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

2018-12-10周军

中国经贸 2018年21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周军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业务运行的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中坚作用,内部控制的运行效果影响着单位各项工作质量。目前,大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多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单位的发展。本文重点探讨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相关问题,并就内部控制对于财务工作的相关重要性,继而对目前内部控制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2012年11月,财政部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目前,内部控制体系是由《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构成。在政策推动下,各部门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减少自由裁量权、限制公共权力滥用、有效避免财政政策制定和资金分配过程中的行政风险、法律风险与廉政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含义与作用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 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事业单位为确保各项资产的安全有效性,资金安全运行,保障财务单位管理工作合法合规,应该由单位负责人牵头负责成立内控工作小组,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梳理流程,对各种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内部控制需要全员参与,必须嵌入业务活动的整个过程。过程是动态的,适合企业的才是最好的。

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工作密不可分,具体作用可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单位各项业务正常运行,规避一些不符合规定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维护资产安全;二是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及时发现日常活动中的问题,避免问题日积月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合理配置单位的各项资源,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促进单位更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活动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财政部门近两年开始要求编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现实当中大多单位只是简单的临时组成一个内控工作小组,报告的编制也基本上有财务、审计等一两个部门就完成了,组织架构形同虚设。一部分单位未设内审机构,或者已建立内审机构的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内部控制的体系建设投入较少,内控信息系统没有或者不完善,业务层面控制不清晰。人力资源政策随意性较强,关键岗位人员没有实行定期轮岗。

2.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缺失

风险管理是单位在管理的过程中植入风险管理的程序,保证目标实现的更加科学、合理。这个管理的方法在是一些中大型的央企、上市公司等企业得到运用,事业单位层面在风险管理这一方面大多是空白。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也不能游离于业务活动之外。例如,目前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2019年年初就要实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修订普遍不完善和不及时,与新的制度衔接不好,与单位情况变化和实际执行情况不相适应。

3.内部控制措施不到位

单位的内部控制措施主要有: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授权审批、会计系统、财产保护、预算控制、运营分析和绩效考评。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事业单位的会计、出纳等不相容职位没有严格分离,有的岗位互串。对固定资产管理不严,普遍存在“重购建、轻管理”的现象,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处置、出租、出借以及调拨、报废等方面管理不规范,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并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4.信息与沟通不及时

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了信息质量、沟通制度、信息系统、反舞弊机制。信息的价值必须通过传递和使用才能体现。大多事业单位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沟通制度,将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各个层面、业务环节等有关方面进行沟通和协调,信息的传递人为控制较多,不能杜绝舞弊。

5.内部监督检查缺乏有效性

内部监督检查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防止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事业单位目前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小组要么没有成立,或者临时抽调人员组成,一是缺乏独立性;二是没有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权威性来承担内部监督检查工作。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的建议

1.建立领导负责制的内部控制组织

为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应该建立事业单位领导层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成立内控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内控机制的基本制度和工作标准;做好内控机制建设的工作计划;组织落实内控机制建设任务布置;研究处理内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监督内控机制健全和完善的整体进程,并及时调整工作计划,确保内控机制健康运行,统筹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顺利完成。

2.完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机制

事业单位应该重点围绕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的权力运行,认真梳理工作流程,明确业务环节,查找业务风险,制定防控措施,建立健全权责对等、制衡有方、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體系,制定符合本部门、本单位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编制完成本单位的《内部控制手册》。风险点查找方面,主要分两个方面:

(1)个人方面,查找个人岗位内控风险。对照履行职责、执行制度和存在问题的情况,认真分析并查找出个人岗位存在的内控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填写《个人岗位内部控制风险防控登记表》。

(2)单位方面,查找单位内设机构内控风险。各科室对照职责定位等情况,查找在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内控风险,并认真细化、分析风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并制定风险防控图。

对查找出的风险点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内控风险防范措施并进行公示,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提交给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审议。

3.加强内部控制措施

首先,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局内部控制目标、原则、管理构架、控制方法、各专项内部控制办法主要内容和职责分工以及内部控制检查、报告、考评等,并进一步细化预算安排、资金分配、财务支出、资产使用管理等各项制度,梳理和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形成操作简单、程序规范、制约有效的办事机制,使财政资金安全并发挥效益。其次,结合财政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将基本制度和相应办法提出的内控理念、控制活动和控制措施固化在相关信息系统中,通过授权控制和流程控制防范业务风险,实现内部控制的程序化、常态化。组织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参加内控专题培训,增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人员队伍素质,切实推动内控机制落实。提升干部内控意识,通过QQ工作群、微信群,宣传贯彻实施内控规范的重要意义,阐释制约内部权力运行,增强内控意识,使干部职工对内部控制工作树立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4.强化内部控制监督审核

内外部监督是内部控制规范的要素之一,也是内部控制工作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保障机制。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并将内部监督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保持相对独立。统筹监督检查管理,规范监督检查全过程控制。高度关注重点领域风险。以风险为导向,开展专项检查,组织开展大额采购业务、基本建设项目、“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等专项检查;切实做好年度内控评价工作;严格问责机制,加强风险事件、屡查屡犯等方面的违规责任认定与追究,强化违规积分工作考核管理,对问责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价。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永远在路上,把深化内控机制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将财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都纳入制度约束之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满足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

參考文献:

[1] 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2] 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控制(试行)》(财会,2012.21号).

[3] 崔英杰. 探讨新医改背景下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问题[J]. 财经界:学术版,2016(30).

[4] 肖文丰. 新时代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重点[J].教育财会研究,2017(12):42-46.

[5] 黄艳.风险导向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系统探究 [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6(27):52-53.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