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刍议

2018-12-07刘天目

文教资料 2018年29期
关键词:困境新时代意义

刘天目

摘 要: 新时代赋予了当代青年新的责任与使命、奋斗与荣光,高校大学生党支部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最基本的单元,也是进行大学生党员党性培养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理应承担起这一重任。但是,现阶段,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尚存有一些问题,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实效。当下,高校急需转变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式与思路,不断强化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担负起为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 意义 困境 工作新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这一伟大梦想,需要千千万万个有志青年的接力奋斗,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有如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及价值取向,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与监督是高校对基层党建提出的必然要求。然而,面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开放性与便捷性被成倍放大,各种思想与文化得以在媒体终端上肆意宣扬与交织,网络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与繁荣,且低门槛的网文发布模式,兴起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均为自媒体的旋风,致使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受到冲击,高校基层党建面临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迎难而上,努力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探索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才能让广大学生党员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荣誉感,拥抱新时代,奉献新时代。

一、加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意义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成功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明确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领导核心,而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必须重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1],尤其重要的是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高校学生作为党的后备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现如今面对各种文化交织渗透,高校作为国家立德树人的排头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力军、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要更加坚定地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推进新时代的基层党建工作,指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成为忠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把高校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新时代,新气象,对高校學生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不断探索和完善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意义重大。

(一)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和国家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广大学生、团结广大优秀分子、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战斗堡垒。本科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高校开展工作的基本单位,与广大高校青年有着最直接和最广泛的联系,肩负为党培养后备军和教育党员的重任,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高校党支部的成员往往是各学院、各年级、各班级、各寝室的杰出青年,发挥好党支部成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锤炼党性,以点带面地辐射到所有青年,加强党支部的建设、推进青年政治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素质建设,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流大学需要一流人才的支撑,只有抓住党培养人才这个核心,才能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添砖加瓦。本科生党支部在广大青年中具有引导青年、教育青年的作用,不断提高广大青年的文化修养,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促进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深入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2]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优秀青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担当”,高校基层党组织肩负发展积极分子、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团结广大青年、凝聚全部力量的职责,故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指导广大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弘扬社会正能量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在党和国家推进改革开放工作的同时,大量讯息涌入大学,面对各种不良文化、有损身心健康和违背正确理想信念的价值观念,大学生需要一个坚定领导者才能不迷失自我,才能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站稳脚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这个直接领导者就是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大力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领导力,围绕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修养,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信仰的新时代青年。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只有正确认识祖国发展现状,了解世界发展势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远大理想,将个人志向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高校应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积极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教导广大青年韶华易逝,惜取少年时,不断奋进开拓,志存高远,追求卓越。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不仅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见证者,更是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时思想取得成果的共享者。高校要抓住学校育人的主阵地,牢牢把握思想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依托理论学习小组,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写好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奋进之笔”。

二、新时代一些大学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知识传承、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更是青年学子思想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践行者,是党的先进性的典型代表者,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大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的组织,是推进党的伟大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建设,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物质文化繁荣的当下,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多元化的娱乐体验,更多的是潜移默化地对青年学子价值取向和言行举止的改变。加之一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教育模式和手段依然比较陈旧,不易有效满足新时代的需求,以适应当代青年的个性发展,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党史了解较少,党建基础较弱。

“加入一个组织,就要了解一个组织的过去,看清一个组织的未来。只有知道它是怎么来的,才能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才能知道将来去往何方”[3]。当代青年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的磨炼,也没有感悟过家国衰败、个人命运的动荡,很难凭空建立自己与党、与国家的密切联系,也很难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是相连相通的概念。我们发现,在多年的教育中,青年学子对党史了解较少。

此外,随着微时代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络作品和个人观点均可以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其中不乏正向引导力的作品,不过也有缺失主流价值、缺乏理论深度、缺少理性认识的作品。这直接导致一些青年学子相比经典原著、崇高理论的鸿篇巨制,更加沉醉于娱乐化、碎片化的网络杂文,让原本对历史、不甚了解的他们,更容易偏离对历史、真知的探求。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党员个体没有过硬的理论认知,没有过新的思维认识,没有过深的家国命运联系,那么党建工作将失去最根本的基石。我们应让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为党建工作打好底色,固本夯基,稳步前进。

(二)思想把关不严,党建流程形式化。

当前,在一些大学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存在入党动机评价失当、入党审查把关不严、入党过程流于形式等现象[4]。据统计,高校中,部分学生加入党组织是出于党员身份对其日后评奖评优、个人发展及就业等强有力的有力优势,这让入党在源头上出现了问题。思想把关不严,意识引导不正,将直接影响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此外,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党员发展的各个流程中并没有发挥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存在应付态度,这导致一些学生党员对党员发展流程不了解,对党员的发展机制不熟识,难以对党组织,对党员身份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如何让入党过程变为一种教育手段和形式,如何加强对党员对象的监督和考察,是学生党支部书记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三)教育模式陈旧,党建活动大众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对于党员的教育仍处于按规传达中央精神、制度化和常态化的状态。这种单向“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导致党建教育缺乏实效性与获得感[5]。实际上,最好的课程就是耳濡目染,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示范,相对于“灌输”,大学生们更乐于接受“渗透”[4]。当下,高校急需改变学生党支部的教育模式,创新党支部的活动内容,努力把外化的教育引导目标内化为学生感同身受并身体力行的思想意志与自觉行为,切实将党建工作与新时代相结合,与大学生思想动态相结合,与国家的发展走势相结合。

(四)学习内容单一,党建实效空泛化。

新版党章总纲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对党支部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指导方向。此项规定中把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摆在第一位置,表明我们党对学习一直处于高度重视的状态。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党支部学习内容比较局限和单一,学习效果不理想。具体而言,这些高校“一般都是在党和国家重大会议召开、重要文件出台或者重大节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依托‘两会一课等党内组织形式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5],但学生党员是否能切切实实从中获真知,却不以为意。实际工作中发现,一些党支部的学习活动存在走过场的行为,加之学习内容不接地气,不联系实际,导致部分学生很难深刻理解到学习内容的精髓。当下,我们应加快转变工作方式,紧密围绕学生专业实际和成员需求,安排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习内容,让党支部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党性修养的培养基地,还是增长才干、拓宽学习领域的广阔舞台,真正提高支部学习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人贡献力量。

三、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新途径

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在于引导广大青年培养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领悟革命精神、树立远大志向、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针对目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根据新时代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探析新时代大学生基层党建新途径。

(一)补党史思想之钙,聚党建笃行之力。

忘記历史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要想理解一件事物的魂魄和精髓,必须了解其历史。生活在新时代的广大青年,距离战火纷飞的年代久远,不能非常深刻地理解党史和革命精神,故应加强党史教育,使党员和广大青年了解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峥嵘岁月,通过现场教学、体验参观等方式,使其回顾革命前辈当年走过的筚路蓝缕,了解革命斗争的脉络和重要事件,聆听老一辈革命家的英雄故事,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达到“以史育人,寓理于史”的作用。同时,在党史教育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家国精神,注重培养“思辨”能力,深刻领悟延安精神、革命精神,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开拓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通过学习党史、国史,使广大青年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踊跃加入中国共产党、牢固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补党史之钙,聚笃行之力。

(二)学分制考核模式,建立党建制度性。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是开展教育事业的核心工作。实行党员“学分制”管理,是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新途径。高校可以将党建学习内容纳入日常的教学培养计划之中,开设《党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发展党员工作》、《十九大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符合新时代党建要求的读本和课程,让广大青年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学分和最终考试成绩,评定学生的党建学习情况。相比传统的强制性学习,学分制学习模式和考核模式使学生更加具有时间弹性和选课弹性,学生可根据能力安排个人的党建教材学习计划;此举措可以有效调动广大高校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教师做到“教好所教”,学生做到“学好所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的主观能动性和热情。通过课程的考核情况、党员先锋事迹传播、团日活动等激发广大青年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真正发挥党员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广大青年的思想水平。

(三)多元化培养模式,增强党建感召力。

以往的一些党建教育活动,模式单一、形式不丰。应探索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党建教育形式,以学生弄懂弄通为目标导向,以多元化培养模式为途径,采取专题讲座、座谈会的学习模式,使广大青年边学边谈、边谈边悟、注重交流、不懂就问,营造热情好学的学习氛围,调动广大青年的积极性。在讲座和座谈会过程中,学生随时提问、随时发表见解,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充分调动每一位学员的积极性,真正使新时代思想深入每一位学员的心中,使学员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成。以学生弄懂弄通为目标导向就要要求学员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参加每一次的集体学习和讨论发言、仔细聆听、研读思考,真正使其弄懂弄通,培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四)理论实践相结合,增强党建教育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时代、新气象、新方法,高校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切实加强以社会实践为着力点,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大力开展党政报告宣讲、模范典型故事分享、线上党员发声、线下党史馆参观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年党员树立正确的家国观、民族观、历史观,让他们明确肩上的责任与使命,积极投身社会,回报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党的温暖与光辉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党支部还应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多样性的、富有成效的支部活动,让支部成员切身感受到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不断增进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让党建工作更加具有教育性和感召力。

新时代有新目标,新时代有新责任,新时代有新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应该应势而上,不断创新学生党支部的管理制度、培养方式和学习内容,将党员教育贯彻到党员发展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员群体的整体素质和思想政治水平”[6],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输送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中国网,2017.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N].人民日報,2016-12-9(01).

[3]徐川.答学生问: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N].中国青年报,2016-5-25(003).

[4]蒲清平,朱丽萍.微时代大学生党员信仰教育的困境与实践机制[J].高校辅导员,2017(1):11-16.

[5]董亚臣,刘洋.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8(18):70-74.

[6]周琳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服务创新路径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11-415.

猜你喜欢

困境新时代意义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