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优良家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思考

2018-12-06万丹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1期
关键词:政风领导干部家风

摘 要:中华民族历来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政治生态遭到破坏与领导干部家风败坏有着一定的联系。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有利于形成实干、理想信念坚定、勤俭治国的好政风。加强理论教育;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营造良好环境是以领导干部优良家风推动政风建设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家风;政风;领导干部

整个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国”与“家”密不可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理想和志向。家风家规家训,是中国精神文化在家庭中的凝练,是价值观的传承。今年3月10日,习近平在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家风建设是政风建设的基础,好的家风家训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家族的生存延续,而且有利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和谐友善的良好风尚。

一、家风与国家治理

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儿女,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繁荣的精神力量;是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的坚实基础;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一)鞠躬尽瘁,忠君爱国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个人与国家的一个重要连接点就是家庭,家庭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不仅仅对个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更是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自古以来,大凡道德楷模、经世能人,都与小时候受到优良家庭教育的培养与熏陶有着重大的联系。据《吴郡志》载,陆康“少笃孝悌,勤修操行”。“怀橘遗亲”的佳话更是广为传诵,在陆绩为官时期,为官廉明清正,在他任满回乡时孑然一身,怕船经不起风吹浪打,唯有叫人搬石头作为压船的东西。

(二)勤于政事,谦敬桖民

《尚书》云:“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勤于政事,谦敬恤民。”无论一个朝代还是国家,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如何对待政事、如何对待百姓。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夏桀商纣,他们都疯狂压榨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大兴土木,视人命如草菅,荒淫无度无心政事,听信奸佞小臣,最终导致夏商的灭亡。反观贞观之治时期,唐太宗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一直强调以民为本,强调“民,水也;君,舟也。”

(三)清正廉洁

清正廉洁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被称为“国之四维”。《管子》一书中称“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包拯一生以廉洁、刚正不阿著称。包拯曾力申“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对于包拯清正廉洁众所周知的莫过于“岁满不持一砚归”,不畏权贵,敢于打破官场潜规则。清朝著名清官海瑞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包拯和海瑞都用他们的一生在践行清正廉洁,为后人树立了清正廉洁的榜样。

二、家风对政风的影响

每个家庭的家风,尤其是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止关系到一个家庭家族的兴衰,还在一定意义上关系政风。良好的家风对个人、社会、国家都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对个人而言,有利于更好地融入社会;对社会而言,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对国家而言,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好家风的传承必定会促进好的政风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首次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家庭不仅仅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更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起点。一个人的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兒时接受的教育,良好家风对个人成长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古有“曾子杀彘”,一个人如果在儿时接受的教育是诚实守信、讲究信誉,其家庭成员就会待人诚信。而好家风自然就会滋养一个人践行一生的品格。

(一)好家风能够滋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实干的好政风

实干旺家是中华民族优良家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把这种优良家风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为民干实事。但是,现在在官场中出现“为官不为”的怪象,现在是“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在其位却不谋其职,怕担责,习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过且过,只有干实事、干成事的领导干部越来越多,我们的人民、民族、国家才有希望。干部手中的权利是人民给他们的,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多为群众办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其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努力践行好干部标准,努力创造经得起党和人民检验的政绩。

(二)好家风能够滋养理想信念坚定的好政风

立志高远,刻苦勉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信念都是中华民族优良家风,领导干部要把这种家风根植于自己的内心深处。然而,现在出现很多的理想信念不坚定、滑坡,正是因为如此走向犯罪的道路并越陷越深。一些领导干部崇尚拜金主义,以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作为自己的信仰,关心的只有房子、票子、车子。私心和贪欲无限膨胀,陷入贪污腐败的泥潭,最后站在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康有为《大同书》提出建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三)好家风能够滋养勤俭建国的好政风

曾国藩的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一人俭,一家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无论是国家贫穷落后还是繁荣昌盛的时候,我们都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现在,许多官员为了所谓的“政绩”大搞政绩工程,造成国家资源浪费,增加人们的负担。有些工程做到一半就成了烂尾工程,占了农民的土地却给不出赔偿款来,导致政府公信力受损。

三、领导干部因家风败坏导致政风的局部恶化

自十八大以来,由于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四个考验”和“四种危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当前,党内政治生态遭到破坏,其原因是及其复杂和多方面的,但是其因为领导干部家风败坏导致的也不在少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

(一)家庭式腐败

许多领导干部走向违法的深渊就在于没有经受住妻子不良的“枕边风”,没有防止住儿女的“亲情牌”。家风的败坏不仅仅是领导干部自己贪得无厌、毫无原则毫无底线。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都管不好,更别说对身边的亲属产生示范作用,反而更加纵容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利去干超越法律红线外的事。权利可以成就一个人,但也足以毁掉一家。把家当做权钱交易所的所长苏荣,就是受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封建思想的影响。他们不仅自己敛财,还充分利用自己的家人来当自己的“代理人”形成权利产业链。

(二)政商关系扭曲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场合提到构建“亲”“清”新型的政商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表明了领导干部的不良家风与政商关系的扭曲有着极大的联系。早在改革开放时期就对禁止配偶和子女经商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仍有人反其道而行,领导干部的不良家风正是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之一。虽上有政策,但是他们“下有对策”。他们利用手中的职权承揽工程贱卖国有资产,使手中的权利资本化,还有部分官员通过参股等形式从事营利活动。造成政商关系扭曲的部分原因还在于一些官员坚信不给好处不办事和一些商人为自己寻找“庇护所”不择手段腐蚀公职人员,在政治上相互“支持”,在经济上相互“利益”。用官职做生意,注定是一起赔本的买卖。在这一买卖中赔掉的不仅仅是金钱、名誉,搭上的还有自己的前途、自由。

(三)潜规则盛行

领导干部不良家风还是其潜规则盛行、明规则渐行渐远的重要原因。从落马的官员来看,有不少数都和亲属、家属有关。家庭成员和领导干部是利益的共同体,大部官员刚开始只是想让家里的人生活的好点,然后一步步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无论其主动还是被动违纪的主要心理动机和利益偏好大都集中于家庭、家族成员。在家风道德败坏的氛围中,受到特权思想的影响,使干部子女的特权意识膨胀。坚信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一心靠父母、祖辈。而家长为了满足子女的一系列要求,运用手中的特权为子女谋前程、送子女去国外留学等。子女依靠父母的权利,运用潜规则得到一些非法的特权,“官二代”越来越成为一个极具贬义的词语,最经典的莫过于“我爸是李刚”。潜规则大行其道而明规则难以运行,严重损害了党内政治生态。除此此外,潜规则的盛行,还会对社会公平公正的价值导向产生恶劣的影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四、以领导干部优良家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思考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领导干部优良家风是滋养好政风、改善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切入点。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的行为方式、生活作风对普通的广大人民群众起着引导作用,进而促使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变。因此,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加强领导干部对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红色家风和言传身教等方面教育使之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优良家风和红色家风的学习,提高廉政意识

中华民族传统家风倡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家风建设提供了重要资源;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为当代家风建设树立了示范作用。传统的家规家训主要以修身、治家、处世为主要内容,以修身齐家为核心,《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我們许多的革命前辈,在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从“小家”率先垂范。如方志敏的清贫家风、周总理的“十条家规”等。红色家风是现在党员干部作风的一面镜子,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不光在思想上要想他们看齐,更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大力弘扬红色家风,用红色家风培育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和各种思潮的传播,现代人带家庭的观念产生了变化,家风建设现在正面临各式各样的挑战。在新的时代下,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赋予传统优良家规家训时代内涵。“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坚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立足于当前人们的价值理念实践,发展和丰富传统家规家训,使其具备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二)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领导干部在家庭中的地位决定了领导干部的作风对家风建设的影响力,其作风正则家风正,《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明确规定了树立良好家风应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党员干部不光要自身践行清正廉洁,还要对家庭成员身边的亲属产生榜样示范作用。积极引导他们廉洁自律,营造平等、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围。领导干部的夫妻关系不比一般的普通群众的夫妻关系,其配偶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权利,更重要的是能否起到监督的作用,做一名“贤内助”。“家有贤妻,夫无横祸,”如果配偶甘于清贫,恪守本分,就能为领导干部用权创造坚实的后盾。如今,一些领导干部因婚姻观不正,出现很多包养情妇、玩弄女色、权色交易,有曲线养红颜的宋晨光,有震惊全国的济南“7·9”爆炸案,他们不仅违反了党纪国法,也在向传统伦理发出挑战。在家庭关系中还有一种就是亲子关系,很多父母都很溺爱孩子,尽可能的满足他们一切要求,最后甚至默许或纵容子女运用父母的特权满足非法的、非正当的要求。领导干部要坚持以身作则,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权利观,“形成既教且养、爱而不娇、爱而不溺的亲子关系。”在家风建设中还有一种要的关系就是以血缘或者婚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要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部分官员落马就在于没有把握好亲情观,觉得是自己的亲属不帮他的话难免会落下诟病,甚至觉得远离了亲属,最终超越党纪国法的界限。因此,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做到公私分明,要做好对亲属的思想工作。

(三)营造良好环境

清正廉洁家风的形成,不仅需要家庭成员、身边亲属自律以外,还需要良好的舆论来引导。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身边充斥着铺天盖地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在社会媒体的影响下,党委政府和各级机关应积极把握舆论导向。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利用微信公众号征集廉政家风建设的文章和向人们宣扬先进事迹。如春节期间“牵妈妈的手”,共产党员公众号推出的关于反腐、家风等文章,学习中国APP上举办的“学讲话、诵经典、树家风”的活动。

领导干部的家风是整个社会家风建设的一个缩影,领导干部的家风,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组成部分。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有利于党内政治生态的形成,使党的优良传统得到传承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赵乐际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N].人民日报,2018-03-11.

[2] 习近平会见第一届全国在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

[3] 王友良.家风:苏州名贤辈出的密码[J].党政视野,2016 (07):72.

[4] 蒲霞.《管子》与立国之“度”[A].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4:4.

[5]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5-2-18.

[6]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N].人民日报,2015-2-28.

[7] 赵亚兴.曾国藩的教子之道[J].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1(10):56.

[8] 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03.

[9]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25.

[10] 邹庆国.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与党内政治生态净化[J].中州学刊,2016(11):12-19.

作者简介:万丹(1993- ),贵州遵义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二年级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与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政风领导干部家风
勤劳节俭传家风
廉政文化涵养廉洁政风
家风伴我成长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乘长风兮破万里浪
全省农机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工作会议在泰安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