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受踝部手术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评析

2018-12-05刘清艳叶三春王利玉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9期
关键词:踝部运动神经下肢

刘清艳,叶三春,王利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麻醉科,广东 梅州 514700)

临床研究发现,选用麻醉药物的类型、给药方式及剂量的控制对踝部手术患者治疗的效果及生命安全均可造成严重的影响[1-3]。本文对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进行踝部手术的5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旨在探讨对接受踝部手术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进行踝部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具有进行踝部手术的指征;本人及其家属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患有严重的肝肾疾病;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或传染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

应用随机数表法将这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研究组患者中有男15例、女10例;其中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的29岁,平均年龄(39.5±1.0)岁。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4例、女11例;其中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29岁,平均年龄(40.5±1.3)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本研究通过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

1.2 方法

在对这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腰椎麻醉。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在其L3-L4间隙处进行穿刺。将适量的浓度为0.75%的盐酸罗哌卡因(生产厂家:Astra Zeneca AB,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0106)注入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内(注入的速度为0.2 ml/s)。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的下肢神经阻滞麻醉。方法是: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密切监测其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使用面罩对患者进行吸氧,注意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为患者静脉注射2 μg/kg的舒芬太尼(生产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4172)和2 mg的咪达唑仑(生产厂家: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037)。完成注射后,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应用超声仪的低频凸阵探头对患者的股外侧皮神经、骶丛神经和股神经进行定位。在超声仪的引导下,对上述神经部位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向上述神经部位注入适量的罗哌卡因(总用量不宜超过40 ml)。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麻醉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中的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麻醉指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起效的时间〔(4.73±0.12)min〕、运动神经阻滞起效的时间〔(5.03±1.04)min〕和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407.43±33.41)min〕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运动神经阻滞作用持续的时间〔(393.52±34.73)min〕和术后镇痛作用持续的时间〔(573.41±34.47)min〕均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麻醉指标的比较(min,±s )

表1 两组患者各项麻醉指标的比较(min,±s )

组别 例数 感觉神经阻滞起效的时间 运动神经阻滞起效的时间 运动神经阻滞作用持续的时间 术后镇痛作用持续的时间 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对照组 25 14.65±1.37 16.42±2.16 280.46±20.02 321.01±27.01 622.16±27.46研究组 25 4.73±0.12 5.03±1.04 393.52±34.73 573.41±34.47 407.43±33.41 t值 35.739 23.756 14.102 28.818 24.826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在麻醉期间,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1/25)〕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进行麻醉的方案对实施踝部手术的效果及患者的预后均可造成较大的影响[4]。以往临床上常对接受踝部手术的患者进行腰椎麻醉,但效果一般[5]。近年来,超声引导下的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在踝部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关的文献指出,对接受踝部手术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的下肢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延长其运动神经阻滞作用持续的时间,缩短其术毕至意识恢复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起效的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的时间和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运动神经阻滞作用持续的时间和术后镇痛作用持续的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患者。在麻醉期间,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对接受踝部手术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的下肢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良好,能够保证其手术的顺利进行,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踝部运动神经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居家运动——踝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踝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踝部练习(高级篇)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研究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传出神经分几类?它们分别支配哪些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