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租赁的风险控制体系探讨

2018-12-10杨福淋

中国经贸 2018年21期
关键词:价值管理全面风险管理风险控制

【摘 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金融管理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对于金融租赁企业而言,其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内容便是资产管理,将租赁物、承租人以及交易结构三个方面作为主要基础,以此对各方面的风险因素进行环视,从而对当前的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本篇文章将阐述金融租赁存在的主要风险,并对于管理体系的建设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金融租赁;风险控制;价值管理;全面风险管理

一、引言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金融租赁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相比于上世纪80年代,当前的租赁公司均有着较大的发展,主要依赖于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以及不断区域完善的业务模式。为此,人们应当针对相关风险特征展开深入分析,对各方面业务予以灵活应用,从而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金融租赁的主要风险

1.租赁物的资产风险

资产风险通常主要是指当前的租赁物出现的各类变化,亦或者其本身的价值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从而造成未来的经济效益发生了下降的情况。最为常见的便是技术革新、产品换代、价值贬损以及损毁灭失等方面。与信贷工作十分相似的则是对于资产的评估往往需要从管理工作的角度入手,不同的则是银行的风险管理多以债券资产为主,而金融的风险管理则多以物权资产为主。

但凡租赁物的资产完成全面组合之后,尤其是和承租人之间产生了租赁关系之后,租赁企业便需要按照要求完成管理的工作,一方面能够对其进行监控;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其质量不受任何影响。

2.承租人的资产风险

承租人的资产风险主要是指其可能由于各方面外部原因或者自身原因从而使其无法按照预期履行合同内容,从而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例如,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导致无力支付租金。这种方式基本上和银行的信贷十分相似,在进行信用评估的时候,必须全面考虑其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当前的财务经营情况,并对其资产结构、负债比例、盈利性、流动性以及拆债指标方面进行调查。将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对比,以此提前制定一些风险保障措施。而与银行信贷之间最大的区别则是金融租赁更为重视对于承租人本身应用风险方面的支持,并基于租赁物本身的特点,以此完成风险的全面管理。

3.交易结构的资产风险

交易结构的风险主要是指原有的交易结构在设计层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使得租赁项目的正常开展受到了影响,亦或者将面临较大的税务或者法律风险,从而使得出租人自身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种方式同样和银行的信贷十分解决,在开率到研究工作的各方面合规性的基础上,对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以及经济性展开分析。区别则是银行更为重视资金层面的结构,而金融还需要考虑到租赁物的结构。

三、管理体系的建设

通过分析金融租赁风险的主要特征以及具体案例,从中得出在进行管理体系建设的时候,可以尝试从一个核心以及三个维度的角度出发展开建设,也就是将资产管理当作主要核心,而将租赁物、承租人以及交易结构当作三个维度。

通常而言,租赁资产具备两种不同的属性,分别是实物资产以及金融资产。这其中,实物资产的本质属性便是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以及业务投资等方面,实际价值往往取决于当前市场中的具体价格、供求关系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而金融资产的本质属性主要是指融资性租赁以及经营性租赁所产生的资产类型,实际价值往往取决于市场中能够获得的现金流、违约风险以及融资成本几个方面。从上文的分析中能够了解,金融租赁工作可能出现的三类风险基本上全部都涉及到了租赁资产方面。对其展开全面管理,可以使得现有的租赁物能够长期保持其原有的价值,甚至还能得到一定的增值,从而对承租人自身的信用风险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正是由于这方面原因,租赁资产作为价值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对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个维度可以算作是租赁公司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这其中租赁物主要对项目本身予以评价,并对可能产生风险展开评估;承租人同样从自身角度出发进行全面评估,主要针对信用风险方面展开评估;交易结构的维度通常主要从具体项目的执行以及债权维护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具体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法律风险、税务风险以及市场风险。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必须从三个维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制衡,促使其能够起到相互底部的效果,以此能够有效完成价值管理。

为了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进行风险管理,以此实现价值管理的效果,金融公司需要对当前的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完善,主要包括架构设计、客户评级、资产投向、审议机制、不良资产处置以及预警管理几个方面。如此一来,企业管理人员便能够更好地从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角度出发完成整个流程的封闭性控制。

1.事前管理

事前管理工作主要针对整个业务发展的规划、标准以及调查工作等方面,此方面展开的风险控制能够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第一道屏障,同时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风险管控环节。租赁公司通常需要和自身发展战略进行几何,以此对未来的投向政策进行明确。一方面需要确定具体投向和资产的实际比例;另一方面还需要针对多方面事物进行具体准入标准的确定。诸如,租赁物需要考虑到其是否已经能够算作是承租人自身的关键性设备,而技术标准则需要考虑其是否满足国家规定的具体要求,而承租人则需要对其自身的背景、行业地位以及信用等级方面展开调查。

2.事中管理

事中管理工作主要针对整个业务的前期营销以及内部审议的具体流程和机制,该环节基本上能够算作是企业租赁业务风险控制方面的第二道屏障。从某个角度而言,其可以算作是业务风险控制的馆际部分,痛也是制度层面的基础保障。为了能够创设更为健全的审议机制,首先基于公司当前发展的实际特点,做好管理层人员的授权管理,并以此为基础创立全新的制约性机制。例如,一些未能在公司内部审议中通过的项目,均不能投入到实施之中。而一些已经在公司内部审议中通过的项目,则可以投入到实施之中。其次,还可以真毒项目本身创建评审机制,基于项目的实际特点,安排相关评审工作人员,以此可以在集体决策的时候对原有的审议结果予以改善。再次,公司还需要加强监控制约方面的工作,以此做到调查职责和审查职责的全面分离。

3.事后管理

事后管理主要针对整个业务在租赁期之内具体发现项目风险的方法以及后期采取的对应措施,该环节基本上能够算作是企业租赁业务风险控制方面的第三道屏障。首先,风险预警是发现项目风险的最佳手段,同时也是提升资产质量以及加强风险控制能力的首要措施。首先,风险预警应当和项目、资产以及客户三个方面予以结合,以此等预警等级进行划分,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理。其次,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创立覆盖面更广的监测机制,以此对未来业务的实际风险展开评估,并根据具体的预警等级确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再次,对于预警管理工作中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予以完善,以此保障当风险出现的时候,各个部门能够明确自身责任,从而能够在最大限度的条件下合力完成工作任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风险控制体系予以完善能够将金融租赁的实际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为此,相关人员还需要针对理论以及方法层面进行改进,以此提出全新的产品模式,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筝.金融租赁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初探[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3):47.

[2]刘钰.我国金融租赁的风险管理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 2017(10):113-115.

[3]齐博.探讨金融租赁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途径[J].中国商论, 2016(17):83-84.

[4]谢清河.金融租赁与中小企业融资:基于金融功能理论分析[J].金融理論与实践. 2011(03).

作者简介:

杨福淋(1986—),男,汉族,本科,风险管理师,中国邮政银行储蓄银行审计局广州分局零售业务处,研究方向: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业务审计。

猜你喜欢

价值管理全面风险管理风险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与全面风险管理
基层烟草企业多元价值管理下平衡积分卡开发与设计
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基于EVA的企业价值管理研究
我国航空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构探析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问题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