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说文》中的两个符号

2018-12-12孟昭连

文学与文化 2018年4期
关键词:句读东方朔武帝

孟昭连

内容提要:《说文解字》中有两个符号“”与“”,许慎分别释为“有所绝止而识之”和“钩识也”。现代语言学著作大都将之视为古代“最早的句读符号”,以说明中国自古就有标点符号。本文通过对所举例证《史记·东方朔传》的分析,证明“绝止而识”“钩识”实指文人阅读停止时的标记,而非用于句读的标点符号。

中国文字的标点符号很不完备。最古只有“离经辨志”的方法。大概把每句离开一二字写,如宋版《史记》的《索隐述赞》的写法。汉儒讲究章句,始用“句读”,又称“句投”,又称“句度”。大概语意已完的叫做句,语气未完而须停顿的叫做读。但是汉、唐人所用的符号已不可考见。只有《说文》有“”字,说是钩识用的,又有“、”字,说是绝止用的,不知是否当时的句读符号。唐末五代以后,有了刻版书,但是大概没有标点符号。依此,他对《说文》中的这两个符号是否就是当时一直到唐五代用作断绝章句的标志,不敢肯定。但他同时又引毛居正《增韵》“今秘省校书式,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中间”,肯定了宋代才真正出现了表示句与读的标点符号,只是“中国旧有的标点符号只有一个句号,一个读号,远不如西洋的完备”而已。

所谓“汉武读书”是指《史记·东方朔传》中的一段记载:

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

自徐锴之后,无论是宋元明清的文学家、训诂家,还是现代的语言学家,在说解《说文》上的这两个符号时,无不举《东方朔传》的这段记载以为佐证。那么,如何理解这段文字的含义,尤其是“止,辄乙其处”的含义,就成为关键。

按照语言学者的“断句符号”说,这段文字最后一部分应该这样理解:

武帝在尚方署内阅读东方朔的奏书,念完一句就停顿一下,用笔画个“乙”字,用了两个月才读完。

比如陆宗达《训诂简论》即肯定此处的“乙”字“就是标识句读的符号”,而且说:“可证西汉时代用读音的段落标识句子,所以人主读音停顿时,左右辄乙其处以为句。”东方朔以俳优身份入宫,地位卑下,曾因自己以九尺之躯却只能与身长三尺的侏儒同酬而向皇上诉苦。武帝读一个“俳优”的奏书,居然一边念一边为之断句,一直断了两个月才完。语言学者这样的理解可信吗?笔者非常怀疑,可疑者有三:

其一,断句加标点是为了方便别人阅读理解,既然武帝自己已经理解了,那么他又不辞辛劳,连续两个月亲自加上标点的目的何在?

其二,如果这两个符号是用来断句的,武帝知道用,为何东方朔不用,却劳皇帝动手?

其三,古谚云:“学识何如观点书。”句读自古就是文人一件难事,需瞻前顾后,再三斟酌方能确定,武帝会冒然在臣下面前大声阅读,并随手加上断句符号,他不怕有所失误吗?

再说,皇帝为臣民的奏书断句加标点,不但历史上闻所未闻,只要稍加想象,那场景也是无法令人置信的。

与语言学者的解释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文学、历史研究者对此段文献的理解完全不同,而且相当一致。如霍松林等:“皇上在尚方署读它,停下来时总是在停的地方划个符号,共读了两个月才读完。”王子今:“汉武帝连续多日阅读这‘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即两个人才能勉强抬得动的‘奏牍’,每天中止之处,都认真作了记号,随后再从标识记号的地方接着读,一直读了‘二月’方才结束。”王晨“:停止阅读时,便在看到的地方划上一个勾号(以做标记),这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许嘉利:“汉武帝在宫内阅读东方朔的奏牍,看到哪里需要停读了,便在那里勾勒一下,以便再继续看下去,读了两个月才读完。”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两相对照,上面的理解哪一种是正确的?很显然,文学、历史研究者的理解是对的。此处所谓“止”,是指阅读停止的意思,不是指书面语中一句话的语音或语义的停顿。“乙其处”是指在停止阅读的地方画个记号,以便下次接着读,类似现在读书时折页或夹书签的作用。也就是说,武帝阅读东方朔的奏书,并非一次读完,而是分了好多次,这才是“二月乃尽”的根本原因。所以段玉裁在另一处再引东方朔故事时作:“汉武帝读东方朔上书,未尽,辄乙其处。”把原文的“止”换成“未尽”,正说明“止”不是字句的停顿,而是没有读完的暂时停止。所幸者,有少数辞书尚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如《辞海·语词分册》释“乙”字:“画‘乙’字形状的符号,旧时读书以标志暂时停止的地方。”并举《东方朔传》的这段文字为证。《汉语大词典》亦举此例,解释为:“旧时在书上画‘乙’字形符号,打钩,表示阅读中止处。”

猜你喜欢

句读东方朔武帝
东方朔散文赋《答客难》的文献学解读
短句(主语+谓语)
“咬文嚼字”三篇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东方朔割肉
树为何名
梁武帝不杀侮辱自己的人
梁武帝不杀侮辱自己的人
不见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