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湘西农村教学点“全科应用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模式

2018-12-19张蓉周述贵

教育界·上旬 2018年9期

张蓉 周述贵

【摘要】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为农村学校定向培养补充“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教师。为此,课题组在大湘西地区各教学点进行了广泛调研,根据教学点教学现状,结合湖南省芷江民族师范学校的培养实践,提出“全科应用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并有效实施“2+2+1”课程培养途径。

【关键词】大湘西;农村教学点;“全科应用型”小学教师课程模式

大湘西是指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以及邵阳、永州的部分县市在内的整个湖南西部地区,其少数民族众多,经济落后,农村人口占多数。由于地域和交通限制,农村分散着各个教学点。农村教学点是指距中心完小3公里以上,且交通不便,在校生一般在20人以下,开设1-2 年级,通常是二师一校或三师一校,采用复式教学模式的学校。现任村小教学点教师的大多都是当地的乡村教师,他们年龄较大,教学任务繁重,观念陈旧,专业单一等,造成了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因此,农村教学点急需培养“全科应用型”教师,改变农村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

一、“全科应用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含义

“全科型小学教师”是指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教师教育机构专门培养的、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承担小学阶段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可知,“全科应用型”小学教师是指能胜任小学小班化需要且综合素质全面的师资,其应用能力在于能够应对小学生习惯培养、人格塑造、活动设计与开展等多方面教育教学实践,服务对象是农村各年级小学生。

具体来说,“全科应用型”小学教师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二是具有小学教育教学所需的知识,综合素质全面,较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掌握小学各学科的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还具备小学艺术教育相关的人文和艺术素养。三是具有教育教学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小学各科教学,做好班级管理和教学辅导工作,能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塑造健康的人格。

二、“全科应用型”教师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依据

(一)国家政策的正面导向

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为农村学校定向培养补充“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教师;采取定向委托培养等特殊招生方式,扩大双语教师、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薄弱学科和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规模。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又提出,要针对小学教育的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的卓越小学教师。由此可见,国家鼓励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

(二)农村教学点的教学需要

一是地域交通的限制。农村教学点地处偏远的山区,交通不便,加之孩子们年龄小不适合长途跋涉,也不适合与亲人长期分离,就近入学是最好的选择。二是教师严重老龄化。教学点教师一般为本地的民办转公办的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教育观念陈旧,专业能力不强,他们除了教书外还兼顾家里的农务。三是农村教学环境艰苦,教学设备落后,加上教师的工资水平不高,导致年轻教师不愿意留在农村。四是教学点的学生年龄参差不均,班级人数少,年级多,普遍存在着复试教学和包班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培养“全科应用型”小学教师。

三、构建“全科应用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模式

湖南省从2006年下半年起,启动免费定向培养农村教師计划,选拔初中优秀毕业生免费为乡镇以下小学培养五年制大专“全科应用型”教师,力图从长远解决农村教师队伍中出现的问题。农村“全科应用型”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基本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进行各学段的学科教学、班级事务管理和组织课外活动。

“全科应用型”教师既要承担小学各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又要完成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农村小学小班制、复合班、包班制和边远农村地区的一人一校、两人一校的实际。湖南省芷江民族师范学校2008年承担怀化市农村小学教师培养任务,一直以培养小学教师为己任。该校培养途径结合中等师范学校的特点,采用“2+2+1”课程模式进行培养,课程设置为2年中师课程、2年大专课程、1年教育实践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教师教育理论、跨学科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特别注重培养英音体美方面的教师基本技能。

(一)2年中师课程

一是文化基础课。主要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地理等文化基础课程,加强基础阶段的文化知识教学,有利于学生储备厚实的基础知识,为大专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是专业基础课。主要开设音乐、美术、舞蹈、视唱、键盘、书法、口语等基础课,主要是从专业技能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让学生获取艺术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2年大专课程

一是普通教育课程。主要围绕大学文化教育基础课程开设,有大学语文、大学数学、大学英语等,主要在于拓展和深化文化基础知识,让学生对大学的文化教育课程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感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教师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为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外教育史等,专业基础课程为小学生生理卫生学、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教育学等。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围绕小学全部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以及思维方式构建完整的课程群,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训练跨学科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难度应与专科师范生的要求一致,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学科原理,掌握宏观的学科知识结构,如此,“全科应用型”小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才能适合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并为入职后的科研和教学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科基础课程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良好的基础。

三是专业教育课程。教学理论课程具体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课堂教学法。课堂教学法课程以《新课程标准》为出发点,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目标为基准,提倡讨论式、参与式、研究式和案例等教学,以便教师熟悉小学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内容,掌握小学课堂教学技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二是专业技能课程。农村小学规定开设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为适应实际需要,学校强调英体音美的基本功训练和着重培养小学课堂教学中所需的各种技能,包括英语口语、音乐、琴法、形体舞蹈、美术、书法、课件制作等。第一,注重课堂教师示范和学生实训的结合,开展丰富的活动,在课堂内外训练他们的基本功技能。第二,开展常规训练活动,制定全科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和训练与考核办法,明确各学期的训练内容与相关考核要求,增强自主训练和自主学习的动力。第三,充分利用硬件配套设施,在课余时间开放钢琴房、舞蹈室、书画室、体育馆,同时制定晨读、书法练习、钢琴课余练习的时间安排表,加强专业技能训练,确保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和提高。第四,开展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练。每学期开展不同的竞赛项目,如课件制作、说课、三字一画、舞蹈、歌咏、英语演讲等比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热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实训实践课

实训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教学和管理的实践能力,是对农村教学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的重要过程,是把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与实践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扎实的全科型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保证。第一,在2年的中师培养过程中,安排学生到农村实训基地去见习和实习,将课程教学延伸至农村小学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直接接触农村小学生并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现课程知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第二,学校派出优秀的教育教学专家一同前往指导学生实习工作,并为当地农村小学教师提供相关培训和示范观摩课,更能实现实习与培训的双赢。第三,课外见习、实践与课内知识结合。通过大量的教学观摩和实践,学生在课堂内所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能得到有效的巩固和验证,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确保在校期间就能掌握扎实的全科型小学教师职业技能。

总之,实施“全科应用性”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教师,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小学师资流失及短缺现象,改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较快地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德义,李纪武,邓士煌,等.关于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思考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09):55-5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735/201212/xxgk_145538.html,2012-11-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 號)[Z].201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