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2018-12-07布海力且木依达也提衣帕尔古力阿布拉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1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安全性

布海力且木?依达也提 衣帕尔古力?阿布拉

【摘 要】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尿激酶(150万U/d)+低分子肝素(10000U/d)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0.85%)(X2=4.88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组间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X2=0.202,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不良反应;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1-184-02

临床中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持久性决裂胸痛症状,患者经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或休息后可适当患者症状,大多数患者伴发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国内心肌梗死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年均新增病例已突破50万人次,现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课题之一[2]。为了探索更加高效的治疗方案,本文以我院近2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改善预后,探讨更加高效的护理模式,本文就重症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了下述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3例,采用选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7)。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67.35±3.49)岁。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22~80,平均年龄(67.58±3.65)岁。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验和心电图检测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中的诊断标准;②发病时间<3h。排除标准:①神经性疾病;②感染病;③精神病;④药物过敏;⑤合并肝、肾、肺严重功能障碍。上述数据组间对比均保持同质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呼伦贝尔康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5020766)300mg,口服,1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法国 Sanofi Pharma Bristol-Myers Squibb SNC;注册证号BH20080268)300mg,口服,1次/d。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患者注射用尿激酶(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12)150万U,配以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注射速度90ml/h,1次/d;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爱德药业(北京)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825)5000U,连用7d,2次/d。两组疗程均为7d。

1.3 观察指标 (1)根据《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评价疗效:①显效:心电图检测显示T波自平坦变成直立>50%,ST段大于0.15mV,无其他体征检及症状;②有效: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有所缓解,病情发作频率降低,ST-T段好转;③无效:患者体征及症状无变化或病情存在恶化趋势,有效率=(①+②)/治疗病例数×100%[2]。(2)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处理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数据,以X2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n),P小于0.05,显示有差异。

2 结果

2.1 预后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44例,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38例,有效率为80.85%,组间数据对比,X2=4.883,P=0.027,详情如表1所示。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4例,发生率8.70%,对照组发生2例,发生率4.26%,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X2=0.202,P=0.653,详见表2。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由冠狀动脉粥样硬化引发所致,导致机体供氧、供血受到严重影响,极易造成心肌细胞坏死,常规的利尿、强心等治疗方法尽管能够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无法清除血运系统内的各种斑块,影像预后效果[2]。相关报道显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低分子肝素治疗,能够有效溶解纤维蛋白,实现纤溶酶裂解效果,达到溶解血栓、促进血运的治疗目的,预后效果显著[3]。有学者对11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研究后发现,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4.6%,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8.2%,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安全性良好[4]。与上述分析一致,经本文研究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与对照组的80.85%相比较显然更具优势,表明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数据对比均低于10%,表明两组采用的治疗方案均可有效防控黑便、心律失常、血便等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安全性可靠。

综上所述,在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方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促进患者恢复,安全性良好,因此具有重要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莉, 赵京涛, 高铁山,等.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临床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 2017, 45(6):589-592.

[2] 杨跃进, 乔树宾, 黄沛森,等.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方案[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7, 37(3):291-295.

[3] 童雨田, 王怀新, 胡奉环,等. 急性心肌梗死优化介入再灌注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7, 23(2):294-297.

[4] 张学军. 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的临床研究[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15):92-92.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安全性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