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入黔移民诗人及其思想内涵

2018-12-07陈为兵

文教资料 2018年29期
关键词:贬谪移民贵州

陈为兵

摘 要: 明代贵州的移民主要有仕宦贬谪、民籍移民和军事移民三种原因,与之相应的移民诗主要有三种类型,仕宦、流寓和贬谪,他们借助诗歌表达为自己的排遣失落、思念故乡和自我调节之情,诗作表现出明显的贵州地域特色。

关键词: 贵州 明代 移民诗人 地域特色

移民入黔是明代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对贵州的地域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明朝进入贵州地区的移民诗人,有官宦,有贬谪,有流寓,他们的诗歌创作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贵州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都是诗人的写作对象,诗人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人生哲理,作为异质文化,融入贵州的本土文化,促进诗歌文化的发展。

一、明代入黔移民诗人的历史背景

(一)移民原因

对于明朝人口的流动种类,主要是仕宦贬谪、民籍移民和军事移民,其中民籍移民包括经商、流亡、逃荒的民众及商屯、民屯等。在明代贵州地区,入黔移民影响最大的、数量最多的是军事移民。当时的明朝政府为征服云南,在战略上将贵州作为重要的、便捷的行军之地,明太祖朱元璋为保证军事的胜利,建城设卫。将云南地区统一后,因其难守,积极推进卫所的设立,进行大规模的军事移民,稳固地区的统一,保证边疆的安全。明洪武时期,贵州境内设置了二十多个卫所[1]。明朝初期,卫所正军大部分来自中原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且相对比较年轻,保守估算,明初的军事移民人口至少超过130万,而且因为各种原因,军户人口并不稳定,不断耗减。民籍移民是一般性的移民,民屯情况没有正史可考,存在争议,商屯与开中有密切的联系,当时的条件交通困难,贵州地区粮食和盐都比较缺乏,最好的方式是就地召集民众屯种,以生产的粮食换取盐引,早在明洪武十五年,明朝政府就在乌撒、普安、普定等卫纳米中盐。仕宦的贬谪、调度、流寓等都有一定的时限,到了时间可能返回故里,也可能调遣到其他地方。

(二)影响

明朝入黔移民改变了贵州地区的人口结构,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政治上,设立了许多驿站、卫所,建立了有中原风格的建筑,在贵州地区城镇开始兴起,众多汉民的入住和卫所驿站,有利于稳固明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有利于改土归流的顺利推行。明成祖时期设立贵州布政使司,开始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加强对土司统治地区的控制。经济上,大多数移民来自农业文明程度比较高的江南地区和中原地区,带来大量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等,开辟了大量的良田,促进了贵州地区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兴起,形成了许多集市,活跃了地区的贸易。文化上,在明朝移民前,贵州地区以少数民族为主,文明程度不高,移民后改变了居民结构,文化发达地区的移民大量涌入,促进了贵州儒学教育的兴起[2]。明朝统治者用儒家思想巩固统治,重视教育,重视边疆地区管理者和民众的儒家训导,大部分到贵州任职的官员都是受到儒家教育的科舉出生的学子,不管是贵州本土的孙应鳖、李渭,还是贬谪到贵州的邹元标、王阳明,都促进了贵州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文化教育的兴盛改变了社会风气,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二、明代入黔移民诗人的种类

(一)仕宦

明朝在贵州地区为官的有中央派遣的官吏,掌管地方的官吏,以及各州府县、卫所等机构的官吏,这些官吏大多数是从外地调到贵州地区,包括中央机构工部、刑部、户部、监察御史等设立的贵州司,中央临时委派的军事官员,地方的提刑按察使司、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等,形成庞大的移民官吏群体[3]。在洪武年间到万历三十二年,有详细的记载,这期间进入贵州的各级官员有四百多人次,从明永乐十一年到万历三十五年,调入贵州的各类官员有九百多人次。这次官员中有正常的职位调遣,也有被贬谪的官员,从中可以看到仕宦诗人的大体情况。贵州地区明代入黔的移民诗人数量比较多,他们的诗歌不仅表现了自身的情感寄托,而且记录了贵州的地域风情,是诗人们调适心理的过程,并利用了诗歌的教化功能,宣扬了正面的爱国精神和古代的忠君思想。

(二)流寓

流寓诗人是因为躲避祸乱或者其他原因,进入贵州地区,有终身寓居,也有暂时寓居。暂时寓居的诗人也就是过境诗人,途中经过贵州地区,终身寓居的诗人长期生活并终老在贵州地区。《黔诗纪略》中有关于流寓诗人的记述,但舍弃了暂时寓居的诗人[4]。元末明初,社会不稳定,有一些诗人为躲避战祸,选择隐居在贵州地区,比如邹公敢,隐居真州长官司,并改名为公瑾,号知命翁、保全居士,直到终老。到了明朝中期,寓居贵州的诗人逐渐增多,比如徐宰六、徐穆贵、徐鹤年、萧亮等。有些诗人因为特殊原因,无法回到故乡,不得不寓居贵州,比如本是云南的马德、四川的王珣等,王珣在当地有较大的影响,著《稺泉集》。也有诗人是跟随家人,移居到贵州,比如杨彝、易楚诚、沈勖、汪溥等。

(三)贬谪

贵州在古代属于蛮夷之地,成为仕宦贬谪的集中地。在唐朝,黔中和岭南齐名,都为著名的迁贬地区,柳宗元曾贬谪播州,后来在刘禹锡等人的帮助下,又改迁到柳州。历史上,贬谪的文人有明显的特点,或者通过教育,对当地的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5],或者纵情山水,忘却烦忧。比如迁贬贵州的顾亮,在《黔诗纪略》中收录其三首诗,在明永乐初,顾亮因朝廷非议擅自离开任所被贬谪。王观富有文才,贬谪到贵州普定后,便开始开办私塾教学,许多青年才俊都出自他的门下。廖驹在宣德年间被贬,富有诗名。伍建于洪武年间被贬贵阳,著有《又木庵诗集》。陈迪于洪武年间被贬贵州,寄情于山水之间,所作诗歌在当时广为流传。另外,还有被贬谪的文人,如李文祥、王学孔、王守仁、刘天麒、王徽等,都在贵州地区留下诗作。

三、移民诗人的思想内涵

(一)自我调节

因为各种因素,导致诗人移民贵州地区,面对新环境,诗人们需要进行自我调节,适应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诗人们面对新的环境,产生负面情绪,正是人与环境冲突的表现,自我调节正是诗人对环境的适应表现[6]。如明朝官员周瑛,宣德五年出生,原福建人,曾历任广德知州,南京礼部郎中,抚州知府,镇远知府,四川右布政使,他以朱熹的政治思想来处理政务,为官多年以来,比较能够秉公办事,同时有丰富的著作,在任镇远知府时,曾借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来自嘲,有诗“水云浩荡未成醉,天地廖阔欲登仙。却笑柳州颇多事,鉧潭袁渴留残篇”,调节心情,显示出旷达的胸怀。但后来他又有诗歌“一点孤灯百感生,潇潇风雨满山城”表达了孤独的情绪。明朝官员祁顺,天顺四年的进士,为政期间政绩良好,曾被皇帝赐一品服出使朝鲜,后任江西左参政,三年后因事被牵连,贬谪到贵州地区,任职石阡府知府,并开始亲自讲学,开屯田,促进石阡府发展,曾作《宦适轩记》,表现了贬谪贵州后他的心理调适过程,从最开始的惶恐和自省,到后来悠然自得,纵情山水,享受贵州山水的乐趣。

(二)思念故土

移民诗人离开故土,进入贵州地区,常常带有无尽的乡愁,不同的诗人表达乡愁的方式不一样,但大部分诗人都有这样的心路历程。沈勖原是江苏高邮人,明洪武时期,跟随父亲戍守普安,到达贵州,其诗句“居夷岁月徂,华发满头颅。患难存余喘,飘零因远图”,“此日营新宇,终日忆故都”等,表现了深切的思乡之情。顾亮模仿唐代的边塞诗,有诗《述怀》,“回首家何在,潸然泪满襟”,是诗人思念家乡的心理写照。王阳明生于明成化八年,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哲学家,是全能大儒,赫赫有名,正德年间,因为上书议政触怒当时擅权的宦官刘瑾,被贬谪到贵州的龙场,颇受打击,其诗句“蛮烟喜过青杨瘴,乡思愁经芳杜洲”,表达了身居贬谪之地的思乡之情。

(三)排遣失落

不管是什么原因进入贵州地区,面对陌生的环境,语言、风俗习惯等都会有不适应,诗人们就会出现孤独失落的情感,这种情感蕴含在许多诗作中。阴子淑是四川内江人,明成化年间的进士,其诗句“孤馆萧条一驻骖,黄昏林野半含烟。肠因雨后曾回九,鸡过宵中唱已三”,表现了诗人孤独愁闷的情绪。王阳明在被贬谪贵州之初,曾作五首《去妇叹》,用弃妇比喻自己,表现被贬的失落和委屈。明代大臣彭韶,是天顺年间进士,在给祁顺的诗词中有“红尘紫陌无新梦,秋鹤春猿有别愁”,表达自己贬谪的苦闷。

总之,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周围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各种原因,明代诗人进入黔地,受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在诗作中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表达了诗人们的心路历程和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

[1]万明.明代徽州汪公入黔考——兼论贵州屯堡移民社会的建构[J].中国史研究,2005(1):135-148.

[2]冉光芬,吴夏平.明代贵州汉族移民生态及其对家庭伦理变迁的影响——以詹氏家族墓志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7-50.

[3]吴夏平.明代贵州移民诗人与地域诗风考论[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3):36-43.

[4]何水英.论莫友芝《黔诗纪略》的编纂特色及价值[J].兰台世界,2015,460(2):159-160.

[5]方宁.明代贵州书院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文化价值[J].教育文化论坛,2013,5(5):120-124.

[6]张勤.《黔诗纪略》中贵州诗人诗歌的整体考察[J].北方論丛,2008(5):10-14.

猜你喜欢

贬谪移民贵州
苏轼的贬谪生活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试论贬谪文学中的旅游因素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签证移民
宋代贬谪文学研究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