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临床用药的常见误区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措施分析

2018-12-10田孝孟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禁忌证误区心血管

田孝孟

(庄河市中心医院药务科,辽宁省庄河市116400)

心血管疾病,又叫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动静脉血管、微血管疾病,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硬化、脑卒中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绀、心悸、眩晕、呼吸困难等症状[1,2]。其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3]。其中,药物治疗是心血管疾病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4]。然而,大量研究表明[5,6],心血管患者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少数的用药不合理现象,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为了分析心血管临床用药的常见误区,并根据常见误区提出相应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措施,本文选取我院接收的32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现做如下报道。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收的32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196例,女132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8.93±3.27)岁;高血压113例,心肌梗死46例,心律失常68例,心力衰竭39例,心绞痛42例,其他20例;单一用药41例,联合用药287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头脑清醒,有一定的读写能力;无其他肝、肾等重大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整个研究流程,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 护理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整理,记录患者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名称,规格,生产厂家,用量,使用方法,给药途径,用药时机,用药起止时间等)。并参照《药物临床信息参考》《新编药物学》《临床用药须知》等书籍及药物说明书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审查,分析用药误区,寻找出用药不合理原因。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18.0,比较[n(%)]表示的我院心血管临床用药的常见误区。

2 结果

32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19(5.79%)例患者存在用药误区。其中,7(2.13%)例患者存在用药剂量过多的现象;4(1.22%)例患者存在用药不准确的现象;2(0.61%)例患者存在药物联用理化性质改变的现象;3(0.91%)例患者存在用药时间不合理的现象;1(0.30%)例患者存在忽视药物禁忌证的现象;2(0.61%)例患者存在用药与诊断结果不相符的现象。详见表1。

表1 心血管临床用药的常见误区[n(%)]

3 讨论

众所周知,促进科学、合理用药,建立以人为本的医疗卫生体系,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是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同时也是减少治疗费用及减轻国家和民众经济负担的民生之计[7-10]。然而,心血管病是一种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疾病,且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药物治疗方案复杂性程度高,系统性较强,使得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难度增加,导致用药不合理现象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1-15]。鉴于此,审查并分析心血管临床用药的不合理之处,并据此提出相应的临床合理用药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我院接收的32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在32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19(5.79%)例患者存在用药误区的问题。现将临床用药常见误区分析如下:

3.1 用药剂量过多

在本次研究中由于个别医师经常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对患者规定药物用量,存在剂量越大,效果越佳的想法;或者患者擅自用药,使得7(2.13%)例患者出现用药剂量过多。以上想法和做法均存在安全隐患,并且该病与心功能密切相关,用药剂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地高辛和西地兰用药剂量过多,易造成患者病情加重造成心力衰竭;另外硝酸异山梨酯药物用药剂量过多,可致使患者出现心肌缺氧、血压下降,致使其心绞痛症状更加显著。

3.2 用药不准确

在本次研究中由于患者不听医师嘱托,擅自用药,使得4(1.22%)例患者出现用药不准确。例如,β受体拮抗剂是一种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的药物。但是,该药的用药方案中存在严格的禁忌证,如:支气管痉挛性哮喘、症状性低血压、心动过缓或二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伴显著性钠潴留需要大量利尿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应禁用或者慎用。一旦用药不准确,极易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

3.3 药物联用理化性质改变

在心血管疾病中,多数为联合用药进行治疗,在本次研究中就有287(87.50%)例患者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然而,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中,药物联用会使得理化性质改变,极易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而本次研究中,有2(0.61%)例患者出现药物联用理化性质改变的现象。另外,如卡托普利和阿司匹林联用,阿司匹林会抑制卡托普利,降低其药用效果;阿替洛尔与利多卡因联用,利多卡因会增加阿替洛尔的毒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3.4 用药时间不合理

在心血管疾病中,很多药物具有时间依赖性,用药间隔时间是重要的指标,如药物成分的半衰期决定用药间隔时间,服药次数过多易造成药物体内蓄积,对人体造成伤害。在本次研究组,有3(0.91%)例患者出现用药时间不合理的现象。

3.5 忽视药物禁忌证

在328例患者中,有1(0.30%)例患者出现忽视药物禁忌证的现象。患者服用心血管药物之前,要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禁忌证。如盐酸伪麻黄碱对高血压患者存在药物禁忌证。

3.6 用药与诊断结果不相符

在本次研究中,有2(0.61%)例患者出现用药与诊断结果不相符的现象。这通常是由于患者自行购买药物,擅自使用,导致用药不对症的现象出现。

基于以上原因,提出如下相应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措施:①医师首先要明确用药目标,提高治疗效率;②医师和护理人员要熟记药物使用说明书,多阅读相关书籍,提高个人用药知识;③医师为患者开药时,要熟悉药物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药物的用法用量要精准,还要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药物使用剂量及时调整,并要掌握好用药时的药物浓度及滴注速度,以确保心血管患者的用药安全性;④患者入院后,要积极的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让其了解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减少患者擅自用药的情况发生,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促进科学、合理用药;⑤心血管疾病患者拿到药后,医师要仔细讲解药物的用药时间及用法用量,叮嘱患者不可擅自加减药物,不要擅自使用其他药物,同时各类药物使用期间的注意事项也要进行详细讲解,并让患者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院心血管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在心血管用药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特别是用药剂量过多、用药不准确和用药时间不合理等问题,非常值得重视。因此,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医师对用药规范的掌握程度,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科学、合理地用药。

猜你喜欢

禁忌证误区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冬季洗澡的误区
“证”“症”“征”在医学科技期刊中的误用分析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有关高压氧治疗适应证、禁忌证的几点思考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