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对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2018-12-17赵亚东白忠学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5期
关键词:二聚体胃肠腹腔镜

赵亚东 白忠学 曹 波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属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种恶性潜能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指出,全世界范围内GIST每年患病率为(2~3)/10万,且中国为患病率最高的国家[1]。因放、化疗不能有效治疗GIST,且其肿瘤无淋巴结转移特性,故当前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佳的治疗方式。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因腹腔镜切除肿瘤的创伤小、患者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已被临床广泛运用。但有部分学者表示,少数GIST结构复杂,且与胃近端及食管远端相连接,对手术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提高了手术的风险性[2]。因大量GIST为局限性生长,具有较小的淋巴转移风险,故在行手术时不必对淋巴结进行大范围的清扫,以此便促进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故我院为证实经腹腔镜切除肿瘤的临床疗效,现对我院收治的80例GIST患者分别行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治疗,旨在研究其在治疗GIST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病理活检与免疫化验检测确诊为GIST[3]。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5 ~ 75岁,平均(56.8 ± 4.2)岁;肿瘤直径1.0 ~ 5.0 cm,平均(3.2 ± 1.3)cm;肿瘤原发部位:胃窦-幽门部位9例,胃体12例,胃底-贲门部19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2 ~ 77岁,平均(57.1 ± 3.8)岁;肿瘤直径1.0 ~ 7.0 cm,平均(3.4 ± 1.1)cm;肿瘤原发部位:胃窦-幽门部位8例,胃体14例,胃底-贲门部18例。两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肿瘤原发部位等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分组研究价值。

二、入选标准

1. 纳入标准

①经病理活检与免疫化验检测确诊为GIST;②术前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大于100 g/L,血小板大于100 × 109/L,白细胞大于3.5 × 109/L;;③近期未服用抗凝血类药物,且无肺栓塞、静脉血栓及血液高凝状态者;④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2. 排除标准

①凝血功能障碍者;②肝、肾代谢异常者;③近期行腹部手术者;④合并或远处转移其他肿瘤者;⑤治疗依从性差,临床资料不全者。

三、手术方法

1. 对照组

本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为患者行气管插管并给予全麻后,取患者取平卧位,做开腹手术,并对其肿瘤大小,病灶及周边情况进行细致观察,了解确切后为患者切除肿瘤[4]。完整切除肿瘤后,依次将腹腔闭合并进行缝合,再将抗菌类药物涂抹于切口处,连续用药3 ~ 5 d,避免伤口感染[5]。术毕,切除标本并进行冰冻,随即做病理检查,以避免切缘转为阳性,并确诊肿瘤体的病理类型。

2. 治疗组

本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切除肿瘤。为患者行气管插管并给予全麻后,取患者取平卧位,将气腹针穿刺于脐下3 cm左右位置,创建二氧化碳气腹,手术过程中确保气腹压力为12 mmHg。将脐孔下作为观察孔并将10 mm Trocar针刺入;左腋下3 ~ 5 cm处作为主操作孔,并刺入10 mm Trocar针,将腹腔镜放置于观察孔中,调整镜面视角为30 °并对患者肿瘤进行观察。选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切除患者胃体前壁的肿瘤,选用超声刀对胃小弯的肿瘤进行部分切除,再将10 mm Trocar针刺入患者右锁骨中线上2 cm左右位置,5 mm Trocar针刺入左侧相对应位置以作牵引作用,将腹腔镜下切割吻合器置于此处[6]。腹腔镜放置到位后,全面观察肿瘤大小、病灶及周边情况,若肿瘤位于胃大弯及胃后壁处,可先切除胃结肠韧带后切除肿瘤。术者在切除肿瘤时,确保肿瘤与切缘距离大于或等于2 cm,若切除较大的肿瘤时可适量将Trocar切口长度扩大化。手术结束后,将标本送至病理检查。

四、观察指标

①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②选用BD Accuri C6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水平;③选用Sysmex 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凝血功能,包括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FIB(血浆纤维蛋白原)、INR(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

五、统计方法

结 果

一、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治疗组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及恢复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见表1。

二、两组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有所上升,且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治疗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见表2。

三、两组手术前后外周血凝血指标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APTT、PT、D-二聚体、FIB、INR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术后,治疗组APTT、INR指标较手术前及对照组术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PT指标均有显著降,且治疗组PT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术后,两组D-二聚体、FIB指标均显著上升,且治疗组D-二聚体、FIB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见表3。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P< 0.001,#P< 0.01,△P< 0.05

表3 两组手术前后外周血凝血指标情况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P< 0.001

讨 论

胃肠间质瘤(GIST)是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中约占80%,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黑便及上腹部不适等[7]。当前,治疗GIST的首选方式为手术,开腹手术为治疗GIST的传统标准化手术方式,但此术具有创伤面大,术后恢复慢等缺点使其在临床治疗时受到一定的制约,且无法成为治疗GIST的理想方式,故积极找寻有效治疗GIST的方式的当前医务工作者的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腹腔镜切除治疗GIST中准确定位肿瘤是成功切除的关键所在,据相关资料显示,腹腔镜切除胃肠间质瘤被临床逐渐运用后,因其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行手术时,通过腹腔镜可对肿瘤进行全面清晰的观察,以此保证术者在不破坏肿瘤、降低复发的同时完整的将肿瘤切除[8]。且腹腔镜切除胃肠间质瘤具有痛感小、创伤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小等优势。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食时间、恢复活动时间及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为患者行腹腔镜切除肿瘤能为患者带来更小的创伤,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恢复,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可能与术者操作技术等有关,故术者应不断提高自身操作速度,尽最大能力为患者减轻痛苦。

治疗肿瘤时,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有效抵抗肿瘤,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9]。但临床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时,易使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致术后复发率升高。免疫细胞中,T淋巴细胞为重要的细胞亚群,现临床已证实,抑制肿瘤时,T淋巴细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0]。根据T淋巴细胞分化抗原可分为CD8+、CD4+两种亚群,CD4+起着辅助与诱导免疫功能的作用,CD8+能对细胞病毒起抑制作用,而CD4+/CD8+处平稳状态,可有效维持机体免疫功能[1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升,而治疗组CD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说明为胃肠间质瘤患者行腹腔镜切除肿瘤,能对患者免疫功能产生较小的影响,促进患者的康复。

凝血过程为诸多凝血因子共同、持续激活的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中能有效显示集团凝血功能的指标为FIB[12];能有效显示血浆中相关凝血因子水平的指标为PT及APTT[13];而D-二聚体是交联性纤维蛋白经纤溶酶降解后产生的特异物质,是机体继发纤溶亢进及高凝状态的分子标志物[14]。对患者凝血相关指标进行检测,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凝血状态[1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PT治疗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组D-二聚体、FIB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上升,但两组患者APTT、INR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对胃肠间质瘤患者行腹腔镜切除肿瘤进行治疗,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

综上所述,腹腔镜治疗胃肠间质瘤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可减小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且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二聚体胃肠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