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亲”自然课程,促进幼儿在实践体验中成长

2018-12-21毕园园

教育界·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实践体验原则重要性

毕园园

【摘要】文章以建构“亲”自然课程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对进行“亲”自然教学的原则展开了简单的分析,阐述了幼儿园开展“亲”自然课程的现状及实践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并通过课程建设从而促进幼儿在实践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成长。

【关键词】“亲”自然课程;幼儿;实践体验;重要性;原则

美丽的大自然就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她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财富,能够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取之不竭的源泉,她吸引孩子们去感受,去经历,去体验。我园坐落于活力生态港——美丽的五缘湾,毗邻风景优美的五缘水乡、湿地公园、音乐岛、灯塔公园、游艇码头……周边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幼儿园就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确立了自然生态教育的办园特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以及体验探究过程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我园的“亲”自然课程,提倡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的观察和体验中获取经验和知识,与《指南》的精神相吻合。“亲”自然课程,不仅能为幼儿提供观察自然的窗口,而且能给幼儿提供一片自主探究的园地,使幼儿与自然亲密“对话”,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健康和谐地成长,促进其在实践体验中成长。

一、建构“亲”自然课程的重要性

“亲”自然课程作为崇尚自然的园本课程,说到其建构的意义,具体而言,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迎合了幼儿的天性,顺应幼儿的发展

卢梭说,自然教育即顺应幼儿的天性,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大自然空间辽阔,物种繁多,为幼儿供给了充足的游戏场地及探索空间。“亲”自然课程的建构为幼儿主动探寻大自然,自主学习,积累对大自然的感知经验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并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尊重幼儿,与幼儿发展规律相符

众所周知,幼儿的思维往往以感性思维为主。所以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应给予形式、声音及感觉等充分的关注。孩子们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地游戏、学习,与幼儿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学习的特点相符,并且也极大限度地顺应了幼儿借助感知与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需求。

二、进行“亲”自然教学的原则

“亲”自然教学必须与幼儿的天性及身心发展规律相符。我们在实施“亲”自然教学时所需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如下几部分。

(一)教育性原则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书,是最有趣的老师,她的教益无穷无尽。”所以我们在实施“亲”自然教学时必须引导孩子们用积极的态度、能力去了解及适应自然,切实推动幼儿身体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二)趣味性原则

好奇心强、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因此我们在进行“亲”自然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地寻找孩子们的兴趣点,巧借直观体验与游戏的形式展开亲自然教学,同时凭借外部环境刺激,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巧妙地拉近孩子们和大自然的距离,提高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

(三)差异性原则

十指伸出有长短,树木瑯林有高低。每个幼儿都具有其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以幼儿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比如说年龄与认知水平等,选用不同的要求,设立恰当的“亲”自然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注重动静交替,注重孩子们的个体需求,丰富“亲”自然教学内容。

三、巧借“亲”自然课程,促进幼儿在实践体验中成长

为了更有效地增强幼儿的实践体验,我们选用如下方法促进“亲”自然课程在本园的开展与实施。

(一)巧借大自然的教育资源,在实际中观察,在亲身实践中学习

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看不完的美妙画卷,是幼儿成长的绝佳课堂。我园坐落于美丽的五缘湾,孩子们对这些环境特别熟悉。所以我们在进行“亲”自然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借助特有的教育资源,将自然与课程相融合,教师带领幼儿从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田野,教师和孩子们一起与阳光和新鲜空气为伴,视野开阔,孩子们身心放松,用眼睛去发现五缘湾的美,置身其中进行观察和体验,大大增强了学习兴趣。如:孩子们在五缘湖畔和黑天鹅嬉戏,了解黑天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开展了艺术活动——写生画《美丽的黑天鹅》;他们来到湿地公园和美丽的植物做朋友;在游艇码头,孩子们用小眼睛当作照相机,发现游艇的小秘密。“亲”自然课程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环境,孩子们处在课程的浸润中。教师还应充分发掘自然的多种教育功能,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生态环境教育,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快乐学习与成长,让大自然成为快乐课程。

(二)巧借一日活动,展开实践体验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有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活动等。如:班级的植物角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区域之一,一天早晨,值日生在照顾植物时,发现了叶子上的白色点点,好奇的他们围着叶子互相讨论着,对于“叶子上的白色点点”这个问题,他们大胆地去发现,去探索,于是孩子们开始了“奇妙真菌的探究之旅”。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教师带着孩子们亲自参与真菌的调查,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了记录,大胆表达自己对真菌的观点和理由,能够积极和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发现,幼儿间的互动、互助学习在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阶段的课程实践中,孩子们用科学的眼光了解和认识霉菌、真菌,知道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初步了解有关霉菌生长和作用,增加了孩子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的发展,启发了幼儿的想象力,使其体验到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丰富了幼儿的整个精神世界。同时,幼儿所表现出来的认真专注、积极主动、敢于尝试,这些良好的学习品质都是值得鼓励的闪光点。教师在活动中支持和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他们所获得的求实、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能力,将使其终生受益,并使得“亲”自然课程往纵向和深处推进。

(三)巧借自然生态的园内环境,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喜爱

环境作为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自然环境,教师只有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发现,才能让他们获得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课程,我园创设了“种植角、百草园、缤纷果园”等自然生态的园内环境,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自然的窗口。同时,幼儿园专门为每个班级开辟了一块“梦想田园”种植园地,学期初老师都会根据孩子们的兴趣与孩子商量讨论要在梦想田园里种些什么蔬菜,并和孩子们一起松土播种,每周老师都会带孩子们到梦想田园,给它们浇水、施肥。孩子们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将植物的生长情况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在照顾植物的过程中,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待这些蔬菜成熟后,老师组织幼儿带上篮子一起去地里采摘自己的劳动成果送到生活坊,在生活坊择菜,洗菜,切菜,并送到厨房烹饪,最后大家一起品尝自己劳动的成果,有效地丰富生活经验及提升生活能力。

(四)巧借时事,对幼儿展开生态教育

在实施“亲”自然教学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双眼当照相机去观察,发现,用眼睛去阅读书籍,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洞察社会现象;教师深入地挖掘、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以其兴趣点生成教学内容,还需巧妙地借助当今时事、热点话题等进行生态教育。每天上午“我的发现”时间,孩子们除了可以和老师一起分享观察、种植的趣事,还可以把自己平时在幼儿园、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通过引导孩子们敏锐地发现周围事物和人的变化,懂得明辨是非,感受和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如2017年8月四川九寨沟发生了地震,班级里的孩子对“地震”的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通过分享调查表,孩子们共同探讨与“地震”相关的知识,交流与“地震”相关的看法;最后,孩子们以宣传画的形式,让大家知道保护地球相关的知识。除了给幼儿讲述地震时事外,还可通过近年发生的滑坡、泥石流及沙尘暴造成重大财产、生命损失的事件,让孩子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亲”自然课程是全面性、整合性的课程,是注重幼儿生命体验的课程。我们希望通过“亲”自然课程的开展,创造一种自然、自由、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园到处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我们的孩子主动走进大自然的怀抱,让他们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润泽,让他们拥有一个值得怀念的童年,从而为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师生与自然、师生与师生之间和谐相处共同成长的愿景。

【参考文献】

[1]杨梅芳.通过观察记录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以幼儿园亲自然活动实践为例[J].育人星空,2018(01):97.

[2]丁小琴.建构“亲自然”课程 深化幼儿实践体验[J].江西教育,2018(12):95.

[3]陈婷.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实施的要素[J].福建教育,2017(25):15-17.

[4]唐海燕.讓幼儿在自然中尽享童心——对“亲自然”课程实践的思考[J].福建教育,2017(25):13-14.

[5]祝雅芳.基于“亲自然体验式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新课程(小学),2016(04):359,361.

猜你喜欢

实践体验原则重要性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习作课的预习准备活动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