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音疗法调控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研究

2018-12-21孙羽中窦志芳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五音音乐疗法疗法

孙羽中,窦志芳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性状或排便习惯反常为特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其特点是整个肠道对刺激有异常的生理反应,但肠道壁无器质性病变。IBS为继感冒之后第二大常见病种,北京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约有10.5%的人口患有IBS[1]。IBS不会对人们的生命产生严重的影响,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五音疗法首见于《黄帝内经》,是古人把五音(角、徵、宫、商、羽)和人的五脏(肝、心、脾、肺、肾)以及五志(怒、喜、思、悲、恐)等多个因素运用五行学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改变音乐节律来调节脏腑功能的气机以达到疗疾的目的。五音疗法目前已逐步应用于临床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精神疾患,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1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1.1 现代医学对IBS发病机制的认识

IBS作为具有多种症候群的一类疾病,其临床发病机制和病因十分复杂,目前尚无统一定论,但IBS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被普遍认可,与内脏高敏感性、肠胃动力学异常、饮食、遗传、性别、精神心理因素、免疫异常、感染等方面因素都有关,目前比较公认和研究较多的是脑肠轴学说。

近年来,随着神经肠胃病学和脑影像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脑肠互动与IBS发病的相关性越来越得到认可。现代医学认为:肠道的神经支配及调节不但由肠道神经系统(ENS)完成,而且和中枢神经系统(CNS)有密切关联,胃肠运动可以通过神经反射将胃肠道与CNS联系起来[2]。在不同层次将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称为脑肠轴,脑肠轴作为人体一个巨大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具有双向调节的功能,一方面刺激和将内在信息通过肠神经链与高级神经中枢相连结影响胃肠运动;另一方面亲内脏作用又反过来影响中枢的反应,即胃肠症状对心理状态有反作用[3],这就是精神情绪可以影响肠胃功能的原因。

1.2 中医学对IBS发病机制的认识

中医学中没有与IBS相对应的病名,按照临床症状归于中医泄泻、便秘、腹痛等类别。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将IBS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脾胃湿热、脾虚湿阻、肠道燥热和脾肾阳虚6种证型。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五行之中,肝木能够克脾土,肝木克脾太过会导致泄泻、便秘等肠道症状的发生。肝藏血,脑为髓海,脑髓依靠肝血的不断充养方成脑神之用。脑为元神之府,主神明而总统诸神,脑是情志的最高指挥官。情志因素直接伤及脑神,脑神失控,则导致情志失常,情志失常则影响肝之疏泄,肝疏泄失常,则影响脾的运化而导致肠易激症状的出现。肝主疏泄与藏血功能为联系脑神与脾运化功能的枢纽,所以,脑、肝、脾是中医理论中有关消化方面最主要的脏器。窦志芳等[4]对近20年相关文献统计发现,IBS肝郁脾虚证出现频率最高,占67.3%,疏肝健脾法是临床中治疗IBS最主要的方法。柴红等[5]研究发现,抑郁能引起大鼠胃肠道出现明显的IBS症状。

无论是中医的脑-肝-脾理论,还是现代医学理论的脑肠轴学说,都显示出精神情绪与肠道疾病有着莫大的联系,周吕[6]甚至认为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

2 五音疗法与中医理论

2.1 中医五音理论

中医五音疗法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五行相配,和五脏相连,运用五音不同的音调和音律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国医大师张灿玾认为,人可感受不同曲调音乐所反映出的情感,并与其产生共鸣,借助自己情志的改变来影响机体五脏系统的功能[7]。

在五音的应用上,《灵枢·五音五味》篇详细记载了角、徽、宫、商、羽五种不同的音阶调治疾病的内容。即角音属“木”,其性条达,具有柔和舒畅的特点,可入肝,有调节肝胆疏泄功能的作用,促进人体气机的升发与调达,代表曲目《胡笳十八拍》;徽音属“火”,其性火热,具有兴奋、活泼、欢快等特点,可入心,有助养心气的作用,代表曲目《紫竹调》;宫音属“木”,其性冲和,具有敦厚、庄重的特点,可入脾,有健脾益气之功效,代表曲目《十面埋伏》;商音属“金”,其性清肃,具有优美、悲切等特点,可入肺,具有调节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代表曲目《阳春白雪》;羽音属“水”,其性如流水,具有奔放、哀怨的特点,可入肾,有助养肾气和促进人体气机下降的功能,代表曲目《梅花三弄》。

2.2 五音疗法治疗IBS的相关

自唐宋金元时期以来,五音疗法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记载自己每天听古曲《宫声》以治疗忧思。近年来,音乐疗法也在临床和实验中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和推广,胡松洁等[8]统计研究发现,五行音乐疗法在缓解焦虑、抑郁及心理疾病方面疗效显著。

IBS临床表现主要以抑郁或焦虑症状和肠道症状为主,而角调式乐曲亲切爽朗,如“木”般舒展调达,有疏肝理气之功效,可以缓解临床中肝郁症状。如果患者肝气升发太过,我们可以用滋水涵木法,通过听羽音滋养肝肾之阴,利用肾主纳气的特点来维持机体气机的升降平衡;另一方面可以用佐金平木法,利用悲胜怒的原理,用悲凉的“金”音,来制约亢盛的肝气。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像“土”般宽厚结实,有健脾益气之功效,可缓解临床中的肠道症状。在临床治疗中,我们以角音和宫音为主,配合他音辅助治疗,通过疏肝健脾等方法,来缓解IBS的临床症状。如果患者还具有心气虚、心阳虚的症状,我们可以配合具有欢快、活泼等特点的“火”音,达到助养心气的作用。如果患者有肾气虚症状,我们可以配合具有奔放、哀怨等特点的“羽”音,达到助养肾气的目的。具体的五音处方,应根据患者体质进行合理的搭配。

近几年,音乐疗法也逐渐运用于临床IBS的治疗。如王和权[9]运用加味四逆散配合音乐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效率达95.51%。周泽鹏[10]研究发现,五行音乐联合中药(肠激灵颗粒)治疗较单纯中药治疗在缓解躯体性焦虑因子方面疗效显著。在对IBS患者的护理中,音乐疗法逐渐成为缓解病人精神压力、改善病人精神面貌的主要方法之一。

3 讨 论

IBS作为具有多种症候群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虽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但又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给现代医学在治疗上提供了难题。中医学运用其特色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虽然在治疗IBS的疗效上非常突出,但是中药煎煮费时费力,很多人也难以接受其口味,拒绝服用中药,给中医治疗IBS带来了局限性。无论选择现代医学还是中医学在治疗上都会造成经济消费,而五音疗法简单易行,无经济消费,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在舒缓身心的同时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应多在临床上加以运用。

猜你喜欢

五音音乐疗法疗法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基于微信订阅号的耳鸣管理理念在影响中医五音治疗耳鸣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从“润腔”看霍俊萍五音戏演唱特色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