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观察

2018-12-07崔瑛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1期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临床分析

崔瑛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中,抽取60名确诊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即西医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即中医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根据2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的60名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医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脾胃功能,增加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1-114-0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也是一种疑难病症。其特点为慢性胃炎已经发展到胃粘膜萎缩[1]。中医一般认为,该疾病与先天条件不足,饮食不规律,脾胃状态以及心情有关[2],而瘀血阻络,气虚血瘀是该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采用中医治疗时,一般是辨证论治,因而在治疗上较为灵活,且不良反应较小,优势明显。为了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中,经过胃镜和病理学活检,抽取60名确诊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一个月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可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中医和西医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38~69岁,平均年龄为51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为4年。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在37~72岁,平均年龄为53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为4年。在治疗前,所有患者都是经过胃镜检查及病理学活检。临床表现上,所有患者均由上腹部疼痛症状,且口干乏力,大便干结,心情烦躁,体型消瘦等。胃镜征象为分泌物较少,且胃粘膜色红,光滑且很薄。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患者,在病程,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可在研究中进行比较。

1.2 诊断标准 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为原则,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才能入选试验,本次试验的60名患者均符合该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首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要注意保护胃,需饮食规律,不可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患者也要戒烟戒酒,对于有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可的松等,要避免使用。

观察组即中医治疗组,根据经验疗法,对该组的30名患者辩证分型,包括阳虚型,阴虚型及阴阳两虚型。药方主要包括,党参12g,肉桂10g,砂仁6g,白术(炒)12 g,山楂(炒)15g,乌梅10g,陈皮10g,山药10g,麦芽10g,柴胡15g,甘草6g。对于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药方。胃阳虚型患者,服用“香砂六君子汤”进行治疗;胃阴虚型患者,服用“三酸汤”进行治疗;胃阴阳两虚型患者,服用“益胃汤”进行治疗,三种药物的服用方式均是在饭前服用,温服,每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之后,对疗效进行观察对比分析[3]。

对照组即西医治疗组,多潘立酮,口服。一次1片,一日3次,饭前15~30分钟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之后,对疗效进行观察对比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要定期进行检查,3个疗程后,根据《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者的臨床疗效进行对比。可分为显效:在与治疗前同等条件下,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胃镜或病理性活检的多项结果好转。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至少有一些胃镜或病理性活检结果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恶化,胃镜或病理性活检结果没有改善。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显效+有效+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4.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所有数据,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成组设计的t检验用于组间比较,当P <0.05时,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且两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组的60名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几个方法治疗,清除幽门螺杆菌,增加胃排空能力,防止胆汁返流,并按时吃药,定期检查,避免病情加重。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复杂,且容易癌变,被列为胃癌前状态,其近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而受到临床广泛重视。因此,采用中医治疗时,一般是辨证论治,因而在治疗上较为灵活,且不良反应较小,优势明显。我院通过对比分析中西医治疗,对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中医治疗,根据经验疗法,对30名患者辩证分型,包括阳虚型,阴虚型及阴阳两虚型。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疾病特点,进行针对性治疗。经过治疗,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且两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西医治疗组,且无不良反应。中医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脾胃功能,增加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荆安庆,廖永红.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47例[J].现代医药卫生,2012(08):994-994

[2] 徐江雁,鲁嵬.国家级名.老中医胃病验案良方瞰1.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0:258—266.

[3] 丛庆国.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4):1634-1634

猜你喜欢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临床分析
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与不足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尘肺合并肺心病心衰的中医治疗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