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柔道教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12-06王惠林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1期
关键词:教学训练柔道青少年

王惠林

摘 要:柔道是竞技、格斗性项目,通过柔道学习,能够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提高青少年身体柔韧性和肌肉力量,对骨骼生长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文章对柔道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以期提高青少年柔道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青少年;柔道;教学训练;问题;对策

柔道运动属于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不但追求身体对抗以及灵活变化,而且针对反应速度、技术基础以及坚强意志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对柔道运动来讲需要从全方面进行考虑,将柔道运动长久发展与青少年柔道训练工作结合起来。

一、青少年柔道教学训练特点

通常来讲,柔道运动的训练特点可以從较强的技术复杂性、训练周期长、运动损伤率高等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柔道运动技术、战术比较复杂,竞赛过程中不单单是运动员身体素质以及柔道技术之间的比拼,还是运动员心理素质以及战术安排的比较,通常来讲,一名成熟的职业运动员需要经历6-10年的职业训练,还有些运动员需要长达12年的时间进行训练,就证明柔道运动的运动周期长,不能一蹴而就。第二,因为长时间展开大运动量的职业柔道训练,大部分的柔道运动员将会产生多种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柔道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时间大部分是在16-24岁,这个时间段也正好是运动员进入到技术成熟阶段呈现出一定成绩的时期。

二、青少年柔道教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一)从事柔道运动的青少年人数不多。青少年柔道教学训练的流程中,一定要十分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程度以及心理状态。正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处在心理波动较大、身体发育较快的特殊阶段,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展开高强度的训练、饮食不合理等将直接对青少年的身体以及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并且很有可能给青少年带来无法弥补的遗憾。虽然我国政府利用一定的政策以及经济手段,提高了对体育项目的扶持力度,可是真正愿意从事柔道运动的青少年人数还不多,许多人仅仅把柔道学习当成是业余兴趣与爱好,导致我国青少年柔道的运动员数量不容乐观。

(二)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习兴趣下降。传统的柔道教学模式比较落后陈旧,缺乏新意,导致学生在学习当中会逐步的失去对柔道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大部分的学校在展开柔道教学训练中,布置了超负荷的训练量,导致学生每一次课程学习后会产生身心俱疲的情况,直接给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带来不良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柔道主动性。

(三)不科学的训练强度和量度,产生运动损伤。青少年身体处于发展的时期,运动尽管可以帮助青少年展开身体锻炼,加强体质,可是若训练强度与量度超出身体自身的承受范围,那么就非常可能给青少年身体带来损伤。现实训练过程中,青少年精力充沛,缺乏科学的训练观念,所以就非常容易以为高强度的训练可以加强自身体质或者在互相竞争当中盲目追求获胜,加上有部分的教练员并没有给学生制定出针对性的训练加护,造成青少年的训练强度或者量度过大,这样的训练方式缺乏目标,毫无节制。针对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来讲,这样的高强度训练会造成身体过分疲劳,在身体精力不能恢复的情形下,如果坚持展开大强度以及大量的训练将会造成学生精力不足,无法集中注意力,体力过分消耗,那么在训练过程中青少年产生运动损伤的几率将会增加。

三、青少年柔道教学训练对策

(一)充分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青少年时期柔道训练以及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按照运动员的年龄以及身体情况来安排针对性强的运动量以及训练计划,伴随着青少年力量的逐步加大而逐渐的提高对青少年力量以及耐力的训练强度。与此同时,还要十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动态,紧密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结合起来,利用适度表扬的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针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柔道训练来讲,主要是利用思想教育以及技术教育结合、文明教育与安全教育结合的方法,实现激发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目的,从而提高运动员的学习主动程度。

(二)创新训练内容与形式。现如今的社会中,柔道运动人才储备工作要求每一个基层学校的一同努力实现。关注柔道人才的选拔训练工作,真正意识到柔道教学的主要方法,综合现代科学技术,有效创新训练的内容与形式,按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只有创新柔道内容与形式,才可以真正的激发出青少年对柔道运动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创新内容与形式来提高青少年的竞争意识,增强青少年本身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另外,需要不断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让青少年真正的认识到其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学习其他人的优势,让学生客观了解到柔道运动的意义。

(三)采取科学的训练方式。训练方法直接与人体身体结构紧密相关,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不但可以满足青少年身体发展的需求,还能够帮助青少年在成长发育的时期巩固柔道基础。因此,教师在对青少年柔道教学训练时,不能盲目展开,要制定出与青少年身体承受范围相吻合的训练强度以及量度,在这个前提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如此一来可以保证训练与学生身体发展步调一致。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到人体构成与柔道运动训练的作用,保证学生可以更加准确的认识柔道训练。

总之,我国在提倡全面健身以及建立社会主义体育强国的形势下,柔道项目开始获得更佳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多的体育爱好者表现出对柔道运动的兴趣。青少年的柔道教学训练当中,要充分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创新训练的方法与形式,并且采用科学的柔道教学训练方法,为我国柔道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带来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齐素霞.关于青少年柔道业余训练中损伤问题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08):32-33+80.

[2] 孙龙江.试论青少年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0):71+76.

[3] 杨莎莎.浅析青少年柔道运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2):225-226.

猜你喜欢

教学训练柔道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柔道教学策略研究①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完形填空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