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有暴力行为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8-12-05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9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护理人员

李 君

(昆山市精神卫生中心,江苏 昆山 215312)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是指其在精神症状的影响或支配下做出的具有突发性、冲动性、攻击性的行为。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仅会危害自身的安全,还可对其家庭、社会及医护人员构成严重的威胁[1]。国外的Daviss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精神科医务人员在对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发生受伤及死亡的事件越来越多。相关的报道中称,近年来,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各级政府已将对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管理、康复及就业安置等问题列为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有研究表明,在对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可明显减少其再次发生暴力行为的几率。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对有暴力行为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期间昆山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70例有暴力行为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这7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中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并被确诊。将这7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在参照组患者中,有男22例,女性13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19岁,年龄最大的患者67岁,平均年龄为(46.4±2.3)岁。在试验组的患者中,有男21例,女14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20岁,年龄最大的患者68岁,平均年龄为(46.2±2.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进行评估的内容包括是否发病前有暴力行为史、发病的诱因、精神症状及性格特点等。2)禁止患者携带危险物品进入病房。3)对患者的生活环境和病床进行安全检查,以免引发其暴力行为。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方法是:1)为患者创造舒适、安全、整洁的居住环境,在其病房的周围进行绿化或在其病房内放置鲜花等,以舒缓其负性情绪。2)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职业、病情等基本信息。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谈的过程中,要注意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尊重其人格,以使其感受到关怀和安慰。3)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负面心理进行正确的疏导。密切观察有伤人冲动的患者及有自杀企图与言行的患者情绪变化的情况,当其出现明显的愤怒、焦虑或敌对的情绪时,需及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防止其发生暴力行为。4)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接触,掌握其思想动态和行为倾向,一旦发现其出现异常行为,需及时与临床医生进行联系,并遵医嘱对其进行对症处理,以防止发生意外事件。5)对暴力行为倾向较为严重的患者,需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专人心理护理。6)向患者详细讲述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帮助其分析自身的心理状况,以减少其内心的被隔离感,促使其树立起对未来生活的信心。7)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安慰、鼓励和支持等方法向其解释为什么会发生暴力情绪及调整不良情绪的方法,让其掌握自我调整情绪的方法。8)与患者共同回顾其过去的生活,帮助其克服内心的障碍。9)告知患者要多与外界环境进行接触,并帮助其重新塑造健康的人格。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BPR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的评分及其暴力行为的再次发生率。1)在患者入院时和住院4周后,使用BPRS对其精神病症状进行评估[3]。BPRS包括缺乏活力、焦虑抑郁、激活性、敌对猜疑因子及思维障碍5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的评分均为10分,总分为5个方面评分之和,得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精神病症状越严重。2)在患者住院期间,详细记录其发生暴力行为的次数、方式、对象、严重程度及诱发原因,并计算其暴力行为的再次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BPRS评分的比较

在入院时,两组患者BPRS的评分相比,P>0.05。住院4周后,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BPRS的评分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PRS评分的比较(分,±s )

表1 两组患者BPRS评分的比较(分,±s )

组别 例数 入院时 住院4周后参照组 35 47.24±10.37 30.57±9.53试验组 35 48.76±11.53 24.42±6.16 t值 0.5798 3.6238 P值 0.5639 0.0006

2.2 两组患者暴力行为再次发生率的比较

在住院期间,参照组患者暴力行为的再次发生率为42.86%,试验组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为20%。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暴力行为的再次发生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暴力行为再次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精神症状群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有研究表明,个体心理的易感素质及外部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均可通过人体的生物学因素引发精神分裂症[4]。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现实检验能力与自我控制力均较低,其往往无法分清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进而可出现暴力行为。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使用心理学技巧帮助患者纠正自我错误认知活动的一种护理方法[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BPRS的评分和暴力行为的再次发生率均更低。这说明,对有暴力行为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使其逐渐意识到暴力行为是错误且危险的,提高其自控力,缓解或消除其对他人的敌对心理,减少其暴力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有暴力行为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大幅度地减少其发生暴力行为的次数,纠正其不当行为。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护理人员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