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山州彝族民居改造探析★

2018-12-06

山西建筑 2018年31期
关键词:火塘凉山院落

胥 航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2011年,随着《四川省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试点规划》《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彝家新寨建设实时指导意见》的出台,掀起了彝家新寨建设的热潮。新民居改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址重建,另一种是异地重建。截至目前,除了受地震、泥石流、滑坡等严重自然灾害外,其余一般为原址重建。其中原址重建又分为整体重建和维修重建。凉山彝族传统民居的各种配套设施几近原始,故有必要对其进行记录与分析。

1 现状分析

在凉山彝族地区,村民自主盲目建造方盒子,扰乱了凉山彝族的村落空间秩序。其次政府在规划中将外部装饰统一,使整个村落从外观造型到内部的房屋布局为一种模式。凉山彝族虽在建筑造型以及颜色上大体相同,但是地区与地区之间,村落与村落之间都是会有差别的,而非一致。

凉山彝族民居较多修建于大山中,顺应地势,高低错落地分布在各个区域,区域与区域之间自然形成的交往空间如晒粮场、自家门口开敞的坝子等,都是经过整齐划一的规划建设所达不到的,所以在设计中可适当保留原有的一些聚落肌理,以延续当地特色。

凉山彝族生活居住空间包括三个部分:精神空间、现实空间、精神和现实交汇的空间。精神空间是维系家庭成员及精神寄托的场所,包括祖灵空间。祖灵空间位于堂屋中,是家庭最为神圣的地方。现实空间包括:公共活动空间、居住空间、储物空间、牲畜空间和室外院坝空间。精神和现实交汇空间为火塘空间,它具有强烈的向心性,是彝族家庭空间的特性。在新民居改造时,三部分空间的组合秩序显得尤为重要。

2 传统凉山彝族民居的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

凉山彝族传统民居人畜空间混杂,生活环境质量差。人与牲畜公用一个院落出入口,牲畜的粪便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院内以及室内的空气质量。随着凉山彝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重新布局洗浴用房、厨房等空间。出于对室内舒适度的提升,以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需要,将民居原有空间秩序的打乱(例如重调了卫生间、牲圈、厨房等空间),影响了凉山彝族传统的生活习俗。原来火塘兼有厨房的功能,由于厨房的迁出,火塘变成了附属品。两侧卧室的扩大使得原有的正房中堂空间变小,缩小的空间使原有的在堂间举行的活动如祖灵崇拜、婚嫁丧事等礼祭仪式变得不方便,于是礼俗逐渐被彝民从生活中弱化。

院墙与建筑的围墙大多用生土墙或石砌墙,挡风御寒,墙体较厚较高,建筑立面单调,而高大的院墙与院墙间形成的街道十分封闭。同时,在传统的凉山彝族民居中,可做一部分的保留,例如传统房屋原有的储藏空间设有夹层加大了房屋空间的利用率,在新民居设计中可以保留。此外,坡屋顶和平屋顶是其两种屋顶形制,但是单纯地使用坡屋顶,虽体现出了传统民居的延续感,却无法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例如无法在屋顶安装太阳能板等,所以民居的屋顶形式需要更新。

3 凉山彝族民居更新改造初探

3.1 院落平面形式的多元化选择

凉山彝族民居院落形式常以“一”字型为主,但也可通过组合形成多种类型的平面形式。异地重建的凉山彝族民居在选择院落平面形式时,可从自然山地地形、不同家庭人口组成和不同的经济条件考虑,选择相适应的平面形制。地形狭长或是人口较少时,选择“一”字形平面,当地形宽裕或家庭人口较多时,选择三合院形制等。在凉山彝族民居改造时,在不改变院落布局的前提下,让牲畜从院落后门或侧门进入,类似于人车分流一个道理,使人畜生活空间分离。

3.2 坡屋顶与平屋顶相结合

在屋顶方面采用坡屋顶与平屋顶的结合。坡屋顶是凉山彝族传统民居的特点,在正房部分采用以突出当地特色。在厢房的部分采用平屋顶,为居民提供不被牲畜打扰的晾晒空间和满足安装太阳能板和热水器的空间需求。在民居改造的院落中应该加强绿化,人们可以在靠近牲畜圈的附近种植藤蔓植物,藤蔓可以蔓延到牲畜的房顶上为牲畜房遮荫的同时,正好缓解牲畜圈的异味,净化院落的空气。

3.3 丰富民居立面设计

凉山彝族建筑以原木色为主,并局部施以装饰点缀,不可大面积施以彩绘,追求自然淳朴的美感。凉山彝族民居外墙多用生土墙或石砌墙,挡风御寒,同时与墙体上的小窗形成了虚实的对比关系。同时,东南向的空间为了朝阳会显得开放。为了屏蔽寒风,西北向的墙体较为厚重。夯土围墙热工性能较好,有助于夏季防热。此外,土墙还被称为可呼吸的围护结构,可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使室内空气常年处在恒定范围内。东南向可采用木板墙,轻质板墙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使室内外联系紧密,山墙、后墙与东南向的隔墙材料上形成对比,使得民居虚实分明,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在新民居改造中院墙部分,采取适当落空的手法,使部分围墙降低高度(如图1所示),保持分户墙较高,这样形成院落内外景观的延续性,形成了开放街道,低矮的院墙促进了空间的流动(如图2所示),同时形成了良好的邻里关系,街道有活力不封闭。这样的设计手法还加强了院落的自然通风。

3.4 洗浴与厨房空间的生态化设计

考虑到洗浴空间功能的特殊性,可以采用砖混结构,面积在5 m2左右,可以摆放洗衣机等。同时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洗浴空间最好设计在院落内有遮挡处,这样可以使得太阳能热水器一年四季都能够被使用。为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厨房应从火塘中独立出来,一般可在后院进行扩建,将餐厅与厨房结合布置,并改善厨房的采光以及排烟等。

3.5 火塘的优化设计

在新民居设计中,大可遵循原有的左中右的划分格局(如图3所示),卧室数量根据人口数量而定,使中堂部分(围绕火塘的空间)依旧保留较大面积,方便居民日常活动的展开,并且传承凉山彝族特有的民俗文化。此外,火塘的位置依旧保留,考虑到凉山彝族的气候条件及祭祀活动的需求,可用现代化取暖的设备代替炭火但是保持火塘外观大致的形态,这样就提高了火塘的利用率。

此外,凉山彝族传统节庆如火把节所需要的公共场所,广场是村民举行重大会议及火把节的地方,是聚落的活动中心(如图4所示)。在村落的规划中增加广场空间,为各类聚会提供场地。农忙时,广场也可作为农业生产服务用地。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建筑是团结村民的重要场所,可为村民提供文化娱乐服务,还可兼办村内红白喜事等大型活动。

4 结语

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对凉山彝族民居的改造,以产业带动村落经济发展。根据每家每户的情况,在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家庭民居设计中,新民居保留了传统民居中储藏室的空间。在以旅游餐饮接待为主的家中,增加了厨房面积,并有接待餐厅的功能设计。以小商品经营为主的家庭,沿街面设置商铺。在建筑间的空地,除了新建公共小广场外,村民可在宅旁种地,使田地与住房紧密结合,适应农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并改变院落的物理环境。

建筑是一个地域最形象地述说文明的方式,凉山彝族建筑是彝族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凉山彝族古老文化的缩影。在对凉山彝族传统民居的改造设计里,使凉山彝族传统民居建筑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实现“发展彝族文化产业,建设彝族文化名州”的目标。

猜你喜欢

火塘凉山院落
凉山“6·26”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八一作品
山西离石德岗遗址
“你这块凉山的石头”——倮伍拉且访谈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云南彝族的火塘文化
火塘情思
火塘边的乡愁
院落里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