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8-12-05

金融经济 2018年14期
关键词:股利股权结构现金

股利政策与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有较大的影响,但其中不包括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而站在股利政策角度来说,首先该项政策对企业未来发展影响十分巨大,同时也决定着股东企业的利益。股权结构主要有两方面构成,即公司股东与股东的占股比例。站在上市企业发展角度来说,股利问题和股权结构研究属于现代财务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股权结构和股利政策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股权结构

股权的来源主要是由股东出资所获得的,并依法对公司程序进行参与,并在其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另外,股权还是对公司及管理人员监督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股权结构研究过程中,可从以下两个维度入手:质和量。质主要指公司股权的组成方特性,与股权结构质量直接相关;量则是整个公司的股份比例情况,该比例的具体大小也决定着股权结构的具体特征。因此,在股权结构确定过程中,需要以具体的比例和性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我国很多上市企业在股份确定上,主要以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为主。在非流通股划分上,包括法人股、内部职工股等。整体来看,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主要将国有制地位突显出来,促使国有股权控股。而在一般的股份制企业成立之初,主要以认购股份的发起为主,另一部分则主要社会进行公开招募,这种股份也被称之为社会公众股。

(二) 股利政策

股利政策主要是对公司股利发放的多少进行确定。在股利支付中,人们常用的方式为现金股利。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之中,现金股利也是各个上市公司的主要股利分配方式,该方式具有直接、稳定的特性,能够提升对部分投资者的吸引力。但该种方式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劣势,很容易导致公司大量现金流出,从而对公司的正常经营和发展产生影响。另外,在现金股利支付过程中,还会为上市公司带来高额的成本。还有很多上市公司通过股票股利的发放来提升总股数,这种方式虽然不涉及资金流动,但从本质上来说,上市公司的股东收益总额不会出现较大变化。现金股利的来源主要是税后利润,只有在公司产生盈余之后才能对其进行发放,如果公司进行了转增股本操作,也只能引起财务报表中的权益项目变化,对资金流量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在具体的现金股利发放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剩余股利政策、稳定股利政策及固定股利政策等。也正是由于不同方式的实施,才能保证上市公司具体的业务流程不受到任何影响[1]。

二、 研究现状和过程

(一)研究现状

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的研究历史很长,其中也包含很多经典理论,米勒等人在研究中首次提出了“股利无关”的说法,这说明在公司进行投资决策时,股利政策并不会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但在实际股权分配过程中,人们选择的股利政策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对于这一点,研究人员做出了具体的解释,主要涉及到以下三条理论,即股利信号传递理论、股权分配代理理论和顾客效应理论。在我国对二者关系研究过程中,齐沿峰等人利用特殊方式,也就是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为各个企业的未来投资形式进行了具体论述,这其中还包括再融资能力、股票价格等,这些都是在股权制定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另外,还有很多研究者认为,单股与国有股的比例呈现出正比例关系,但在与流通股的组合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比例关系以负比例为主。尽管上述理论研究的结果存在不同,但他们在我国现存的股权结构和股利政策进行了深入解释,并对我国相关问题进行例如深入性分析,并在后续提出了解决策略。

(二)研究过程

整体来看,我国现行的现金股利制度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并对股利分配行为进行了合理支配,最终实现股利分配制度发展越来越完善。从我国具体发展数据来看,在近五年内,现金股利指上市公司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超过了47%,但仍存在很多上市公司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上缺乏有效机制,以短期盈利作为主要目的。在具体的股利政策管理过程中,很多公司将长远投资计划和目的性规划有效连接在一起,这与企业的整体性投资行为关联十分密切,如果没有做好相关规划工作,很容易对企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针对于此项问题,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简桂梅在2010年对国内金融企业的年度财务数据进行了有效统计,并利用线性回归方式对相关影响因素的进行充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股利政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产业规模等。但在很多文献之中,对金融类企业的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性论证,结果表明,很多非流通性股东具与更强的现金股利偏好[2]。

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择

本次研究主要将2017年前上海和深圳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所有A股上市公司,排除金融类上市公司,最终共计获得样本224个。本次研究获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JINXINSPSS20.0进行处理,实现对实证结果的获取,以证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变量

1.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是典型的因变量,在现金股利政策中扮演着替代变量的角色,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主要有三种发放形式,即现金股利、转增股利和股票股利三种形式。本次研究基于现金股利的层面对我国的股利政策进行研究,并实现被解释变量和现金分配率的有效替代。

2.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是典型的自变量,在现金股利政策中扮演股权结构替代变量的角色。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选取了流通股比例、国有股比例、前五大股东持股和第一股东持股比例作为主要解释变量,实现对股利分配政策和股权结构关系的探析。

3.控制变量

通过做好控制变量的设计工作,能够有效克服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特点对股利分配的影响。本次研究将净资产收益率和股均收益率作为控制变量。

(三) 描述性统计结果

根据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获得的股利政策研究结果如下:(1)在股利改革前,第一股东的持股比例对与现金股利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发展趋势,第一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采用现金股利分配的几率就越大。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第一股东以权谋私的行为,在股利分配改革后,第一股东的持股比例对股利分配方式的影响明显减小,表明股利分配政策的改进,取得了良好成效。(2)在股利改革前,国有股持股比例对与现金股利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发展趋势,经过股利分配改革后,上市公司的员工对现金股利支付的欲望出现降低的趋势,但受国有股持股比例较多的影响,为了确保上市公司日常经营的资金较为充足,还需要依靠现金股利分配的形式获取发展资金。(3)资本的流通性与现金股利之间具有负相关的关系,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其对现金股利政策的支持力度就越小,在股利分配方式改革后,流通股股东对现金股利的关注程度明显升高。(4)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发展态势。在股改后,二者之间的正相关性明显加强,表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呈现稳健和保守的特征,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地位逐渐凸显,与国家鼓励资本入市的相关政策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投资者对股利分配的态度也体现了其金融投资的风格变化[3]。

(四)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在具体的数据处理过程中,为了方便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工作人员可以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很多股东在五大股东比例及每股收益等因素上均与分派率存在明显关联。在此过程中,很多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与每股收益情况以及股利分派情况呈现出反比例关系,而在股利分派率的研究上,结果则刚刚相反,呈现出正比例关系。但从分析结果来看,很多研究人员都会站在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角度进行考虑,主张将现金股利作为自己的具体收益。而对于其他股东来说,第一股东也会将其中的收益当做企业发展的成本。在股利政策之中,如果现金股利的分配较高,其他股东所收到的现金股利额度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样一来,第一大股东所得到的现金股利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增加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投入的成本。

除此之外,从分析结果中也能够看出,流通股的比例与现金比例呈现出反比例关系的,但二者在相关系数的变化上并不明显,不具备较强的统计学含义。因此,在具体的流通股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的主要目的便是对投资目标进行获取,并不指望在其中能够获得长久的利益回报。再加上股权份额主要是对公司的发展和运营进行有效控制,如果只是单纯专区差价,并不属于是有计划的长期投资范畴。因此,很多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并没有得到很高的在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改进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将股票全部流通到发展市场之中,同时对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消除,建立一个平等的股利分享原则。其次,相关部门还应该对股票市场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完善,对各种领域中的股民进行吸引,促使各个上市公司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整体的资本市场完善提供基础。

猜你喜欢

股利股权结构现金
上市公司股票股利政策探讨
强化现金预算 提高资金效益
万科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分析
“刷新闻赚现金”App的收割之路
只“普”不“惠”的现金贷
股权结构与信息透明度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大股东控制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双汇发展的股利分配政策
中国上市金融企业的股权结构绩效分析
论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监管制度的取舍
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基于沪市江苏省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