究院(AAFT)终身院士,华人伴侣与家族治疗协会前理事长,香港大学婚姻家庭治疗博士,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婚姻家庭儿童咨商硕士,拥有台湾咨商心理师证照,从事伴侣咨商、家庭治疗超过20年。

心理标签:

在家庭中,有一种驱动家人互动的集体性力量叫作文化动力,其中有3种文化动力对家庭影响很大:孝顺文化、体贴文化、间接沟通文化。

文化动力,是一种驱动家人互动的集体性力量

从家庭治疗师的角度来看,家人之间的相处如同跳舞,有一个固定的舞步和模式,如果一个人往前,另一个人一定要往后,否则就会踩到对方的脚了。因为朝夕相处多年,家庭成员彼此之间有心照不宣的互动模式。而在互动模式背后,会有一些推动他们这么做的力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动力”。

有的动力源自发展的需要。比如,当孩子还是个婴儿时,生命很脆弱,大人很自然地想要保护他,就会有一种保护的动力,尤其是承担主要养育责任的妈妈。爸爸白天忙工作,晚上回家才有时间和心情逗一下孩子,有时还可能把孩子逗哭。这时,妈妈就会感觉很烦躁,保护的动力会驱使她阻止爸爸,甚至会责备他,夫妻俩往往会因此闹得不愉快。虽然,爸爸和妈妈的举动都是出自爱。

还有一种动力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集体的文化动力。比如,一个孩子考到一所重点中学,他的爸爸妈妈就把家搬到了这所中学附近,妈妈辞职照顾他,爸爸一个人负责赚钱养家很辛苦。因为上学的事全家总动员,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住进了医院 。从表面看,搬家是爸爸和妈妈做的决定,似乎是妈妈和儿子分化得不好,但我认为其实是陪读这种社会文化的氛围,让他们觉得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实际是文化的动力在推着他们这么选择和互动。

关于文化的定义,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有自己的观点。作为家庭治疗师,我认为文化像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脉络之下,特定的气候、特定的土壤,慢慢发展出的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来解决人们所碰到的问题,人们做事情的方式逐渐变成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这就是文化。文化就好像是我们生活当中的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就像鱼儿生活在水中,所以不知道水是什么,因为已经习以为常,我们常常意识不到文化对自己婚姻和家庭的影响。

举个例子,北方的男人往往拒绝下厨,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一个老爷们儿,做饭是女人干的事情。而上海的姑娘从小就看见自己爸爸、邻居叔叔做饭,认为男人做饭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这是两种不同的地域文化。如果北方汉子娶了上海姑娘,小夫妻进入新家庭里,他们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磨合。

家庭文化,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动力。在一次婚姻咨询中,太太控诉先生,每当她需要他的情感支持时,他总是不愿意听她说话,“我都已经哭得嗓子哑了,他非但没有安慰我,还一个人跑到阳台去洗衣服!他把我自己留在那里哭!他一点儿都不在乎我!”这位太太的父母都是比较情绪化的,所以她觉得只有激烈的感情才是爱情。

先生生长在农村,家里孩子很多。小时候,父母去劳作时,他负责看着几个弟弟妹妹。当弟弟妹妹哭闹时,他就给他们嘴里塞点儿吃的,等他们不再哭闹,他赶紧去帮父母干活儿。所以,当他发现自己没办法阻止太太的眼泪时,他就赶紧跑去替太太干活儿—洗衣服。

因为迥异的生活背景,导致两个人的互动方式出现了很大差异,这是源自文化的动力。

对家庭治疗师来讲,我会特别关注在约定俗成的文化脉络里,家人之间是怎么相处的。给一个家庭建议的时候,我也会很小心地去贴着这个家庭当中的文化,否则很难解决问题。我观察到有3种文化在教科书中没有讲,实际却在家庭中有很重要的影响:孝顺文化、体贴文化和间接沟通文化。

孝顺文化和体贴文化,让我们和家人难以沟通

在华人家庭中,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文化就是孝顺。在想象中,很多人会觉得如果自己不怎样做,会被别人说不孝,根本不需要等到别人真的跑来跟他讲。心理学上会鼓励亲子之间沟通,要自信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感受,这一点我不反对。但是,带着孝顺的印记,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在說话时都会有顾虑。家庭里的角色阶级,会影响个体在家庭之中的自我发展。

所以,在做家庭治疗时,我常常看见的一幕是:父母一开口就是说教、讲道理;孩子往往不说话,因为他认为不管他说什么,父母也听不进去。彼此在家庭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怎么沟通呢?面对权威的父母,子女更容易选择阳奉阴违的互动方式。比如,有些年轻人虽然厌烦父母催婚,但不敢明面去抗争,担心别人说自己不孝,于是会选择租男友或者租女友回家过年。

为了帮助亲子之间对话,我往往会让父母停止说教,让子女多一些信心,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其实在婚姻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高高在上、过于强势和权威,有了角色的阶级,伴侣就会把嘴巴闭起来,或者选择阳奉阴违。

华人家庭中的婆媳关系之所以很难处理,也和孝顺文化有关。按照西方心理学角度,太太当然有权利保护自己的小家庭,小家庭当然是要跟原生家庭分化的。只要分化不了,就说明这个男人没出息,是妈宝男!

但是,先生是非常委屈的。因为在孝顺文化里,他不可以娶了媳妇就不要妈,这是不孝顺,他根本做不到。即使真的做到了,他的妈妈也会很生气、埋怨,让他感受不到幸福。最后的结果是,太太和妈妈都生气,夹在中间的先生就会退缩,凡事不愿出头,或者出去躲避婆媳矛盾。

其实,分化并不是要跟父母一刀两断,分化是让这个关系变得更自由,让两个个体都可以顺利地成长,既需要有自己的空间,也需要彼此的支持。所以,真正的分化精神是有一个弹性的空间。除了我们通常强调的“距离”“边界”之外,分化允许小家庭与原生家庭有一定的相连性。

太太可以要求自己的小家庭拥有一定的独立空间,阻止婆婆过度入侵,同时她也要想办法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分子,融入丈夫的家庭文化。在华人家庭中,太太也要称呼公婆为“爸爸妈妈”。而在英文中,儿媳对婆婆往往是直呼其名或者“Mom+姓氏”的。另外,夫妻关系是核心,如果夫妻关系好,他们自然而然就可以一起去面对,想出很多办法来灵活地解决问题 。

至于具体如何解决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同,拥有的心理资源也不同。但是,我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把尺,会努力地从两个极端中去寻找平衡点。在《宁静的祈祷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主啊,求你赐给我平静的心,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一切;求你赐给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一切;求你赐给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分别。”用在婚姻家庭中,哪些文化是要顺应的,哪些文化是要挑战的,这些都需要我们运用智慧来辨别。有些东西需要被挑战、发展,有些东西则需要随着时间去走。

还有一种是体贴文化,总是替别人着想,宁可自己委屈。尤其是女性,大部分是牺牲自己,反而失去了可以让对方了解自己内心需要的机会。体贴的问题是,不能等你说出口我才做,那就不是“体贴”了;一定要在你还没有说出口之前,我就知道,我就做了。如果我做了,你却一直看不到,我就会很委屈,而且这份委屈我还说不出口,因为一旦抱怨就显得我不体贴了;如果我做了,你说“我没有让你做啊”,那么我会更崩溃。

比如在婚姻中,我有很多女案主受过高等教育,明白沟通的重要性,但是因为太体贴先生,不想让他为难,就从不表达自己的合理需要,哪怕先生做了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也一直忍忍忍。一直忍了几十年,忍不下去也说不出口,就在一些小事情上找麻烦,比如把衣服乱丢、不做饭、不管孩子,让先生莫名其妙,一头雾水。

也有一些男性会过分体贴。有一位先生是高阶主管,高阶主管的麻烦就是合适的工作位置很少,所以很难换工作,工作强度和压力非常大,只能硬撑,因此患了抑郁症,也不去看医生,继续硬撑着上班。在咨询中,先生说:“我必须要撑下去,因为我的太太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水平,如果我失去这份工作,就维持不了她的生活水平了,我希望让她幸福!”太太气得要死,喊道:“我宁可要一个活的先生,也不要一个死掉的先生、一个人住那么好的房子!”这位先生沉默了很久。他很体贴太太,自己有多委屈多辛苦从来不讲。但是讲出来之后却发现,原来太太并不需要他这么做,她需要的是他的健康和快乐。

间接沟通文化:学会理解对方的心意很重要

西方心理学一直鼓励夫妻要表达情感,尤其是学会正确地表达。现代市面上也有很多书籍和课程是教授如何表达情感和沟通的。太太读完书、上完课,回家后就会很自然地要求先生对自己多说一些肯定赞美的话语,这对大多数先生来说,都是一种考验。有些先生就会反弹:“你怎么不看我为你做了那么多的事?为什么一定要逼我说那些话,我不习惯!太肉麻!”很多夫妻因此发生冲突。

有些女性习惯了小说和电视剧中用语言表达爱的方式,比如琼瑶小说中的激烈表达,就会不知不觉用这套标准来检视家人对她们的表达,当对方没有按照她们想象、期待的那样做时,就会失望、生气,时间长了,就会绝望、放弃,爱意渐渐萎缩、消亡。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华人文化中,其实并不鼓励“多言”,《道德经》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在某种程度上也不相信甜言蜜语,《论语·公冶长》中有一句话:“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认为语言不可靠。往往用这些成语来形容擅长语言表达的人:“油嘴滑舌”“巧舌如簧”“巧言令色”“花言巧语”“摇唇鼓舌”,多少都带有一点儿贬义。甚至在传统的华人家庭中,如果先生突然说甜言蜜语,太太的第一反应不是温暖感动,而是会追问:“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

所以,华人家庭中有间接沟通文化,喜欢含蓄、委婉地间接表达,比起运用语言表达,他们更倾向于用行动来传递情感。我有一个朋友是家庭治疗师,和很多刚开始学习心理学的人一样,当年她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伤害,就跑回家和妈妈大吵了一架。妈妈也很生气很委屈,母女俩陷入冷战。冷战一个星期后,朋友突然发现桌子上放了一盘妈妈亲手包的饺子,她一瞬间泪流满面。虽然妈妈什么都没说,但是她知道这盘饺子就是妈妈在向她表达歉意,妈妈所有想说的话都在饺子里了。朱自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散文《背影》,描述了一位典型的不擅长语言表达的父亲,但是他努力地爬過月台,把橘子塞到儿子手中的一幕,感动了几代读者。

我在台湾做过一个研究,访谈很多男性的婚姻经验,他们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一位先生说他很爱太太,每次两人出门前,他就会想到太太不喜欢车子颠簸,于是总会费心规划,选择一条最平坦的路来开车。我问:“你这么照顾她,那你太太知不知道?”他回答:“当然不知道。”我又问他:“如果她知道了,她会有什么反应?”他想了想,回答说:“应该没什么反应吧。”

这位先生内心是爱着太太的,但是让他把心里的这份情意说出来,简直能要了他的命,他觉得太肉麻了!从某种程度上看,太太其实一直被先生照顾着,但是,第一,她根本没感觉自己被先生照顾;第二,她就算知道被照顾了,也不认。于是先生也就学会不说了,说了像在邀功似的,很可能被太太浇一盆冷水。

基于间接沟通文化,我建议太太不要急。因为文化是一种习惯,迅速地要求先生改变他的文化,他会感觉很不舒服。一是太太先做示范,对先生多说一些肯定赞美的话,时间长了,他就会自然地说一两句。先生偶尔说一次,太太就表现得很开心,先生得到鼓励,自然越来越勇敢,越有自信表达。如果先生不说,太太也不要生气,别强迫他,越强迫越反感,造成反效果,更不愿表达。二是读懂先生行动中隐藏的爱。同时,建议先生把文化视为一种操作系统软件,就像手机内部软件要定期更新一样,当你原本熟悉的文化已经影响到婚姻的正常运行时,就要把它更新。如果总是不更新,你的婚姻系统会故障宕机的。

如果从文化动力的角度看待我们的婚姻与家庭,那么,我们心中的怨气就会减少,理解和包容就会增多,彼此的沟通也会更加顺畅。

猜你喜欢

体贴孝顺动力
孝顺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阳光动力
怎么孝顺
孝顺的外婆
动力船
徐孝顺:从搬运工到张艺谋的铁杆助理
把美好的想像转化为动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