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影响分析

2018-12-17何永冠曹晓霞向登国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5期
关键词:全麻硬膜外根治术

何永冠 曹晓霞 朱 彬 向登国

胃癌是一种多发性消化道类肿瘤疾病,临床多伴有食欲缺乏、消瘦乏力、上腹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目前临床胃癌主要以胃癌根治术等手术治疗为主,具有作用时间短、疗效确切等优势,但长期研究证实,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对患者机体损伤影响较大,极易引发严重的内环境紊乱和代谢失衡,导致各种应激反应[1]。同时部分研究显示,术后患者5年内存活率高达其发生率仅30% ~ 40%[2]。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手段抑制此类反应已成为当务之急。部分研究发现,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一定程度上具有阻断伤害性刺激传入、降低有害刺激反应的积极作用[3]。本次研究选取了92例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其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47例)与对照组(45例)。其中,实验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40 ~ 79岁,平均(57.3 ± 8.4)岁;体重43 ~ 76 kg,平均(61.6 ± 2.3)kg;ASA分级Ⅱ级27例,Ⅲ级20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1 ~ 80岁,平均(58.1 ± 7.9)岁;体重42 ~ 75 kg,平均(62.3 ± 2.0)kg;ASA分级Ⅰ级26例,Ⅱ级19例。两组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二、入选标准

1. 纳入标准

①符合《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4]中相关诊断标准;②麻醉风险评分表(ASA)分级<Ⅲ级;③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7分;④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排除标准

①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心、肝、肾、凝血功能异常者;②既往麻醉过敏反应史者;③合并严重脊柱畸形、外伤者;④近期未服用任何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及非甾体抗炎药物者。

三、麻醉方式

两组均给予术前8 h禁饮禁食,心电、血压、脉搏等生命监测,静脉通道建立等,并肌内注射0.5 mg阿托品(生产企业: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0465)和2 mg咪达唑仑(生产企业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037)[5]。

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全麻。麻醉诱导采取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 mg/kg、顺阿曲库铵(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869)0.2 mg/kg、芬太尼(生产企业: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2076)4 μg/kg、丙泊酚(生产企业:Fresenius Kabi AB,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80023)1 mg/kg,2 ~ 3 min后行气管插管,术中给予顺阿曲库铵0.12 mg·kg-1·h-1、芬太尼0.05 ~ 0.25 μg·kg-1·h-1、丙泊酚5 ~ 8 mg·kg-1·h-1以维持麻醉。

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以患者T8-T9椎间隙为穿刺点穿刺,头端置管3 cm,注入2%利多卡因(生产企业: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071)5 mL,初测T4-T12之间为麻醉平面,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药与对照组相同。术中给予顺阿曲库铵0.12 mg·kg-1·h-1、芬太尼0.05 ~ 0.25 μg·kg-1·h-1、丙泊酚5 ~ 8 mg·kg-1·h-1、0.375%布比卡因(生产企业: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2839)以维持麻醉,并每间隔45 min行硬膜外给药4 mL。

四、观察指标

1. 应激反应指标

分别于麻醉前0.5 h、麻醉后24 h,采集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血糖(GLU)、皮质醇(COR)。其中,GLU正常值3.89 ~ 6.1 mmoL/L;COR正常值:早晨8∶00时为140 ~ 630 nmoL/L,下午4∶00时为80 ~ 410 nmoL/L;晚上8∶00时 < 早晨8∶00的50%。

2. 血流动力学指标

分别于麻醉前0.5 h、麻醉后24 h检测两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情况。其中,HR正常值60 ~ 100次/min,SBP正常值90 ~ 140 mmHg,DBP正常值60 ~ 90mmHg,SPO2正常值≥94%。MAP = (SBP+2×DBP)/3。

3. 免疫功能指标

采用流式细胞仪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成熟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杀伤性T淋巴细胞(CD8+)、辅助性T淋巴细胞与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比值(CD4+/CD8+)。其中CD4+/CD8+正常值:1.00 ~ 2.87。

五、统计方法

结 果

一、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麻醉前0.5 h,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GLU、CO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24 h,两组GLU、COR水平较麻醉前0.5 h明显上升,但实验组GLU、CO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二、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麻醉前0.5 h,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HR、SBP、DBP、MA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24 h,两组患者HR、DBP、MAP较麻醉前0.5 h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HR、DBP、MA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24 h,对照组患者SBP较麻醉前0.5 h明显上升,而实验组SBP较麻醉前0.5 h明显下降,实验组SB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麻醉后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三、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麻醉前0.5 h;两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麻醉后24 h的CD3+、CD4+水平较麻醉前0.5 h下降,但CD3+麻醉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麻醉后24 h的CD3+、CD4+水平显著低于麻醉前0.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麻醉后24 h的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麻醉后24 h的CD4+/CD8+水平明显低于麻醉前0.5 h,而实验组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讨 论

多数研究发现,胃癌多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生活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癌前病变影响,发病率在恶性肿瘤疾病中高居首位,且逐渐成年轻化趋势发展[6]。由于胃癌早期症状隐匿,确诊时多处于中后期,临床治疗主要采取胃癌根治术等手术治疗,而胃癌根治术中,麻醉及手术极易引发应激、继发氧化损伤及炎症反应等全身性损伤[7]。随着我国胃癌患病率上升,行胃癌根治术人数增多,患者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障碍等现象逐渐增多[8]。部分研究发现,不同的麻醉方法对患者应激反应影响存在不同差异[9-10]。而有研究证实,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有利于减轻胃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抑制T淋巴细胞免疫[11]。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肿瘤转移和复发[12]。因此,胃癌根治术过程中,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更为适用。

表1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组别nMAP(mmHg)麻醉前0.5 h麻醉后24 hSPO2(%)麻醉前0.5 h麻醉后24 h实验组4795.70±7.7580.19±9.42*92.35±5.8692.49±5.12 对照组4595.72±8.8790.82±6.34*92.43±6.8292.52±4.08t值 -0.0116.3210.0600.031 P值 -0.9910.0000.9520.975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表3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手术创伤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和合成增加,抑制周围组织利用葡萄糖,从而导致糖异生增强,血糖升高[13-14]。应激状态下,患者血糖水平变化剧烈。因此,本次研究选用血糖、皮质醇是应激反应的评估指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麻醉后24 h,两组患者GLU、COR较麻醉前0.5 h均明显上升,但实验组GLU、COR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明显减轻患者应激反应。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抑制极易引起术后残余微小肿瘤转移和复发加速[15]。部分研究发现,给予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区域麻醉,可抑制其神经内分泌反应,降低肿瘤复发率[16-18]。本次研究通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评估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其中CD4+、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降低是细胞免疫抑制的重要标志。同时部分研究证实,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明显双向阻断拔罐期的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和躯体伤害性刺激脊髓传导等,从而避免血管活性药物使用[19-2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麻醉后24 h,两组患者HR、DBP、MAP较麻醉前0.5 h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HR、DBP、MAP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后24 h,对照组患者SBP较麻醉前0.5 h明显上升,而实验组SBP较麻醉前0.5 h明显下降,实验组SBP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SPO2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组麻醉后24 h的CD3+、CD4+水平较麻醉前0.5 h明显下降,但CD3+麻醉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麻醉后24 h的CD3+、CD4+水平显著低于麻醉前0.5 h(P< 0.05);而两组麻醉后24 h的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麻醉后24 h的CD4+/CD8+水平明显低于麻醉前0.5 h,而实验组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实验组经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后可明显减轻患者免疫功能抑制,稳定血流动力学水平。

综上所述,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胃癌根治术中,具有明显减轻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抑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积极作用,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全麻硬膜外根治术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VMAT和IMRT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